|
2012年元旦假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中国石油克拉玛依油田职工迎着严寒,冒着风雪,巡井、取样、检修、安检,开始为新一年的生产而积极准备。新华社发(周建玲/摄) |
西北经济最大的特点是能源产业占据了最大份额,很多西北人希望西北能像中东的石油国家一样,通过能源获得丰厚利润并在全国有经济话语权。然而,由于利益分配并不倾向西北,西北的“中东梦”实现起来至今还非常困难。
渴望成为中东的西北
西北地区拥有中国第一的煤炭和天然气储量,是西煤东运、西气东输的起点,还是全国石油、电力的重要基地,风能、太阳能的宝库,被称为中国的“能源生命线”。
凭借着丰富的资源,西北能源经济近10多年来发展得非常快,能源产业对西北各省份的经济发展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记者了解,早在“十五”期间,西北五省(区)规模以上能源工业企业利税年均增长高达44%,已成为对地方财政贡献最大的产业。进入“十一五”后,西北能源工业更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仅陕、甘、宁、青四省(区)“十一五”期间就规划了220个重大能源建设项目,建设资金高达8700多亿元。能源产业已成为西北名副其实的第一支柱产业,是西北五省(区)共有的产业特征。
而近些年来也是国内、国际能源价格急剧上升的时期,石油、煤炭的价格都成倍的增长,每到冬季,华中、华东的“电荒”,更使得保障能源安全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这为西北能源经济的快速崛起提供了更好的外部环境。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西北的官员、企业家、经济学家,都希望西北通过能源获得丰厚利润,成为“中国的中东地区”,西北一些能源特别富集的市、县还给自己安上了中东国家的名字。如位于陕北的榆林市,由于其地下每平方米的土地里,平均有6吨煤、100立方米天然气和14公斤石油,自称为“中国的科威特”。
陕西社科院区域发展咨询中心主任张宝通对记者说,与珠三角、长三角制造业、服务业发达不同,西北现在最有潜力的产业就是能源,这是西北最大的优势,而且与东部沿海是互补的关系。西北经济发展的路子就是要“挖煤发电”。只要坚持这个发展路子,西北必然会迅速发展起来。
同时,凭借着能源优势,西北能像中东的石油国家一样在经济发展中拥有自己的话语权,这在近年来华中、华东的“电荒”中已所有体现。据国家电监会预测,去年冬天到今年春天,全国用电形势紧张,最大电力缺口约2600万千瓦,其中既缺煤又缺水的南方和华中地区用电形势最为严峻,而西北电力却非常富余,仅去年11个月就外送电量385.49亿千瓦时,其中向华中送电139.49亿千瓦时,华中不少市、县的生产、生活已离不开西北的电力。
利益分配的失落
西北目前已拥有实现“中东梦”的基础,然而在现有的国家主导的能源产业利益分配中,西北却无法获得应得的利益,“中东梦”至今还只是一个梦想。
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咨询委员曾昭宁教授认为,西北能源产业看上去生产总值巨大,但是大部分利益都被煤、气、油、电在内的中央企业和中央政府通过利润和税收的方式拿走了,西北所得有限,老百姓受惠不多,而且还留下了严重的生态问题。
据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财政系李香菊、姜慧娴、李英英等学者调查,按我国现行的法律和财税政策,在西北整个资源类产业的利益分配体系中,垄断企业(主要是央企)其实获取了最大部分的利润,这些丰厚的利润由于央企总部多在北京留在地方非常得少。其次,中央政府通过税费及央企上缴的利润也获取了不小的收入,剩下来才轮到地方政府和老百姓分享。这种利益分配体系加上过低的资源税,以及西北当地政府又要解决资源开发带来的环境、土地、劳动力安置等问题,使得西北在国家现有的能源产业利益分配中实际上处于一个非常不利的地位,西北的利益在其中受到了很大的伤害。
记者在西北五省(区)采访时深深感到了这种伤害带来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在新疆表现得最为突出。新疆能源经济近年来发展最快,其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利润已占到规模以上工业利润的90%以上,但是这些利润主要体现为以央企为核心的大集团、大企业的利润。
新疆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李晓霞激动地对记者说:“如果能独立自主地发展能源产业,新疆完全能自我发展起来。现在的产业政策和税收财策,使得新疆只能向中央要钱。”
新疆社科院宗教研究所副所长努尔买买提·托呼提、新疆社科院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艾合买提江·艾山说,新疆大集团、大企业的能源经济政策,还带来了严重的就业问题。大企业有钱,设备先进、管理先进,用人却不多,地方政府要发展、要解决就业却苦于没有钱。这种产业发展方式,非常不利于解决新疆的就业问题。
新疆社科院这些专家的观点在西北学界有很大的代表性。西北不少学者对记者说,希望国家能改变现有的能源产业利益分配体系,让能源经济为西北发展起到应有的作用,让西北老百姓得到应有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