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大院”成为郑州医疗新高地
写在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揭牌之际
2012-01-10   作者:戴鹏 闻有成 王建明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未必波澜壮阔,却已润物无声。年初岁末,在时空的坐标上,在郑州历史的年轮中,诞生了一个重要的节点——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获准落户在郑州市惟一的国家三级甲等医院郑州市中心医院。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揭牌了,为郑州卫生事业发展史书写出辉煌的一页,也为领唱郑州新医改写出浓墨重彩的一笔。
  隆冬时节,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处处洋溢着创新的热潮和发展的活力,舞动着三甲大院的精气神,描绘郑州民生健康的绚丽画卷。
  追溯其新一轮医改发展轨迹,郑州“龙头”大院崛起就在眼前。

    “医学圣殿”舞动三甲大院精气神

    依托“医学圣殿”
    甩掉“成长烦恼”

  记者再踏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采访,最直观的就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和管理于一体,具有浓郁特色的现代化大型的国家三级甲综合医院。
  经过几十年、几代人的发展,同其他医院一样,这个郑州唯一的三甲大院也遭遇到“成长的烦恼”。2009年底,郝义彬出任院长,他率领的郑州“龙头”医院在新医改的大舞台上,如何飞身一跃?在逆风飞扬的追赶中,如何乘势而上?在条件各异的竞争里,如何百舸争流?
  医院在思考,医院在探索,医院上下心齐、气顺、劲头足了。在郑州市委、市政府和郑州市卫生局长顾建钦的重视下,医院视野宽、思路正,工作实、力度大,坚决不做“概念医院”,推出了学科发展、医院管理、队伍建设等一系列新的蜕变成果。医院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护理质量业务增长又一次站到跨越发展的起点上。
  善弈者谋势。
  郑州市中心医院开始向河南省“医学圣殿”攀亲,并积极申请命名为“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
  郑州大学是一所涵盖理学、工学、医学、文学、历史学、哲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农学等11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是河南省唯一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河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
  在接到郑州市中心医院的申请后,郑州大学有关部门多次组团进行深入考察评估后,对医院的规模和实力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成为郑州市国家三甲大院的不二之选。郑州大学党委会研究通过,最终获准他们成为“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
  中科院院士、郑州大学校长申长雨接受采访时说,郑州中心医院成为我校附属医院后,郑州大学作为我河南医疗卫生行业重要“集团军”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郑州市卫生局长顾建钦说,医院与郑州大学这个我省最大的医学教育高等学府合作后,可实现高新技术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更多地承担危重疑难病的诊治,联合开展高新技术攻关,在为患者提供更加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的同时,使医院突出的专业特色得到更好的发展。

    给生命科学研究
    接上肥沃的“地气”

  2010年的秋夜。郝义彬陷入深思:新千年的钟声敲响之后,20世纪以来已经获得极大发展的人类医学,却面临着发展的瓶颈——尽管人类在生命科学的前沿领域已收获许多重大成果,但多数还仅仅是实验室的数据,离造福人类尚有很大差距。
  郝义彬渐渐悟出,医院要从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壮大,把大学的医疗研究成果与医院的临床实践结合起来,给高科技医疗成果接医院临床的地气,这应成为当今医学造福人类的唯一选择,也是中心医院科学发展最佳路径。
  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董子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2003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首次提出“转化医学”的概念——即通过生命科学与临床研究的紧密结合,攻克医学难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学科技创新的研究课题和成果越来越多,但临床转化率却不到10%。在此背景下,大学医学研究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这是一道难题。
  郝义彬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时代医学脉搏跳动的轨迹——与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开展战略合作,通过科研创新与临床诊治的深度融合、有机互动,把对重大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新成果,加快转变为医疗诊治的新技术新方法,并以精细化个体化的治疗手段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双方智慧不谋而合,不久他们合作开展肿瘤生物治疗。使医院成为科研技术转化基地后,迅速提升了自身科研能力和业务水平。
  去年,中心医院主办了臭氧、院感控制等国际学术会议。医院被河南省博士管理委员会、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予河南省博士后研发基地。副院长赵宏、神经内科三病区主任王润青被评为“河南省十大科技医疗学科领军人物”,耳鼻喉科主任李玉杰被评为“河南省科技领军人物”,共发表论文国家级核心期刊169篇。有多项成果在郑州市科研立项,并获科技成果奖。

    绽放生机的郑州
    全科医生培养摇篮

  中国全科医生,实在太少了。记者调研到,从西部落后地区到东部发达地区,几乎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缺全科医生。
  卫生部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注册的全科医生仅有7.8万名。而按照《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也就是说届时将需要30万-40万名全科医生。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曾益新指出,目前我国全科医生不仅仅是数量不足,具有医学本科学历并经过严格全科训练的全科医生更是少之又少。
  记者在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采访到,院长郝义彬再一次抓住了这一巨大的市场,他们依托郑州大学的教学优势,凭借自己不断增强的实力,摘得了郑州市唯一一家全科医师培养基地的金字招牌。为郑州卫生事业的新进展、新成就添上又一个注脚。
  据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李占营介绍,经河南省卫生厅认定,我院为郑州市独家全科医师培养基地,每年将承担660人的全科医师培养任务。为了便于各种教学活动更好的开展,我们去年改善了临床教学环境及培训场地,医院投资80万元改造装修了能容纳400人以上的学术报告厅和容纳100余人学习的多媒体教室。医院投资增加了演示教室及教学模具,为全科医师培养提供了必备硬件。医院在为了能为全科医师培养对象提供基本的学习生活条件,妥善安排培训期间的住宿,现医院积极筹资在北院改造装修建立了学生宿舍楼,总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
  记者看到一组来自全科医师培养基地建设的镜头格外亮眼夺目:现代化电子图书阅览中心,教学手术室配有闭路电视系统,方便学员观摩手术。医院多个科室配备手提电脑、投影仪、数码相机、微型摄像机,这些现代信息传播媒体,已经成为医院临床医生用于教学和学术交流不可缺少的帮手,独立制作和教学片图文并茂,形象逼真。

    郑州医疗新高地悄然崛起

  回溯时间的纵轴,舒展空间的横轴,在新医改的大舞台上,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无疑收获了一份沉甸甸的喜出望外:
  扬郑州市三甲大院“国家队”优势,成功迈进郑州大学的高门槛,光荣加入到大学教学、科研的集团军优势方阵,并与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结盟,抢占发展前沿,构建创新平台,加速成果转化,形成郑州医疗科技的研发中心、科研成果的孵化中心、科研人才的集聚中心,折射出郑州医疗新高地正在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加快形成。
  “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能拥有多宽的视野,就能获得多大的空间。”正是在这样的坐标轴、参照系中,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院长郝义彬诠释说,当今世界,合作共赢是全球发展的大趋势,也是医院实现大发展所面临的共同机遇。探索建立大学、科研院所、与临床医院协同发展的模式改革,体现出了资源共享、协同发展、造福民生的鲜明轨迹。
  在时空的坐标中,认清方位,明确方向,郑州中心医院找到了提升郑州人民对“龙头”大院期待的出路——华大基因研发的四项全球领先技术、以河南省院士工作站为代表的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技术……都落户在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跨越发展风生水起,一个崭新的郑州医疗新高地悄然崛起。

    河南省院士工作站
    让百姓享遗传检测福音

  资料统计显示,全球每年死于不合理用药750万人。位居死亡人数排行的第四位。我国因药物不良反应住院的病人每年约250万人,直接死亡20万人。我国每年发生药物性耳聋的儿童约3万多人,在100多万聋哑儿童中,50%左右是药物致聋。上海每年1万人因吃错药而死亡。
  用药安全成为一道世界医学难题。
  岳麓山下的湘江之滨,古色古香的老红楼与气象万千的现代化新楼交相辉映。享有“北有协和,南有湘雅”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造就培养了汤飞凡、张孝骞等一大批我国知名医学泰斗。
  如今这里由院士周宏灏领衔的湘雅医学检验所主要成就是国际上药物反应种族差异的发现者,中国药物基因组学和个体化医学的奠基人,中国药物基因组学会主委,开发出了首张个体化用药基因芯片,创建了我国首个个体化用药咨询中心,率先将遗传药理学理论用于临床,是我国遗传药理学开拓者和带头人。
  此刻,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院长郝义彬,受省市领导的委托,已成功谈妥投资600万与湘雅开展合作建立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河南院士工作站,发挥这一高端人才技术在河南重大疾病个体化医疗和科研方面的作用。
  记者了解到,基因检测就是,用专用采样棒从被测者的口腔黏膜上刮取脱落细胞,医学和生物学研究人员就能在数秒钟内鉴定出致病突变基因。与传统基因序列测定技术相比,基因芯片则破译人类基因组和检测基因突变的速度要快数千倍。未来人们在体检时,由搭载基因芯片的诊断机器人对受检者取血,转瞬间体检结果便可以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
  据介绍,利用基因诊断,医疗将从千篇一律的“大众医疗”时代进步到依据个人遗传基因而异的“定制”时代。重要的是可向人们提供个性化健康指导服务、个性化用药指导服务和个性化体检指导服务。就可以在疾病发生的前几年、甚至几十年进行准确的预防,而不是盲目的保健。人们可以通过调整膳食营养、改变生活方式、增加体检频度、接受早期诊治等方法,有效地规避疾病发生的环境因素。也将会改变传统被动医疗中的乱用药、无效用药和有害用药以及盲目保健的局面。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认定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为河南省博士后研发基地,并批准在这里设河南省基因检测院士工作站。

    郑州有了基因医疗
    科技转化河南基地

  “受精卵有46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像一个由几千个珍珠(基因)组成的巨大的项链(脱氧核糖核酸长分子)。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遗传基因。所有的人都具有6万~10万个基因,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位置非常准确地分布在46条染色体上。它们是遗传的信使。一个胚胎,从受孕的那一刻起,到最终长成什么样子,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基因在起作用。”
  医院院士工作站的李瑞介绍说,华大基因于1999年为参与全球“共有、共为、共享”的人类基因组计划而诞生,目前实现了测序能力及基因组分析能力从亚洲第一到世界领先的历史性跨越,奠定了中国基因组科学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
  华大基因研发出了胎儿“21-三体综合征”产前无创基因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分型检测用于宫颈癌筛查;HLA高分辨分型融合基因检测为造血干细胞移植提供依据;乙型肝炎病毒耐药基因及分型检测四项全球领先技术。其中的胎儿“21-三体综合征”产前无创基因检测,则能及早筛查胎儿患上某种疾病有多高的风险,基因检测正在造福千家万户。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通过对华大基因研究院的考察评估,最终确定了与华大基因医疗科技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并以中心医院为依托,建设华大基因河南临床检验中心。郑州率先建成华大基因医疗科技转化河南基地,让老百姓在郑州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基因检测的权利。

    河南皮肤病鼻祖
    学科规模专业化发展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的皮肤病科,经郑州市卫生局批准并报河南省卫生厅待批的依托由医院皮肤科设置的公立医疗机构——郑州市皮肤病医院,是郑州市委、市政府“优质医疗资源倍增计划”的重要项目之一。
  据介绍,为把郑州市皮肤病医院建设成一所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化的皮肤病专科医疗机构,充分发挥本院皮肤科的优势及影响,打造郑州市皮肤病医疗、教学、科研、制剂研发基地,带动郑州市皮肤病诊治水平提高,最大限度满足广大皮肤病患者的需求。国资委将选定论证公司对该项目进行详细论证。

    郑州“龙头大院”
    创新扬帆正腾飞

  沐浴中原经济区新的历史性大发展的曙光,一座占地约300亩地的大型现代化医院,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新院将矗立在郑州高新区广阔的土地上。成为造福高新区民生的一大亮点工程。
  谈起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发展的宏伟目标,院长郝义彬兴奋地说,世界在变,中国在变,河南在变,郑州也在变,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唯有不断创新才能适应万变,在时空的坐标上,走出一条跨越转型“阵痛”之路,才能跟上铿锵前行的时代步伐。
  看似平静,然而,一场全面创新医院发展机制、加速创新驱动、影响更深远的变革在郑州“龙头”大院正梯次展开。

    博士创业平庸,
    一样要淘汰“出局”

  “我们决不沿袭前人,缺乏原创成果,缺乏大处着眼的意识和能力;决不做远离现实,习惯于‘炒冷饭’,‘拣到篮子里都是菜’,干创新‘水分’大、‘干货’却不多的事;对博士创业平庸者,同样会把他淘汰‘出局’;不成体系,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缺乏完整性,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虚火,我们医院坚决不烧。要为郑州人民的健康贡献精品力作。”郝义彬对记者说。
  据医院人事科长李梅介绍,2011年医院实施“绿箱政策引入人才,创业平庸淘汰出局”举措,本着对高端人才“务实不图名,创造平台重使用”的理念,有计划、有步骤引进“高、精、尖”实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同时清理走引来就要职务、专业临床技术不扎实、业绩平庸的4名博士生。在医院推进的“二次创业”中引起了良性震动。
  目前,医院形成了拥有高级职称人员180多人,博士、硕士研究生近260名,一支结构合理、梯队健全、素质较高的专业技术队伍。活力迸发的人才方阵,为医院科学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保障。
  人才兴,全盘活。医院现设有临床和医技科室63个,拥有肝胆外科、神经外科、乳腺外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妇产科、皮肤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检验科等一批优势重点专业。2011年医院重新取得了肝脏和肾脏移植资质。
  医院检验中心是卫生部、河南省检验质量先进单位,能提供400多项检验项目。这里人才济济,中心主任谢林森给记者介绍说,中心仪器设备配置有美国雅培全自动免疫生化仪等现代化的检测设备日益完备。科室下设临床生化、临床免疫等9个专业学组分工精细。在卫生部质量评价活动中,检验中心连年获得优秀成绩,50多个项目达到国家先进水平。

    借脑,借助科技,
    迸发自我创新功力

  据医院副书记、副院长李占营介绍,医院近两年高扬科学创新的风帆,向国内一流人才借脑,加入高校行列后,汲取引来科研优势信息,善借“外力”,形成了人才密集、技术过硬、创新能力强的优势,推进医院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治疗经验型向转化医学型转变,通过临床医疗和基础研究的有机融合,在预防、治疗威胁人民健康的肿瘤、免疫等重大疾病的新业务、新技术等方面取得可喜进展。
  专业体系日益完善。医院以坚持学科创新和特色专业建设为重点,全力构建龙头学科、重点学科、特色专业的三级学科体系,形成了以重症医学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皮肤科、乳腺外科、肝胆胰外科、神经外科、麻醉科、临床检验中心等一批市属临床医学重点专科和特色专科。
  心血管内科在郑州市率先开展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绿色通道,能够开展各种心脏介入手术,是市属医院首家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技术准入资格医院。
  医院斥资近百万,引进河南省首套丹麦水中分娩缸和消毒水系统,打造了河南省首例水中分娩产房。使产妇自然分娩更加轻松、愉快。
  乳腺外科在乳腺癌早期诊断方面,及对乳腺癌的规范化治疗方面达国际先进水平。神经外科对各种脑部肿瘤的手术治疗及癫痫的外科治疗达国内先进水平。消化内科开展的无痛胃镜检查居全省前茅。眼科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居国内领先水平。
  一大批研究成果,在这里诞生,在这里突破。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成为郑州市科技创新的一支重要生力军。

    成果军民共享,
    彰显“倍增”效应

  伴随着2011年冬季第一场瑞雪,郑州中心医院信息工程大学分院暨高新区医院隆重开诊。标志着郑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诞生了首家综合性医院,将方便周围20多万高新区军民在家门口看病。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是全军重点大学,目前在高新区校区拥有学员1万多名、教职员工和军人家属6万余名,他们承担医疗保障任务的人员、技术等不能满足目前的需要。作为郑州市唯一的国家现代化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他们大胆探索公立医院改革的新模式、新思路,共同建设具有军民融合特色的综合性医院,为院校官兵和辖区居民提供优质一流的医疗卫生服务。
  “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连维良提出实施优质医疗资源倍增工程的构想。建立信息工程大学分院暨高新区医院,是充分响应市委领导号召,延伸优质医疗服务范围的新举措,是军民融合的成果。”院长郝义彬表示,医院开诊后将承担起整个高新区诊疗、急救、预防保健和康复等重要的健康任务,在方便百姓就医的同时,努力把医院打造成军民融合的新亮点、新典范,为部队建设和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郑州市副市长刘东说,中心医院优质医疗资源的延伸分流,满足了郑州高新区军民的看病就医需要,真正把实惠和方便送到了基层老百姓的家门口。
  郑州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顾建钦说,中心医院要充分发挥技术和区位优势,要积极主动地与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保持合作,共同将中心医院高新区医院打造成一个优质医院、平民医院、品牌医院、口碑医院。
  九万里风鹏正举,我们坚信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必将在新的起点上勾画出更美好的明天。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医疗器械科技发展专项规划出台在即 2011-11-11
· 前三季度医疗健康投资超35亿美元 2011-11-07
· 减少“过度医疗”也许更益健康 2011-10-28
· 热烈祝贺珠海和佳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A股成功上市 2011-10-28
· 我国医疗机构全面推广导乐分娩项目 2011-10-27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继坚:别让“陆地思维”毁了渤海湾·[思想]钮文新:紧缩货币“弊端”凸显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