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海内外关注的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7日在京闭幕。在国际金融危机仍旧持续、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这次会议传递出的金融改革发展新信号格外引人瞩目。
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对做好新时期的金融工作,在这次会议鲜明提出的“五个坚持”原则中,“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被放诸首要位置。会议指出,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从多方面采取措施,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
“强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已有提及,在当前我国金融有了较快发展、国际金融危机负面效果仍在显现的背景下,金融工作会议又着重提出这一思路,无疑极具指导意义。”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说。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发出的一个重要警示,就是一些国家金融发展脱离了实体经济,导致社会资本“脱实向虚”,诱发了金融海啸。
“这既是我们从西方发达国家爆发金融危机中吸取的教训,也是出于对自身经济发展需要的考虑。”中国建设银行高级经济学家赵庆明认为,当前国内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尤其是农村地区、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更为迫切,这更需要金融业把握好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原则。
金融改革将纵深推进
改革是中国金融业的动力源泉。这次会议明确提出“深化金融改革”“国家开发银行要坚持和深化商业化改革”“稳妥有序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建立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等一系列改革,这意味着金融改革仍是今后金融工作一条贯穿主线。
“当前中国金融改革已进入深水区。”赵庆明说,主要大型金融机构股份制改革基本完成,金融业融入全球市场的程度越来越深。
“在这种新形势下,对下一步的金融改革提出了更深更高的要求,进一步推进改革就不单是金融部门的事,还涉及多个部门、多个领域,同时还有国际协调、合作的问题,每往前迈一步都不容易,这就需要以更大的决心和气力推进改革,以改革促发展、促创新。”他说。
会议还鲜明提出,要坚持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改革导向。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意味着备受关注的利率市场化等改革将深入推进。“此外,这一系列改革举措体现了中国金融业进一步深化改革、追求市场化坚定不移的导向。”
把防范化解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生命线
防范风险是金融业永恒的主题。会议提出,要坚持把防范化解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生命线,并强调提出“切实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切实防范经济金融风险”等各项任务。
对此,赵庆明认为,此次会议召开于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极其复杂,对于我国而言,防范国际、国内的金融风险显得尤为重要。
“美国次贷危机以及全球金融危机警示,金融衍生品非常复杂,风险管理要非常审慎。防范风险,对金融机构来说,要从西方国家吸取教训,不能过度的不切实际的发展金融衍生品。”赵庆明说。
值得注意的是,会议还特别提出要“坚持创新与监管相协调的发展理念”,既支持金融组织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也同时要防止以规避监管为目的和脱离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
连平认为,今后一方面需要防范欧债危机产生的外部风险,另一方面也要防范地方融资平台、民间借贷、房地产等内部风险,确保我国经济金融安全。
完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
会议提出,要完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在做好今年金融工作中还特别提出“要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提高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
在当前全球经济复杂状况下,确保金融调控的灵活有效,对于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极为关键。
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认为,与过去几年相比,当前我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要进一步加强金融调控,货币政策必须更具前瞻、针对和灵活的特点。
第一创业证券副总裁苏彦祝指出,加强政策的灵活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对应对当前复杂局面,确保实现中国经济“稳中求进”的目标任务意义重大。
“会议提出要优化信贷结构,支持小型微型企业等措施,这均是加强货币政策灵活性、针对性的体现。”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说。
加快改革提振股市信心
“提振股市信心”,成为了这次会议部署今年金融工作中的一个亮点。
“‘提振股市信心,’‘抓紧完善发行、退市和分红制度’……会议给出了清晰答案,部署令人鼓舞。”兴业银行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
近一段时间以来,我国股市表现疲弱,投资者信心不足,股市与宏观经济走势明显不相符合,加快资本市场改革、有效提振股市信心将成为今后金融工作的一个看点。
“强调促进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协调健康发展,就是强调投资者与筹资者利益的协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指出。
金融学家认为,“重融资、轻回报”已成为当前中国股市的一大顽疾,此次会议强调深化改革,强调完善分红制度,是对投资者权益的保护,将有利于提振股市信心,有利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