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登陆证券市场的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交科”),本是隶属于江苏省交通运输厅的全民事业单位。2002年8月改制为科技型企业以来,苏交科坚持以科技立企、人才兴企为统领,积极改革创新,着力打造“活力苏交科”、“实力苏交科”、“魅力苏交科”,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创新之路。目前,苏交科已经从10年前不足100名员工、2000多万元收入的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成长为如今1700余名员工、年营业额逾十亿元的高科技企业集团,其实力已跻身中国交通科研机构领军之位。
勇于改革创新 打造“活力苏交科”
成立于1978年的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所(苏交科前身),在经历改革大潮洗礼后,2002年进行了石破天惊的改制,完成了由国有事业单位到股份制的蜕变,成为由职工持股的纯粹的民营高科技股份制企业。
改制伊始的苏交科名义上是企业,实质上一时还抹不去多年来在国有事业体制下形成的思维惯性。苏交科意识到,所有制的形式并不一定能说明院所成功与否,如果学习能力不强一定会被淘汰。一个企业要保持在前端,必须不断改革创新。
为此,苏交科大胆改革体制、创新机制,走出了一条活力之路,激发了发展的内生动力。2004年,苏交科推出了惊人之举——大胆聘请国际顶尖管理咨询公司为企业把脉,全面梳理企业文化、组织和人力资源方面的建设方法和步骤,帮助企业制订发展规划和管理体系。此举当初曾遭到外界的白眼和内部的反对,然而事实证明了苏交科的战略眼光。
一场头脑风暴席卷苏交科,以自身发展为案例,苏交科经营管理者足不出户完成了一次EMBA课程,全体员工也接受了一次现代企业发展方式的思维洗礼。在这次头脑风暴中,苏交科走上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建设的道路,确立了“国内一流工程咨询公司”的发展目标。
改制后,“关注客户”成为苏交科的主要核心价值观,公司建立了客户意见收集反馈体系,客户需求成为分析市场动向的重要工具,成为研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改革创新使苏交科蓄积了强大的发展能量,迸发出了超强的发展活力,步入了快速成长的轨道。截至目前,苏交科业务从江苏省内拓展到全国28个省(区、市),产业链由交通工程前期规划设计、研究拓展到施工、监理、检测及工程维修、评估等领域,年产值从2000年的2000万元发展到2010年的10多亿元,短短数年发展势如破竹。
突出科研地位 建设“实力苏交科”
科技立企,对于一个以技术先进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来说,这是永恒的主旨。苏交科坚信,重视科技创新是他们这几年发展得比较快的根本原因,没有科技创新,就没有苏交科今天的辉煌。
改制以来,苏交科紧紧围绕交通事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热点、难点开展了大量的基础和应用的研发工作,在全国交通行业中形成了自己的优势研究领域,在桥梁技术、沥青路面研究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全国领先甚至世界顶尖的科研成果,一批科技成果已被广泛应用于港珠澳大桥、苏通长江大桥、沪宁高速、南京地铁等国家重点工程,并已经累计开展国家及部省科研项目300多项,参与编制国家及行业标准、规范20余项,科研成果累计获得各种奖励170余项,获国家授权专利43项,专利拥有量及受理量在国内同行业中位于领先行列。
不仅如此,一个又一个科技平台创新成为苏交科立于先进技术前沿的主阵地。交通部长大桥梁健康检测与诊断技术重点实验室、新型道路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江苏省公路桥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创新平台,有40多位国内外专家组成学术委员会,其中有4位院士。苏交科依托这些平台,先后与全球知名桥梁研究、咨询机构丹麦科威合作研究“大跨径桥梁检测技术”、与日本阪神道路公团合作研究“自然灾害条件下桥梁养护、维修技术”等,实现了与高端资源的对接,大部分科研水平居国内领先,部分达国际领先水平,为我国桥梁建设和营运养护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值得肯定的是,苏交科赋予了科研如此重要的地位后,科研也给苏交科带来了以实力为标志的巨大回报。2011年,苏交科被授予“国家创新型企业”和“江苏省企业创新先进单位”荣誉称号,综合实力跻身全国同行业前列。此外,苏交科已连续五年被美国ENR评为“中国勘察设计企业60强”,2010年位列第37位。
有人说,细数多年来苏交科点点滴滴的成绩,科技创新已经深深融入苏交科发展的血脉之中,一个崭新的“实力苏交科”形象渐行渐近。
强调以人为本 营造“魅力苏交科”
令人感叹的是,在着力打造“活力苏交科”、“实力苏交科”的同时,苏交科还坚持以人为本,努力营造了一个“魅力苏交科”的全新形象——引得进人才、留得住人才、发展好人才。
苏交科领导层早就理性认识到人才兴企的重要性,认为必须围绕发展抓人才、抓好人才促发展,努力形成人才支撑发展、发展造就人才的互动局面。
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这是苏交科发展的一个清晰路径。为培养员工形成人才梯队,苏交科建立了以需求为导向的量化培训管理体系,通过静态、动态培训课程设置,满足员工自我发展需要。2009年,苏交科在内部讲师队伍、现有培训课程体系基础上成立企业内部大学——方山大学。
苏交科始终把人才的引进、激励与保障工作纳入工作目标,以人为本,力争吸引更多优秀技术人才加入研究团队。目前1700余名员工中,中高级人才超过30%,形成了一支包括“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高层次人才在内的科研创新团队。正因此,苏交科曾被国家外国专家局授予“国家引进国外智力示范单位”称号。
一次改革浪潮的考验,一场头脑风暴的洗礼,一段改革创新的佳话。十年来,苏交科紧握创新发展的主舵,在科研开发与市场开拓中披荆斩棘、劈风斩浪。我们有理由相信,苏交科未来将会在工程咨询领域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走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