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称,知名的黑龙江省五常大米迎来好光景,大米不仅质量好,价格也是节节攀升,最贵的甚至卖到一斤199元,但五常市的许多稻农却感受不到喜悦,因为他们辛辛苦苦种出的优质水稻,卖给当地的加工企业每斤竟不到2元。
对此,不少网民指出,不断推高的大米产业附加值,大部分落进了加工环节及相关人员的腰包,这一状况让人寒心,长此以往会严重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进而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网民呼吁,应让农民分享到提高农业附加值所带来的高收益。
企业联合“控制”市场
许多网民指出,五常市因为发展绿色有机水稻,加上多数稻田为天然河水灌溉,使得五常大米享誉全国。但目前凸显出来的问题是,与大米高企的售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稻农的有机水稻收购价格并不高。
署名“慢慢爬”的微博分析认为,许多加工企业低价把水稻收去,“一扒皮”就卖十元甚至几十元一斤。按水稻出米率60%计算,如果企业大米每市斤卖50元的话,水稻价格应该是每市斤30元。可是企业收购价平均还不足2元,去掉企业加工费、包装费,也得十倍利润。而处于产业链最底层的农民的现状却是:种20亩有机稻的总成本超过2.2万元,总产2.5万斤,按高价2元一斤出售,共收入5万元。去掉种植成本,一家人忙活一年种这么多粮食也得不到3万元。
针对加工企业的成本,网民“张小平”提到,五常大米贵,主要是水稻种植模式好,大米的加工工艺都差不多。除了水稻收购价,还有收储、烘干、水电、设备折旧以及销售等费用,这些加工、流通成本每吨在150至200元之间。据此推算每市斤大米的加工成本仅为0.2元左右。
署名“雪落如霜”的微博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企业之所以敢如此“肆无忌惮”,正是因为这些企业之间形成的联合体控制了水稻市场。目前,五常市米企林立,仅在有关部门注册的就达222家,这些企业几乎消化了五常市全部186万亩稻田所产的25亿斤水稻。
对接订单反成“枷锁”
许多网民指出,加工企业通过设置不合理订单控制稻农压制收购价,以致稻农和企业获利悬殊。署名“worldex”的微博指出,五常水稻产业基本是订单农业,订单水稻占90%以上。最开始是为了稳定米源,让农民卖粮不愁,然而,实际运行中,一些粮企却把市场风险推给农民,在订单中“做手脚”,致使当地农民粮食根本卖不上高价。
署名“大脸娃”的微博指出,订单的不规范操作是造成“米贱伤农”的直接原因,本是农民与企业进行有效对接的手段,却成了企业单方面约束稻农的工具。一些企业签了订单不履约,不按订单上的价格收稻,也有很多订单里的内容类似于“霸王条款”。在一家企业的《水稻购销协议》上明确写着“水分不得超过16%”、“水稻保底价1.80元/斤”等内容。
署名“放羊娃”的微博说,一家名为丰粟有机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2011年与农民的订单只是把一张按着稻农红手印的签名纸,附着在一张空白订单的后面,许多农民想通过法律渠道维权都没有办法。这些订单极不规范的企业不是用高价格和守信用来拴住农民,而是用“非常手段”来控制住稻农与其续约。
流通环节亟须理顺
许多网民指出,五常大米是全国唯一集“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三项桂冠于一身的“精品大米”,大有成为中国米业的“奢侈品”之势。但其被不断推高的产业附加值,却大部分进了加工企业以及相关人员的腰包,这种事情让人寒心。
网民“夏天”指出,“公司+基地+农户”的对接方式不应走样,否则辛辛苦苦树立起来的五常大米招牌就有可能被砸掉。政府应对其进行积极的引导,让稻农真正取得市场的主体地位,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获得话语权。根据目前农民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利益保护能力的现状,政府要做好农民的代理人,保护农业资源、农民利益不受侵害。
网民“陆学艺”认为,五常大米的产业发展问题在当前具有代表性。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发展的目的,是要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在农企利益协调机制的建设上,政府不能缺位,要把富民产业落到实处。同时,要解决农产品流通环节混乱、一些黑心商家趁机谋取不正当暴利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