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紧缩、股市低迷、楼市遇冷,在全社会面临投资理财困局之时,银行与银行理财意外成为明星。回顾银行在这一年中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处并不鲜见。年末之时,梳理种种差强人意之处,意在鞭策银行业更加健康的发展。
尽管监管层早已挥起大棒,开出罚单,但银行乱收费现象依旧存在;在理财产品发行火爆的大背景下,外资银行虽然喊出了扩张业务的口号,但其在理财业务上的表示实在让人难言满意,无论是发行产品数量,还是收益,都与其国际化背景不相匹配,诸如渣打再陷QDII门这类事件更是不绝于耳;同样表示不佳的还有银行业“新贵”平安银行和邮储银行。前者2007年底发行的一款理财产品,让平安银行的客户苦苦守望了三年半,亏损高达33.62%。后者今年则被媒体暴出屡屡将投资者存款“变成”保险,且其由于发行产品收益不佳,进而连理财能力也备受质疑。
详细内容,请关注12月30日《经济参考报》银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