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外移与国内消费不足
2011-12-29   作者:梁达  来源:上海证券报
 
【字号
  近年来,居民热衷境外消费,国内购买力大量外流,这一现象值得关注。
  据海关统计,2001-2010年,我国货物进口额年均增幅达到20%,进口规模从2000年的2251亿美元达到2010年的1.4万亿美元,增长5.2倍。从2010年度进口产品分类来看,设备类的资源产品占12.2%,配件、原材料等中间产品占82.4%,消费品占5.4%。消费品进口量稍低,一方面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配,另一方面也表明由于国内关税高,价格过高,使得相当一部分的消费能力从境内流失到了境外。
  需要关注的是,近年来各级政府不断加大了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力度,但消费依然欲振乏力。尽管今年以来市场销售增速不低,但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速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1年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7.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3%;1-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2%,增速均有所放慢。
  另据国家统计局测算,2011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率为47.9%,拉动经济增长4.5个百分点,但仍分别低于固定资本形成贡献率(53.4%)5.5和0.5个百分点。可见,国内消费对GDP的拉动仍然没有超出预期,显示出消费需求仍然是欲振乏力。在此情况下,境外消费热度不减反升,据报道我国已由第二奢侈口消费国提升为第一大消费国,这一反差表明缓解或解决消费外移与国内消费不足的矛盾,已刻不容缓。
  国内购买力大量外流,一方面显示了中国居民的消费能力有了进一步提升,但换一个角度思考,怎样才能让富裕起来的中国居民的巨大消费潜力在国内得到有效释放呢?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反思,目前国内市场品种齐全,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应该能满足不同收入水平消费者的需求。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舍近求远,去境外消费呢?
  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同样的商品国内价格偏高。由于国内对进口奢侈品多年来实行高额关税,个别商品则加征特别消费税,导致进口奢侈品价格大大高出许多国家和地区,致使相当一部分奢侈品购买力流向了境外。由于税收高,国内外价差大,使得购买力外流。
  关税是我国进口商品价格高企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的消费品进口关税税率普遍高于欧美、日本市场,手表类税率高4%-5%,皮具类税率高5%,服装类税率高4%-13%,珠宝类税率高7%-18%。此外还有10%的消费税。增值税实际税率则约为销售额的8%。同时还存在通关速度较慢,错过适销旺季,家电认证耗时长、费用高,网购假货多等多种问题。
  第二,境内商品销售成本过高。国内外商品价差明显,导致了大量购买力外流,一些名牌箱包、手袋、化妆品都在境外遭遇中国顾客疯抢。总部设在瑞士的环球退税公司不久前发布的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游客在法国购买免税商品总额达6.5亿欧元,蝉联法国“购物王”称号。而世界奢侈品协会测算,若关税调整将引起至少70%消费回流。
  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原因在于中国境内商品销售成本过高,主要是税收与物流成本过高。从税的方面来说,有研究结果表明,自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由于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等流转环节税收的大幅增加,使得中国年财政收入增速几乎是同期GDP增速两倍。
  第三,同样商品国外的款式新颖、质量有保证。同样的国际品牌,国外的款式更新快,更加时尚,所以许多内地消费者会选择在原产地购买。
  第四,国内的一些商家普遍存在“短视”行为,假冒伪劣的商品和粗糙的服务充斥市场。由于缺乏市场监管,中国的诚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人们对进口高档奢侈品的产品质量也存有疑虑,有一定心理因素的影响。
  目前中国人均GDP已超过4000美元,按照国际经验,正处于消费规模扩大、消费升级的重要阶段,尤其是富裕阶层对奢侈品的需求在快速增长。如何让高收入者的购买力尽量在国内市场实现,是一个十分迫切而又重要的问题。
  一是要减税。不仅要降低有些消费品,比如奢侈品、名牌商品关税也要降低,一些大宗商品等原材料进口关税也可考虑降低,普遍实施低关税或零关税。降低一些商品关税,虽然国家从单位商品上摊薄了税费,但却因为该类商品绝对价格水平下降,会吸引大量购买力回流。
  二是要减少不合理收费。对于目前国内种目繁多的各种收费进行清理,尽可能地加以取消,以此来降低商品成本,减少价格上涨推力。
  三是要借助于人民币升值,对冲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降低中国绝对物价水平。人民币升值势必降低中国大宗商品和其他商品进口成本,降低国内制造业原材料成本,遏制成本推动型物价上涨。尤其是原油、矿石、谷物等农矿产品进口价格因为人民币升值而下降,一定会对所有下游行业,也包括服务业的价格产生很强的降低性影响。
  四是要研究富裕起来的中国居民的消费需求变化与发展趋势,增加商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探讨如何使境外消费热变成国内消费。
  五是加大对中档知名品牌商品的进口力度,以适应国内的消费结构升级。在拉动进口和消费的同时,也能为国内知名品牌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今后要更多地引进国际品牌入驻中国,丰富产品的供给,但重要的是要做好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工作,解除这些国际品牌的后顾之忧。同时,要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在不削弱监管力度的前提下,简化手续,促进进口便捷化。并适度扩大离境离岛免税试点,在国内主要城市实行离境退税,增设免税店。如果国内居民离境登机,所购免税商品也应该提供快递到家的服务。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成品油进口关税下调获益者未必是消费者 2011-12-29
· 山东消协:警惕不合格电水壶损害消费者利益 2011-12-29
· 日本11月核心消费价格指数下降 2011-12-29
· 促消费新政“主攻”降流通成本 2011-12-29
· 警惕奢侈品消费年轻化倾向 2011-12-29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继坚:别让“陆地思维”毁了渤海湾·[思想]钮文新:紧缩货币“弊端”凸显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