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报》记者从权威渠道独家获悉,截至今年11月底,环保部批准项目环评文件262个,总投资达1.34万亿元。环保部从严控制“两高一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项目,对总投资2000多亿元的39个项目退回报告书、不予批复或暂缓审批。在“不合格项目”中,交通运输建设项目占比近半。
纠结:铁路地铁机场码头均被环保部点名
从铁路到地铁,从机场到码头……南开大学战略环境评价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副教授吴婧向记者细数今年以来几个备受关注的交通项目环评。
“因违反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环保部先后叫停了胶济客运专线、津秦客运专线、无锡市城市快速轨道2号线工程,还暂缓审批或退回了改建铁路包兰线银川至兰州段扩能工程、改建铁路华东二通道合肥至杭州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新建铁路贵阳至广州线调整工程、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11号线工程、北京轨道交通燕房线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吴婧说道。
记者根据公开资料统计显示,因项目变更部分未重新报环保部批准,擅自开工建设,环保部分别向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公司潮汕机场建设工程指挥部、东莞市东洲国际石化仓储有限公司、津秦铁路客运专线有限公司、无锡市轨道交通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下发、向社会公布了《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
此外,在去年底下发《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的基础上,今年4月,环保部向胶济铁路客运专线有限责任公司下发、向社会公布了《督促履行通知书》。该通知措辞罕见地提及“法院强制执行”:“我部督促你公司于2011年5月31日前……停止使用改建铁路胶济线增建四线工程。你公司逾期不履行的,我部将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公开资料显示,在交通运输项目中,码头建设项目今年“不合格”宗数接近两位数,涉及中电投、华能、中石化、中石油等众多央企。11月当月,仅在舟山一地,因该港区码头布局过密、规模过大,重大溢油事故防范及应急能力不足等因素,环保部先后暂缓审批宁波大榭中油二期油品码头工程、舟山外钓岛光汇万吨级油品码头工程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环保部当月还退回了湛江港-铁山港原油管道工程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2月14日,汕头港广澳港区二期工程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也被环保部退回。
解读:环境敏感点成项目“不合格”高发地
“由于环境影响评价是规划审批和项目开发建设的前置程序,因此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就集中体现在了环评与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之间。这种矛盾的发展和激化在交通领域尤其明显。”吴婧说道。
吴婧解释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日益扩大,最近10多年,交通投资占GDP的比重由过去长期的1%~2%大幅提高到8%~10%。“在工业领域纷纷制定节能减排目标之时,交通领域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增速难以控制,实际上处于失控状态。”吴婧说。
“交通运输建设项目占到今年环评‘不合格项目’近半,带有一定的周期性色彩。事实上,相对于电厂、煤厂等工业项目,交通运输项目的环境影响要小得多。”交通部某下属单位一位交通环评专家解释称,“许多地方项目为了在‘十二五’内完工甚至投入使用,必须在‘十二五’前半期开展前期工作,因此今年作为‘十二五’开局之年,可能是环评送审的高峰期,送审宗数多了,‘不合格’宗数也就多了。”
上述交通环评专家也指出,随着东部沿海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趋于饱和,新建项目正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因此更容易遇到一些地形复杂地区,或者生物多样性丰富地区,生态环境更加敏感、脆弱。“随着‘十二五’期间国家环评门槛日益提高,今年‘不合格项目’增多的情况还会再出现。”该专家预计。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中国工业经济学会理事赵坚认为,许多交通运输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就已完成。该项目分别获得环保部、国家发改委审批通过后,如果又偷偷变更设计方案,就容易出现“偷梁换柱”、环评违规的情况。“这背后是地方政府对工期的特殊要求。”赵坚表示。
环保部环境影响评价司原司长、巡视员牟广丰向记者表示,有些交通运输项目是线性工程,部分项目还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公路、铁路、轨道交通噪声和振动问题也日渐突出。“交通运输建设项目‘不合格率’增高,对老百姓来说是一件好事。”牟广丰说。
展望:环保部首提企业环评限批
在日前闭幕的2012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强调,对于没有认真兑现环评承诺,造成较大环境风险和环境影响的地区和企业集团,坚决实行限批措施。
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资源环境所所长徐洪磊解读道:“这应该是在区域和行业限批之外,环保部首次提到‘企业集团环评限批’,对央企等大企业有很强的震慑作用。”上述交通部交通环评专家对此表示,采取“限批”这种牵连性的政策,实属无奈之举,因为有些地方、企业在环评方面出现“两张皮”,不兑现承诺。
周生贤还指出,明年要突出抓好重要航道建设等三个方面的规划环评。上述交通环评专家表示:“《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全面加快内河水运发展。航道作为内河水运的基础设施,‘十二五’将获得整治和升级改造,可能与水生态系统保护、饮用水源安全产生一些矛盾。”
该专家透露,在“十二五”开局之年,经国家发改委批准,有10多条河道启动规划环评程序,并报送环保部,环保部对生态影响仍然比较谨慎,部分规划被退回报告书或暂缓审批。
吴婧表示:“在制度层面,环评被视为环保部门对其他部门行政权限施加的一种外部障碍;在操作层面,规划环评过程与决策制定过程分离,成为满足法律要求而实施的一种行政程序,而难以对决策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当然这个问题的根源涉及文化传统、决策模式、行政体制等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并非只靠环评自身的改善就可以解决。”
企业和项目如何更好地通过项目环评?交通部一位多次参与交通项目环评咨询的专家建议,首先,技术工艺选择、环保措施设计等环评报告编制工作要做得更加充分;其次,在环评报告实施过程中,要改变过去“环评是环评、建设是建设”的割裂局面。
明年哪些地方会成为“环评不合格高发区”?“明年在生态敏感区、生态屏障地区,或者排污总量远远超过环境容量的地区,更容易出现交通运输项目环评‘不合格’的情况。比如渤海湾地区等。”该专家预计,随着明年环评门槛不断提高,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交通运输项目有可能面临更长时间的研究、论证甚至审查,有可能会影响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