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药近年来虽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但产值却一直很低,最重要原因是资源量锐减,影响了藏药产业可持续发展。”西藏自治区藏药厂厂长贡嘎罗布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西藏自治区“十二五”时期藏药产业发展规划》中,再次提出要加快推进藏药产业化发展,进一步培育壮大藏药产业。专家认为,当前是探索西藏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培育壮大藏药产业,对进一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增加农牧民收入,扩大社会就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西藏藏药产业稳步发展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观与药品消费结构的转变,天然药物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药品消费潜力巨大。藏药作为天然药物,具有纯净无污染的特点,备受人们关注,为藏药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西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李震说。
“十一五”期间,西藏藏药产业结合区情,全力实施“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按照区域经济产业化、产业发展规模化的要求,坚持政府扶持、政策引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医药并举,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西藏全区医药工业企业23家,其中藏药生产企业18家;生产剂型有丸剂、散剂、胶囊剂、颗粒剂、涂膜剂、贴膏剂等8种;获得国家药品批准文号的有306个。“十一五”期间,年产值从2005年的4.5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6.5亿元,年均增长7.26%;中成药产品产量从2005年的1210吨增长到2010年的1249吨,年均增长0.6%,实现平稳增长。
此外,西藏大力加强藏药市场营销力度,积极推进品牌建设。藏药产品已销往北京、上海、广东等30多个省市区。西藏区内及区外市场占有率分别达65%和35%。藏药22个品牌产品获西藏自治区著名商标,“甘露”、“祥云”等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诺迪康”、“奇正消痛贴”品牌产品在第26届日内瓦国际发明与新技术展览会上获得国际发明金奖,产品销往美国、日本、韩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更值得一提的是,藏药文化传承与保护成果显著。通过抢救、挖掘和整理藏药文献典籍,先后编辑出版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宝贵文献。藏药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列入名录的藏药手工技艺类遗产达七项。
藏药产业仍存在困难和挑战
通过“十一五”时期的稳步发展,西藏藏药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十二五”时期藏药产业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
“藏药虽受欢迎,产值却一直很低。”西藏自治区藏药厂厂长贡嘎罗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十一五”时期藏药工业产值年均增速为7.26%,不到西藏全区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18.1%)的一半,处于低速增长。2008年起呈现负增长趋势。产业发展除受国家基本药物政策变化和全国中药材市场波动影响外,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
资源量锐减,影响藏药产业可持续发展。随着藏药市场化步伐加快和企业规模化生产,资源需求日益增大。但未形成有效的藏药材保护开发监督管理机制,药材采集方法不科学、乱砍、滥挖与交易混乱等现象严重。致使野生药材资源量明显减少,部分名贵药材资源面临枯竭,常用大宗药材紧缺。藏药材人工繁育、栽培、种植力度不足,跟不上产业发展需要,难以满足产业规模化生产。
基础研究薄弱,影响产业发展步伐。藏成药制作工艺、质量标准以及药效、安全性评价仍以传统经验为主。大部分藏药材、藏成药还未建立健全质量标准,部分藏药的炮制规范和质量标准、控制技术尚未健全。藏药评审缺乏业界共同认可的符合藏药理论体系的审评机制及技术指导原则。这些因素制约了藏医药资源的合理、充分利用及藏药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推广与新药研发进程。
人才、资金短缺,影响产业整体竞争力。院校毕业的藏药专业人才输出与企业人才需求迫切的矛盾突出,既懂传统藏医药理论又懂现代药学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管理人才缺乏。企业普遍规模小、布局散、实力弱。人才和资金的短缺致使产业科技创新内动力不足,藏药创新基础薄弱,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完全形成,二次开发研究能力差,产品同质化严重,科技含量不高,市场竞争力弱。
对外宣传力度不足,影响藏药产业的市场开拓。藏药生产企业对品牌的保护与市场开拓意识淡薄,在产权保护和市场营销方面投入少。对藏医药的宣传力度不足,国内外受众群体对藏医藏药的了解仅限于个别企业的单一品种的广告和宣传,对源自藏医药发祥地西藏的藏药产品及藏医药特色理论、特殊疗效缺乏全面认知,影响西藏藏药产品知名度与市场的开拓。
多举措确保藏药产业持续发展
《规划》提出,西藏力争到“十二五”末,以藏药生产企业为主体的西藏全区医药制造业总产值翻一番,达到13亿元,年均增长14%以上。
如何确保藏药产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西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李震表示,首先,要做大做强做优藏药企业,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充分发挥各地区独特的人文资源优势、资源禀赋优势、区位优势,最终形成以产品展示、信息服务、药材流通、医药研发、企业生产、物流批发为一体的综合性循环经济示范产业集群,推进藏药产业集团化、集约化建设,提升藏药产业规模化、现代化水平。
其次,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保障藏药材供给。要加强西藏全区药材资源调查力度,全面掌握药材资源的品种、分布和储量。制定西藏自治区野生藏药材采集、保护及收购管理制度,规范药材市场秩序,扶持培育符合本地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藏药材种植基地,支持对大宗常用藏药材和名贵濒危野生藏药材的繁育、栽培、种植、推广。
再次,要强化基础研究,提高产业科技支撑能力。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组织制定符合藏医药理论的药品审评制度。强化对藏药产品安全性、有效性的质量指标分析以及传统药品组方成分的理论研究。坚持继承和创新并重,发展适合藏医治疗特色的新制剂、新剂型,重视藏成药经典古方、名方的二次开发。打造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剂型先进、质量稳定可控的现代藏药。
最后,要加强藏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提高行业竞争力。根据藏医药人才特点,探索实行特殊人才培养制度,实施符合藏医药特点的职称评定、人才保障措施。重点培养既懂藏药传统理论,又能熟练掌握现代制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以及现代企业制度所需的管理人才。
另外,藏药产业发展必须以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形成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发展模式和生产生活方式,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