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鸭、养猪、养牛,种西瓜、种棉花、种大棚菜,17日,记者来到湖北省南水北调中线移民安置量最多的县市宜城,看到这些在丹江口库区没有的产业,在移民安置区正红红火火地兴起,已安居一年多的移民在对他们来说还比较陌生的土地上,正开拓着新的致富路。 宜城市是安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最多的县市,全市安置丹江口市和郧县5个乡镇的8474名移民,该市采取集中安置的方式建设独立的移民新村,共有7个集中安置点。去年,记者采访这些刚搬来的移民时,他们都还对未来感到迷茫,时过一年,记者再次走进这个最大移民安置区,感受到的却是移民创业的激情扑面而来。 在流水镇移民点老龙沟村东头的一口水塘里,茫茫一片的鸭子正在水中追逐嬉戏。27岁的“鸭倌”徐峰带着2岁的儿子在水塘边看守着。 去年9月24日徐峰举家从丹江口市均县镇老龙沟村搬到此地。今年9月份,他在村委会和当地移民局的支持下,自己开始创业,在老家以养鱼为生的徐峰改行学习养鸭。 他告诉记者:“今年9月我承租了村里的水塘养鸭,共养了15000只,已经有3000只产蛋了,一天的收入是1500元。等到春节前鸭子全部都产蛋了,每天收入就会有7500元!半年就能收回成本。”徐峰说:“我以前没养过鸭,就联系当地养鸭合作社提供鸭苗、饲料和技术服务,鸭蛋和成鸭也由合作社收购。不愁产、不愁销,做好管理就可以了。” “除了养鸭,水下还养着鱼,春节前就能起鱼,又能赚到好价钱。” 老龙沟村44岁的村支书姜德贵告诉记者,他们村共有移民578人、143户,像徐峰这样自己创业的有好几个。 姜德贵自己就是创业带头人。他说:“以前在丹江口是山区,农业机械化程度低,一人只能种5亩田,移民新区基本是平原,可实现机械耕作,劳动强度减小了,效率提高了,一人可种20亩田。今年春天我包了37亩地,种植花生和棉花,一年下来收入3万多元。今年6月搞起了养殖,买了30头牛、50只羊,年底准备全部出栏,预计纯收入可达4万元。” 在姜德贵带动下,又有几家准备发展养殖业。记者在离村不远处小山坡上看到,正在施工盖牛舍。姜德贵说,这是他和村民姜立国、王守海联合搞牛羊养殖,计划1000头的规模。“政府和移民局都特别支持我们!”姜德贵一脸的高兴。 在怀家沟村、岗家沟村、南营办事处杨溪铺村,这些移民新村都涌现出一批专业养殖、种植大户。 去年4月从丹江口搬迁过来的怀家沟村三组村民何启财是个种田能手,移民新村适合于规模种植的优势给他提供了舞台,从去年开始,他承租了320亩土地,成了当地有名的种植大户。 他掰着指头给记者算了今年的收入账:“去年种了120亩小麦,有10多万元毛收入;今年100亩西瓜套种棉花,毛收入有10万元左右;32亩水稻,毛收入有5万元;80亩玉米收入9万多元;40亩花生,收入9万元;还有40亩黄豆、30亩芝麻,已经收了但没卖,估计还有4万元左右收入。” “除去成本能落下20万元收入。新环境新生活,只要有想法就有很多创业机会。”何启财说。 移民新村杨溪铺村引进了当地农产品龙头企业宜城市宏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公司+农户”的模式搞起了大棚蔬菜基地,给襄阳和武汉的大型超市配送蔬菜。宏盛公司承租村里159户农户的土地,租金每亩450元,同时从每户招1人作为田间种植和管理方面的工人,支付工资,一般一个人每月能挣到1800到2000元。 移民新村十方院村支书莫银龙告诉记者,去年过年常有移民找他吵架,今年过年他不愁了,老百姓的发展生计有门路了,心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