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都是在弯腰干活了,方向考虑好了就弯腰干吧。”这是徐建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2007年末接任集团公司总经理、2010年末就任董事长和党委书记的徐建一肩上,压力和重任一样大。
事实上,这位从吉林市市委书记位置上调任一汽集团的前政府官员,在一汽的职业生涯已有20余年,从一汽汽车制造厂汽车研究所底盘设计人员,直至2003年升任集团副总经理。
从上任开始,“自主”和“整合”两个词清晰地体现在徐建一的发展规划上,二者的共同目标,就是做大做强一汽集团。一项在五年内向自主研发领域投入190亿元的庞大规划被公开披露:到2015年,一汽将实现年产销500万辆,其中自主品牌突破256万辆。在增速放缓的中国汽车市场和跨国公司不断膨胀的版图之间,这句流传甚广的“不顾一切干自主”鲜明地表达了徐建一的态度。
想要实现自主经营绩效和自主产品竞争力二者的改观,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与许多轻装上阵的汽车企业相比,一汽集团在必然承担的经济责任之外,还需要承担起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作为老牌国企,一汽既没有新生国企白纸作画的自由潇洒,也没有民营企业成本灵活的竞争优势,只能依靠技术和质量路线力争上游。正是因为深知这一点,徐建一将大力推进一汽自主事业视为“第四次创业”,并将之确立为一汽集团的中期奋斗目标。在他提出的集团长期目标中,自主同样被摆在了第一位——“自主一汽、实力一汽、和谐一汽”。在公司上下自主战略面临转型的时刻,徐建一掌管了一汽,也正是因为他,一汽集团无限接近着这个自主的梦想。
“三年两改观”的目标即将期满,一汽集团自主战略成果已经取得重大突破:自主品牌实现年产销百万辆;历经8年自主开发的D-Partner驾驶者伙伴系统进入商业化运营阶段;在2010年车辆可靠性调查中,中国一汽自主品牌名列前茅。徐建一的目光,也已同步投向一汽集团资产、产权和产品三大结构的整合大局中。“十二五”期间,他希望通过新建产能和原有体系的调整,使得一汽体系内具有竞争力的部分达到90%以上。“蓝途战略”的出炉,亦使得一汽集团领先一步发挥出解放产品的节能减排优势,在油价高涨、国家对商用车排放标准日趋严格的形势下,展现出老牌车企的远见与魄力。
讲话字斟句酌,作风低调内敛,徐建一曾说:“站着跳是跳不高的,如果先蹲下,蓄势待发,真要跳起来,能量是很大的,因为那是高水平、高质量、全体系的爆发。”有理由相信,历经长时间蓄势的一汽集团即将迎来这一腾飞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