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霍建国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开放是好事,我们应该进一步扩大开放、应该进一步加大利用外资的力度,同时要注重发挥外资的质量和效益,要进一步扩大出口,扩大走出去,加快对外投资。此外,现阶段要更加强调包容性的增长,兼顾到中国对外开放需要的同时也要兼顾到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对世界承担责任,也就是强调互利共赢。
“我们在稳定出口的同时扩大进口,平衡贸易,这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也给世界经济提供了一个机会,可以进口更多的国外技术,同时带动世界经济增长。我们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去环境条件合适的地区投资,既是满足了我们产业发展的需求,同时也可以解决当地就业,带动当地经济贸易的发展,这就是互利共赢的发展方式。”
霍建国认为,当前,进一步扩大开放显然是需要的,但同时也要根据我们的国情和可操作性把握开放的力度。在有能力有条件开放的情况下要大胆的开放,而对于部分的行业和领域如果确实觉得开放受到冲击的时候还是要分步走、有节奏的开放。因为我们要注意到国家之间竞争的意识是很强的,其实彼此都在要求对方开放,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都在考虑利益的得失。所以说,我们要强调“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这句话的含义就是说,我们的共同目标是推动开放,推动全球化,推动经济贸易合作,但由于各自的发展水平不同,情况不同,程度不同,确实责任也有区别。扩大对外开放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中国会坚持继续对外开放,但同时也会兼顾到中国的发展水平以及外部环境的需要。开放是对等的,并不会单方面的开放。
谈及未来中国将以何种优势参与全球竞争,霍建国认为,中国制造业的优势应该还可以维持十年。“虽然我们开始出现了一些矛盾和结构性压力,如人口、土地、成本等,但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成本还是有优势的。同发展中国家相比,我们制造业的配套体系、价值链的布局更完善。中国制造业的优势是全面的,不仅仅是低劳动成本,还体现在我们整个制造业的产业集群优势。”霍建国说,“未来十年维持制造业优势应该问题不大,但也会持续面临压力,能否成功维系要看我们自己。将来至少有一部分优势应该是来自高端制造业的,而不是现在的中低端。同时我们要在追求劳动密集型行业附加值和品牌方面下工夫。”
霍建国补充道,服务贸易的发展也是我们要多动脑筋的,不能完全停留在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上,将产品的价值链延伸到微笑曲线的两端,向物流、配送、批发、零售等下游延伸,向创新、设计、创造等上游延伸。此外,中国跨国公司的发展和国际化进程也应加快,如果我们能在未来五到十年真正培养一批有影响力的跨国公司,甚至在全球主要的市场都有我们自己的布点,那才叫真正的贸易强国、经济大国,现在只能是制造业大国,出口能力很强,但经营能力不强、海外经营能力更不强,所以说这是很关键的。
霍建国强调,这些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已经意识到我们存在结构和转型的问题,但是对市场化问题的认识还要进一步提升。摆在中国经济面前的路,就是要认准市场化的发展方向,要身体力行,不要过于迁就不符合市场化发展规律的东西,例如垄断、地区的封锁、政府过度干预等问题,会使得市场运转中本来正常的东西遭到曲解,这样不利于提高效率。
“我们坚信中国经济还有一个巨大的潜能没有释放出来,这个新的活力需要中国经济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改革进而激发出来。与其在经济遇到困难时回过头来再进行市场化改革,不如主动地启动市场化改革,为下一步经济发展奠定一个更好的基础。”霍建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