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30日,冀中能源集团宣告成立,集团集煤炭、建材、电力、物流、化工、机械制造等于一身。2010年,煤炭产量达到7022万吨,销售收入完成1439亿元,位列中国煤炭行业第三位,上缴利税123亿元,实现利润44.4亿元,同比2008年分别增长100%,是组建初期的三倍。三年累计实现利税302亿元,利润108亿元,增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70%,成为河北省、全国煤炭行业发展最快、效益最好的企业之一,连续三年领跑河北国企。2011年,煤炭产量将达到一亿吨以上,销售收入2000亿元以上,利税150亿元以上。
数字,也许略显枯燥。但数字的确是彰显冀中能源实力升级的最直接体现,也正是众多经济学家所关注的,被他们称之为“冀中速度”科学发展模式的有力佐证。
年轻的冀中能源,从成立之日起,就注定是人们注视的焦点、谈论的热点,以及规模和效益的交汇点。一方面,冀中能源打破惯性思维,重组华北制药、组建河北航空,在人们一片“不可能”的质疑声中,完成了“一体两翼”跨行业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产业升级后的冀中能源步履更为稳健,不时为人们带来了更多惊奇,包括提前建成5000万吨级煤炭基地、提前五年实现销售收入超千亿利税过百亿、提前进入世界500强等。追根溯源,这些惊奇源自坚定不移的履行“做大做强煤炭产业,振兴发展制药产业,培育壮大航空产业”的历史使命,不断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增效益,实施多元发展而成功塑造的一次又一次历史大跨越。
科学发展——
提前进入世界500强
镜头一:北京时间2011年7月7日20时,美国《财富》正式公布2011年世界500强企业名单,组建仅三年的冀中能源集团位列榜上第458位,为河北省“十二五”开局献上一份厚礼。董事长王社平说:“对于冀中能源而言,进入世界500强,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突破。”
进入世界500强,对于许多中国企业,特别是煤炭企业来讲,始终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美好愿望。而作为冀中能源,这个从单一的煤炭巨头迅速成长为现代能源化工的特大型企业集团,“进入世界500强”这一目标在企业成长的短短三年中日渐清晰。
还是拿一组数字来说话吧。2008年,冀中能源集团成立之初,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149位。2010年7月,排名第97位。2011年,排名第60位,跃升了89位。资产总额增长方面,2009年,总资产630亿元;2010年8月,增至800亿元;2011年6月,增至1060亿元。
数字是实力,表露的是勇气。2010年,“十一五”收官之年,冀中能源提前五年实现了“销售收入超千亿利税过百亿”。庆祝会上,董事长、党委书记王社平首次提出“挺进世界500强”的发展目标。不久,便发表了《坚定信心、科学发展——全力挺进世界500强》署名文章。作为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王社平在分组讨论上就新时期振兴民族工业,实现国有企业转型升级,进行了“九强”标准的世界500强企业深刻诠释。援引他的观点,“进入世界500强的冀中能源,应该是科学发展的500强,是安全发展的500强,是转方式调结构的500强,是科技创新的500强,是管理先进的500强,是诚信经营的500强,是幸福和谐的500强,是高产高效的500强,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500强。”他的这些话,在冀中能源内部被称为“进军号角”。
进入世界500强,冀中能源做了充分的准备。从北京参加完全国两会的王社平有了这样一个思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解决企业发展的增长方式、发展动力、发展模式问题,实现由外延增长向内涵与外延并重转变,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单纯增长向全面进步转变。这个思路得到了包括冀中能源两级中心组成员在内的13万名职工的拥护。其实,在转方式调结构成为国家意志的时候,王社平的思路,核心即是继续转方式调结构,并不断加大产品结构的优化力度。
由此,煤炭的核心产业、基础产业地位被再次强调。在统筹推进煤炭、制药、航空三大产业发展中,冀中能源也把煤炭产业摆在了重要位置,项目上优先安排,资金上优先保障。因为主业的蓬勃发展,特别是“精煤战略”的升级、物流产业的壮大,为两翼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后续支撑,制药、航空也同样成为利润源和经济增长点。华北制药进入转型升级的“黄金十年”期,建成了国内最大、设备最优良、工艺最先进的头孢生产基地,新制剂项目2011年11月建成投产,将从根本上改善华药的产业产品结构,促进华药的转型升级。按照航空运输及关联产业一体化发展思路,河北航空组建了房地产开发、酒店餐饮、特色旅游、商贸物流四个子公司,日销售收入首次突破了260万元大关。
“企业的提档升级,必将推动我们在世界500强的位次不断前移。”王社平对此信心满怀。2011年7月9日,冀中能源召开两级中心组学习会议,王社平提出了在参与新一轮国际竞争中的“五个提升”,即提升思想认识、提升发展质量、提升体制机制、提升队伍素质、提升党群工作。
五年看头年,开局最关键。9月14日,中共河北省委在河北会堂召开全省领导干部会议,省委书记张庆黎、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张庆伟在会上简要总结了今年以来的工作,分析了当前形势,并对做好今后的工作提出了要求。王社平表示,按照省委、省政府、省国资委的各项安排部署,冀中能源对照全年目标任务,开展了“决战四季度”攻坚活动。面对市场、政策等多重考验和挑战,逐项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科学制定应对举措,确保2011年,实现销售输入2000亿元以上,煤炭产量一亿吨以上,利税150亿元以上大目标。到2015年末,冀中能源煤炭产量、销售收入、利税还将继续大跨越。
主业精深——
省内第一个绿色开采亿吨级煤炭基地年内建成
镜头二:9月28日,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主办的全国煤炭工业绿色开采、生态矿山建设现场会在冀中能源召开。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在了解了冀中能源绿色开采生态矿山建设之后,感慨地说:通过集成创新,冀中能源把一批绿色开采生态矿山支撑技术嵌入生产过程中,创新了矿井的设计理念,形成了生态矿山运行机制,达到以最小的生态扰动获取资源,以最小的末端治理还原和再造矿区的生态环境,使矿山工程和生态环境融为一体,引领了现代煤炭工业的发展方向。
改变粗放、掠夺式的煤炭开采方式,实施绿色开采,是冀中能源近几年来不断为之奋斗的精髓。近年来,集团紧紧围绕“把生态矿山技术创新集成并嵌入生产过程中,使得矿山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就形成生态矿山运行机制,达到以最小的生态扰动获取资源,以最小的末端治理,还原和再造矿区的生态环境,最终实现矿山工程与生态环境融为一体”的核心理念,开展了一系列科技攻关,为煤炭行业发展趟出了一条新路,成为现代煤炭工业发展方向的实践者和引领者。
其中,固体矸石充填、矸石膏体充填、矸石似膏体充填和超高水材料充填等充填技术的应用,已经安全置换优质煤炭资源230万吨,充填固体废弃物180万吨,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为集团打造“亿吨级”煤炭基地,延长省内矿井开采寿命奠定了基础。
冀中能源始终将做大做强煤炭主业作为强企的根基,集团加强生产组织,加快技改扩能,加速资源整合。企业三年来共投资12亿元,对17对骨干矿井实施技术改造,先后建成了年产500万吨矿井1个、400万吨矿井2个、300万吨矿井3个,产能提高近千万吨,百万吨以上矿井占到总数的45%,机械化程度达到95%,一大批低碳运行、安全高效、绿色开采生态矿山已经建成。同时,坚持外部扩张,省外矿区继续增产增量,获得资源储量260亿吨。正在筹建内蒙古鄂尔多斯、查干诺尔两个千万吨矿井,山西文水300万吨矿井等一批大型现代化煤矿,促成了山西、内蒙古等新的战略接替区,企业发展后劲显著增强。通过近几年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矿井采掘和管理正迈向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煤炭主业也实现了整体上市。
2011年以来,通过有选择、有目的、有效益的对外整合扩张,改造提升传统生产方式和深化产品结构调整,集团煤炭总产量同比增幅高达70%,各产煤子公司产量同比增幅均在50%以上,增产绝大部分来自山西、内蒙等战略接替区。“十二五”期间,集团还将形成省内稳产4000万吨,山西、内蒙分别达到5000万吨、6000万吨的“四五六”区域生产布局。
产能的提高并不意味着效益的提升。作为我国第二大主焦煤生产基地,冀中能源的煤种优势为集团实施“精煤战略”提供了基础保证。从2008年开始,冀中能源先后斥资3亿多元对邢台、邯郸、张家口矿区的洗煤厂实施技术改造,洗煤工艺由先进高效的“不脱泥无压三产品重介”工艺,取代了原有的“跳汰——粗精煤重介”工艺,精煤产率、工艺水平大幅提升。除保证合同内电煤供应外,冀中能源实现了原煤的全部入洗,资源优势转为经济优势,精煤的利润贡献率达到了空前的80%以上。
两翼丰满——
制药、航空终成支撑
镜头三:作为世界维生素企业五强之一,10月初,华药维尔康公司顺利通过欧盟EDQM现场检查,获得欧盟GMP证书,为产品进入欧洲市场开辟了“绿色通道”,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海外市场竞争力。此次认证标志着维尔康公司的现场管理已符合国际高端市场GMP的要求,公司产品将稳步进入欧洲医药市场。
作为我国最大的抗生素类制药企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将作为华北制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大举措之一。
“我们要把传统优势医药产业做精做细,新兴医药产业做大做强,实现从低级原料药中间体向高附加值制剂转化,促进华药从医药化工企业向真正的制药企业转型升级。”冀中能源董事长、华北制药董事长王社平说。在冀中能源“十二五”规划中,医药重点产品建设项目的投资额就达93.31亿元,这其中包括生物化工、新制剂、维生素、青类抗生素等14类的新药开发。王社平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华北制药的最紧迫任务仍然是转型升级。
王社平认为,要改变华药主导产品原料药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现状,就必须由拼价格向拼技术转移,由低成本战略向差异化战略转移,由低质低效产品向高端技术、高端产品转移,继而瞄准抗生素原创产品、生物制药、中药产业化等高端领域,通过自主创新,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高附加值的新产品集群,不断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按照“集约化管理、规模化发展、品牌化经营”的思路,华药对头孢类、青类以及制剂等优势生产要素进行整合,实行了链式专业化经营。2010年,华药实现销售收入103亿元,提前一年实现了超百亿元目标。按照“建一流厂区,上一流装备,用一流工艺,出一流产品”的总体要求,投资110亿元,大力推进华药新园区建设,首个20亿元的新型头孢项目,于2009年10月18日奠基开工,2010年10月份投料生产,预计新增产值80亿元,利税13亿元,从根本上促进了华药的产业升级。同时,谋划的第二个投资40亿元新制剂项目2011年11月将建成,如正式投产,将新增产值130亿元。这一项目将使80%以上原料药就地转化,实现主导产品由原料药、中间体向高端制剂的转化升级。
据不完全统计,华北制药重组两年多来,创造了200多亿元的销售收入,相当于重组前4年收入的总和。从2011年情况来看,发展势头更是喜人,已经达到年收入130亿元的水平。到2015年,销售收入将达到300亿元以上,进入国内制药企业前三强。
河北航空成立至今,航线增至21条,通达国内16个大中城市,机队规模实现翻番,航线数量成倍增长,越来越受到市场的认可。已累计安全飞行11698架次、20304小时,运输旅客80万余人次,拥有了众多固定的消费人群。仅2011年1-9月份,就累计安全飞行7821架次、14007.6小时,运输旅客56.67万余人次、货邮4561.1吨、总周转量7857.7万吨公里。投资120亿元的河北航空城、投资40亿元的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已具雏形,航空大厦主体工程年底即可竣工;与厦航战略合作、湿租飞机,投资14.6亿元成为厦航三大股东之一,与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签署购买15架飞机协议,引进首架公务飞机。2011年底前,全资引进的3架波音737飞机将全都到位。
河北航空无缝隙的安全管理带给乘客对安全感的信任,细致入微的服务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口碑,携手京津真正上演了“空中金三角”。90%以上的航班正点率、低廉的票价以及打造通勤式航空服务的承诺,使机场和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实现了有效对接,更多的老百姓方便的享受到了航空服务带来的乐趣和便捷。河北航空通过对标国内外航空产业的运营成本,构建自身自主运行、高效发展的网售票务系统、客源培育系统、多功能服务系统和营销策略细分推介系统,解决了制约航空运输高效发展的瓶颈问题,提升了河北航空竞争实力。到2015年,旅客输送能力要达到300万人次以上,进入国内航空业前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