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经济学家巴曙松今日在新浪微博透露,发展经济学奠基人张培刚教授于武汉辞世,享年98岁。
巴曙松今日在自己的新浪微博上透露,他的恩师张培刚教授在武汉辞世高龄。对于导师的去世,他表示近期张培刚教授因病住院,虽然已有心理准备但仍然悲痛莫名,提笔不知所云。
招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丁安华在微博上谈及80年代曾拜读张培刚教授著作的感受,“那如饥似渴的感觉,再未曾出现过。”
专栏作者呙中校在新浪微博上评价张培刚先生:他是第一个中国人获得哈佛大学最高奖———威尔士论文奖。1990年清华大学的梁小民教授把当年刘易斯获得诺贝尔奖的《经济增长理论》翻译成中文,相比之下张培刚的理论远在刘易斯之上,刘易斯主张通过工业化来实现经济发展,那是牺牲农业来发展工业。
张培刚,男,湖北省红安县人,1913年生。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经济学家,发展经济学奠基人之一。
1934年夏武汉大学经济系毕业,1941-1945年就读美国哈佛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Agriculture
and
Industrialization”获得1946-47年度哈佛大学最佳论文奖和威尔士奖金,列入《哈佛经济丛书》第85卷,1949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1969年美国再版。1951年译成西班牙文在墨西哥出版。中译本于1984年由华中工学院(现改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此书被誉为发展经济学的奠基之作。
1946年夏张培刚回国,任武汉大学教授、经济系主任;1947年兼任前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1948年任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顾问。解放初期任武汉大学校委会常委兼经济系主任,代理法学院院长。1952年底调华中工学院,负责建校规划工作;后任社会科学部主任,经济研究所所长。现任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名誉院长、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名誉会长,中美经济合作学术委员会中方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