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亚中资企业全线告急 新政府对华态度不明
2011-11-21   作者:记者 田栋栋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字号

    有中资企业负责人不无担忧地说,利比亚高层对中国的态度仍不明朗,某些官员甚至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反华倾向,一些合作商甚至半开玩笑地警告说,将会减少与中资企业的合作。
  会议室被用作军火库;档案、书籍满地都是;办公桌、电脑等物品被丢出窗外……用满目疮痍来形容眼下一些中资企业在利比亚办公室的现状,一点不为过。在同样满目疮痍的“新利比亚”,中资企业面临的重建难题远非修复一个办公室那么简单。
  卡扎菲死后,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把主要精力从内战转向重建,国内局势显现出趋稳迹象。在这种背景下,一些年初撤离的中资公司重返利比亚,着手准备重启在利的投资项目。
  但长达7个月的战争给中资企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面对“城头变幻大王旗”的的黎波里,中资企业重建的第一步,便是学习如何与利比亚现政权打交道。

  中资企业项目损失惨重

  数月的战争已使得米苏拉塔、苏尔特等多个地区遭到严重破坏,一些设在这些城市的中资企业项目或被征用,或被炸毁,损失惨重。
  以米苏拉塔一处项目为例,该中资企业项目被当地反卡扎菲军队征用,项目指挥部被改造成临时指挥所。如今从外观上看,连日的战火已使这里伤痕累累:指挥部楼体遭受炮击,留下数个一米见方的窟窿;楼内走廊上的天花板脱落,断裂的铝合金孤零零地悬在半空;会议室被用作军火库,掷弹筒、火箭弹、弹药箱随处可见;弹壳散落一地,墙体被熏得乌黑,门窗等悉数被毁,空调主机上的弹孔清晰可见……
  营地内,数百辆工程车辆有的被炮火炸毁,有的被征用去修工事,还有的则被当地百姓偷走。留在营地内的车辆缺轮少窗,多数抛锚,亟待保养;车库旁边几处原本用作中国企业员工宿舍的简易板房已化为灰烬,只留下扭曲的钢筋和生锈的铁板;成捆的钢筋暴露在空地上,锈迹斑斑;塑料(9075,-30.00,-0.33%)管等建材被从仓库里扔出,胡乱地堆放在沙地上;实验室、预制件厂、制砖厂、净化水厂等遭受严重破坏;厂房外杂草丛生,数处墙体被炸塌,设备被拆得七零八落,原本整齐划一的营地一片狼藉,直接经济损失达数亿美元。
  据某中资企业留守人员介绍,相比战前,公司的业务大幅缩水,旧合同的执行陷入停滞,新合同无从谈起;公司设备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其中米苏拉塔、苏尔特等战区的破坏比较严重。公司设在的黎波里的一处仓库遭卡扎菲武装人员抢劫,丢失大量光缆等通信设备,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千万元。

  利比亚新政府没钱赔偿

  一方面损失巨大,另一方面受制于纷繁复杂的利比亚政局以及支离破碎的司法系统,中资机构面临艰难的维权之路。
  利比亚于10月21日宣布全国解放,随后过渡委宣布将在8个月的过渡阶段后举行大选,选出民选政府。按照过渡委石油和经济部长阿里·塔尔胡尼的说法,在利的外国公司要等到过渡阶段结束、民选政府成立后方可与政府商谈赔偿等具体细节;另外,新政府将对外国公司与卡扎菲政权签署的合同进行审查,一旦发现有腐败、贿赂等行为,新政府将拒绝继续履行合同。这对当年在卡扎菲时代一切都需钱“开道”的所有外国公司来说,都是一道“坎”。
  但即使通过新政府审查,新政府也没钱赔。塔尔胡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利比亚刚刚摆脱联合国的制裁和禁运,大量海外资产遭冻结,完全解冻需要时间;同时,利比亚国内银行系统目前处于僵死状态,流动性不足,根本拿不出钱来支持政府调控;另外,国内民众对新政府改善民生的期望颇高,已大大超出政府的支付能力。
  近期首都的黎波里多次出现民众要求改善福利的示威。新政府成立后,为稳定国内政局,将会有大量财政资金流向增加福利。对于外国公司动辄数十亿美元的赔偿要求,利比亚当局有心无力,短时间内难以赔偿。
  而利比亚现政权司法系统的瘫痪状态,亦使中资机构索赔“无门”。的黎波里律师艾哈迈德·穆拉德告诉《国际先驱导报》,他已经半年多没有接到任何诉讼,目前处于“失业”状态。按照他的分析,虽然过渡委已经任命了司法部长,但距建立完善的司法系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可以想见的情形是,中资企业的赔偿要求可能在长时间内无法受理。

  利高层对华态度不明朗

  尽管如此,利比亚过渡委也多次宣称他们尊重旧政权与外国公司签署的合同,但在利中资公司普遍对前景不甚乐观。
  一位中资企业负责人不无担忧地说,利比亚高层对中国的态度仍不明朗,某些官员甚至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反华倾向,这使得中资企业在政治上处于相对的劣势,一些合作商甚至半开玩笑地警告说,将会减少与中资企业的合作。
  除了高层官员的不确定性,利比亚合作商在一定程度上也“自身难保”。卡扎菲倒台引发了利方合作公司内部的权力争斗,原先卡扎菲时代的领导拼命要保住自己的位置,后来的“革命者”则要保护“革命”果实,全力抢夺公司领导权,双方斗得不可开交,根本无暇顾及正常业务,更不用提新合同的拓展。
  与此同时,重启中资企业在利项目需要大量资金,成本巨大。由于绝大部分工人在年初撤离利比亚,重启意味着要重新招募工人,重新培训,重新办理签证;其次工人进入利比亚后,原先被破坏的宿舍和生活设施需要重新再建。交通方面,原有车辆需要重新购置,而利比亚百废待兴,原材料价格飙升,无疑将给中资企业增加翻倍的项目成本。
  与西方企业同行的竞争相比,中资企业的劣势显而易见:
  一方面,本土化政策不成熟。与中资企业动辄数百名中国员工不同,西方在利企业的运作模式一般是一至两名本国高层领导一批利比亚本地员工经营公司业务,不必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在办理签证、出境入境等环节。一旦高层返回利比亚,可在短时间内聚集起原班人马,恢复公司业务。
  另一方面,政治优势不够。北约长达7个多月的“禁飞区”行动沉重打击了卡扎菲势力,导致西方公司容易在今后利比亚的重建中分得更大的蛋糕。

  中国代表应尽快重启公关

  面对输在“起跑线”上的危机,在利中资企业除了和利现政权想方设法沟通外,也呼吁国家能够采取更加灵活的外交政策,在资金援助、项目赔偿、人道援助等方面采取更加积极的政策,盘活中国在利比亚的投资。
  根据法国企业国际发展局估算,利比亚石油业恢复大约需要300亿美元;电力设施恢复需要120亿美元,交通设施恢复需要50亿到60亿美元。法国商界认为,今后10年利比亚重建需要2000亿美元资金,英国方面的估算则高达2000亿英镑(约合3200亿美元)。而目前利比亚执政当局面临严重的资金短缺,大部分海外资产被冻结,完全解冻需要时间,财政预算捉襟见肘。
  于是,有中资企业人士建议,中国可适时向利比亚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以解利方的燃眉之急,从而赢得后者的信任和支持,为本国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利比亚重建中赢得先机。
  目前大多数留守的中资企业负责人估算,利比亚有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而且品质较好。如果中方可允许利方暂时不支付赔偿金和项目工程款,等到工程结束时将总工程款和赔偿金按照时价折成石油赔付给我方,那么此举便可实现“三赢”:利方可以继续完成尚未完工的项目,改善民生和基础设施;中国政府可以赢得利比亚的信任,改善双边关系,同时获得更多的石油储备,丰富石油进口渠道;中资企业则可重启在利比亚的项目,盘活在利资产,避免更大的投资损失。
  另外,中资企业还建议,可以借鉴在非洲其他国家的经验,由利比亚当局出面,为项目贷款和赔偿提供“主权担保”。一些中资企业认为,通过一定的解释和公关工作,利方对华态度是有可能产生变化的,双方存在进一步改善关系、增进互信的可能。
  其实,在对利援助问题上,中国已经走在前列。战后利比亚存在诸多人道主义问题,一些医院缺医少药,医疗设施严重不足。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纷纷向利比亚伸出援助之手。欧盟官方提供的数据显示,自战争开始至今,欧盟已向利比亚提供约2亿美元的人道主义援助。
  而利比亚动乱发生后,中国红十字会计划向利比亚提供价值5000万元人民币的紧急人道主义救援物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利比亚红新月会官员对此评论说,在利人民艰难的时刻,中国多次向利比亚提供人道主义救援物资,反映出中国政府和人民对利比亚人民的关心。由此,中资企业建议我国政府能继续向利比亚提供人道援助,进一步赢得利比亚民众的好感,为今后的投资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对中资公司的期待和前景,利比亚当地经济分析师马哈穆德建议,中资公司应尽快重返利比亚,派出一部分代表在当地联络,而不是呆在国内被动地等待。
  在他看来,派出代表战略意义重大,会向当地的客户传递积极信号,表明中国公司在利比亚的困难时期没有离开,有利于赢得对方信任。
  “中国人在利比亚享有较高声誉,他们务实正直,工作认真负责,效率较高,方式灵活。在现在的局势下,他们应该派代表尽快返回利比亚,加强与过渡委领导阶层的沟通,消除不必要的误解,争取更多的支持。”马哈穆德说。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布局重建 中资企业重返利比亚的路径选择 2011-10-25
· 重建将启环境未稳 中资企业重返利比亚的路径选择 2011-10-25
· 监管风暴延伸 在美上市中资企业审计方遭调查 2011-06-05
· 德国盛邀中资企业赴东部投资 2011-05-13
· 中国铁建等中资企业利比亚损失浮出水面 2011-03-02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继坚:别让“陆地思维”毁了渤海湾·[思想]钮文新:紧缩货币“弊端”凸显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