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思辰发行股份购资产获得证监会批准,华谊兄弟短期融资债券的发行,再加上监管部门近一段时间来的频频表态,创业板再融资制度的推出似乎就在眼前。然而,由于一直以来创业板高超募的难题没有得到解决,有分析人士质疑,创业板再融资或将为部投资分缺乏规划得创业板上市公司打开新一轮的“圈钱”之门。
立思辰并购获批 华谊兄弟成功发债
11月14日,创业板上市公司立思辰发布公告称,经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2011年第36次工作会议审核,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项获得有条件通过。在所有创业板公司中,立思辰是目前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定向增发收购资产获批的企业。
2010年11月8日,立思辰公布了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预案,在该预案中,立思辰计划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自然人张敏等持有的友网科技合计100%股权,本次交易各方确认标的资产的价格最高不超过人民币2.98亿元。今年4月18日,证监会受理立思辰增发申请。从预案到最终获批,立思辰历经了一年多的时间。
除了立思辰外,WIND统计数据显示,恒泰艾普、蓝色光标和顺网科技这三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也分别于今年公告了增发预案,其中恒泰艾普仍然处于董事会预案阶段,蓝色光标、顺网科技则已经通过了股东大会的通过。按照目前的增发价格来看,上述三家创业板公司的募集资金将分别达到2.96亿元、3.26亿元和1.64亿元。
从增发的目的来看,恒泰艾普拟通过向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份和支付现金相结合的方式,购买沈超等人持有的廊坊新赛浦合计100%股权;蓝色光标拟通过向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份和支付现金相结合的方式,购买王舰等人持有的今久广告合计100%股权;顺网科技则拟通过支付现金以及特定对象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新浩艺软件、凌克翡尔和上海派博等100%的股权。
从增发目的来看包括立思辰在内的上述4家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增发全部是为了实现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没有募资的需求。分析师普遍认为,对于这几家公司而言,由于其在IPO阶段募集到的资金很多,因此并不缺少发展的资金,其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也主要是为了实现快速发展,因此并不会对资本市场产生不利影响。
然而,股权再融资仅仅是创业板再融资中的一部分,由于增发的审批比较困难,更多的创业板上市公司把目标放在了债券融资上。作为首批挂牌的创业板上市公司,华谊兄弟2011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资券日前已向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注册,并将于11月17日开始发行,华谊兄弟本期共发行面值3亿元人民币短期融资券,期限为366 天。这也是创业板开板以来第一家获准的债券再融资。
除了华谊兄弟之外,包括莱美药业、吉峰农机、碧水源等12家创业板上市公司的企业债融资目前也正在审批之中。WIND统计数据显示,上述12家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再融资总额约在61亿元左右。而从债券的类型来看,包括莱美药业、吉峰农机、碧水源、新大新材、长信科技、向日葵、东方日升和通裕重工均选择了短期融资债券的形式,安利股份和金运激光则选择了集合票据。分析人士认为,短期融资券的审批权在中国人民银行,无需经过证监会的批准,也是众多创业板上市公司选择其的重要原因。
实际上,在创业板的再融资方面,无论是股权融资还是债券融资,都呈现出逐渐打开的局面,在今年稍早之前,亦有包括银江股份、爱尔眼科等创业板上市公司表达过再融资的需求。因而有分析人士认为,此次立思辰和华谊兄弟再融资获批后,创业板的再融资潮或将就此开闸。
监管层频释信号 再融资加速推进
与立思辰和华谊兄弟的增发并购和发债相呼应的是,近一段时间以来监管层频频释放出加速推进创业板再融资制度建设的信号。
11月3日,证监会创业板发行监管部毕晓颖处长在第十五届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上公开表示,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研究创业板再融资相关规定。与此同时,证监会创业板部副主任李量在参加有关会议时业表示,创业板应形成“四位一体”的整体配套制度体系,具体包括IPO供给制度的效率、再融资功能的简便快捷高效、并购重组机制的简便、强制退市机制的刚性化。
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副主任赵立新则撰文表示,监管部门将研究建立适合创业板市场发展的并购重组制度,推进定价机制的市场化改革,丰富并购的支付和融资手段,加大中介机构在并购重组中的作用和责任,进一步优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外部环境,使公司可以更为便利地运用资本市场平台进行收购和兼并。
实际上,早在今年“两会”时期,关于创业板并购重组以及再融资的制度安排就受到了普遍关注。深圳证券交易所理事长陈东征表示,创业板小额快速再融资制度今年有望推出。中金公司董事长李剑阁则表示,随着创业板市场快速发展,创业板公司再融资的需求也逐渐显现,允许创业板企业再融资不仅符合国际市场惯例,也是当前创业板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他建议,在提高审核效率、降低企业发行成本和鼓励企业成长的前提下,可灵活调整我国创业板再融资的发行条件和审批。譬如对于成长性好的创业板上市公司再融资实施倾斜政策予以支持,缩短再融资项目审核时间;对于创业板企业的小额融资,可借鉴发达国家市场小额融资豁免制度,实行更加灵活的政策。
深交所副总经理周明也公开表示,创业板上市公司再融资需求具有时效性强、频率高、单次融资金额小的特点,应及早推出小额快速融资制度。业内普遍认为,目前主板再融资办法程序较复杂,时间较长,成本也偏高,不适用于创业板公司。
据了解,在目前的研究进程中,主要思路是创业板再融资主要采取“小、快、多”的原则,主要是简化审批程序,能够让创业板公司快捷有效地利用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在具体的机制上则有可能采用“交易所审核,证监会相关部门备案”的方法,以提高这些公司的融资效率。而至于如何界定“小额”标准,则将同时考虑融资金额及其与上市公司净资产的比例。
高超募难题未解 再融资遭质疑
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再融资尤其是选择合适的时点进行再融资必不可少,创业板的再融资不仅是制度的完善,也有企业的客观需要,然而创业板长久以来面临的高超募、募集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以及一些创业板上市公司快速挥霍募集资金的情况,也令人对于创业板再融资制度的推出是否会引发新一轮的融资高潮的担忧。
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16日,按照网上发行日期计算,创业板开板两年多来已累计有277家公司完成了IPO,这277其IPO的平均发行价格高达31.92元/股,平均发行后市盈率则高达62.13倍,277家公司预计募集资金为675.8亿元,实际募集资金则达到了1947.8亿元,超募资金高达1272亿元,超募比例高达188%,平均每家创业板上市公司超募高达4.6亿元。
在如此高比例的超募之下,许多创业板上市公司在完成对计划募投目标的投资之后,仍有大把的现金留在手里,由于超募过多,这些公司明显不知所措。WIND统计显示,在目前所有创业板上市公司披露的1861个募投目标中,目前实际投入资金仅为530.6亿元,占实际募集资金的比例仅为27.2%。而即使是2009年10月30日上市的首批28家创业板公司,时隔两年多之后,期间已投入募资资金占募资的比例也只有52.30%。创业板庞大超募资金的使用效率之低可见一斑。
实际上,由于创业板普遍存在高价发行的现象,加上缺少合适的募投项目,大量超募资金被闲置,或转为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贷款,而有一些企业甚至是使用超募资金“买房买地”。超图软件耗资8000万元购置了办公用房,梅泰诺耗资1550万元购买土地,金灵通使用5000万元购置发展用地,振东制药则耗资1.25亿元购买了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一处房产。11月14日,创业板上市公司尤洛卡发布公告,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拟使用额度不超过人民币6000万元的自有闲置资金购买短期银行保本理财产品。
有分析人士认为,某些创业板公司超募资金的使用明显缺乏规划乱投资,在这种情况下,创业板还要为其打开再融资的大门,这不仅是对投资者的不负责,也是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不负责。
著名经济学家刘纪鹏则表示,创业板的问题必须先从制度和政策上进行反思,市场上的“三高”、超募已经严重伤害了市场,其中的核心问题就是“只重融资,不重投资;只重上市企业圈钱、保荐人和券商赚钱,而不考虑股民和投资人赔钱和掏钱”。工作应该有主有次,当务之急不是研究创业板的“再圈钱”问题、再融资问题,而是应该处理好创业板的初次融资、IPO融资及发行制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