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极贫地区的发展奇迹
2011-11-16   作者:记者 李劲峰 周之江 王丽/采写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图片由毕节地委宣传部提供
    贵州省毕节地区,地处黔滇川三省交界的乌蒙山区,古有“鸡鸣三省”之称。历史上,毕节地区是全国出了名的穷地方。向前回溯20多年,这里一度是我国西南贫困带的核心区域,甚至被联合国有关机构确定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
  面对经济贫困、生态恶化、人口膨胀三大难题,以及一方水土哺育不了一方人的生存怪圈,毕节拿出绝处求生、挣脱恶性循环枷锁的勇气和实干精神,在“中国最穷改革试验区”的探索中,走出一条“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新路子,创造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奇迹。

  全国唯一设在极贫地区的改革试验区

  在面积近2.7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每平方公里所承载人口超过200人;贫困人口高达345万人,绝对贫困人口占65.4%,文盲半文盲人口占50%,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82元;森林覆盖率仅为14.94%,水土流失面积高达62.7%。这一组现在看起来“触目惊心”的数据,就是1987年时,毕节地区的真实写照。
  由于当地农民的传统观念,把上山开荒和“多子多福”视作长远生计的唯一出路,导致毕节地区生态恶化、人口激增,陷入“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深度贫困中。如何破解这一喀斯特地区的生存发展难题,毕节开始了绝处求生的突围之路。
  1985年8月,当时刚刚调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来到毕节、六盘水等贵州西部贫困地区,了解真实的农村状况。
  杨八郎是毕节地区毕节市海子街镇思源村的一个普通村民,他的原名几乎无人知晓,可因为生养了8个儿子,被左邻右舍习惯地称为“杨八郎”。当年走进杨八郎的家,让胡锦涛感到震惊和深深的忧虑。
  时任毕节地委书记并陪同胡锦涛下乡调查的禄文斌回忆说,那几乎不能说是个像样的家,全家20多口人蜗居在仅有30多平方米的茅草房里,稀疏的枝条搭建的框架铺上茅草就算房屋了,简直就像一个大的鸡笼,根本无法挡严寒、避风雨。走进低矮的草屋,家徒四壁的屋中仅有一张连床褥都没有的木床,面黄肌瘦的孩子们只能在铺着茅草的地板上睡觉。
  把自己口袋里的500多元钱交到杨八郎粗糙的手中,胡锦涛一再叮嘱,全家人要依靠勤劳致富。可是,走出这座茅草屋,他的表情却十分凝重,并对随行的同志说,一定要把人口数量控制下来。
  这一年,毕节地区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公里218人,分别比贵州和全国平均水平多34人和94人。
  经过长期深入调研,1988年初,胡锦涛同志等贵州省领导决定在毕节创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试验区,并报国务院批准,成为中国唯一在极度贫困区设立的改革试验区。
  毕节地委书记秦如培说,“开发扶贫”就是启动市场经济机制、遵循商品经济规律,变“救济型”、“输血式”的扶贫为“自救型”、“造血式”的扶贫;“生态建设”就是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进行环境治理,实施以退耕还林还草为重点的生态工程,并与坡改梯、天然林保护、长江防护林建设等工程相结合综合治理;“人口控制”就是把计划生育、人口素质提高和人力资源开发通盘考虑。
  与当时中国已经启动的其他经济特区、开发区不同,毕节试验区从一开始就不是以单纯的经济增长为目标,而是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目标展开的综合性社会发展试验,将生态建设与开发扶贫共同推进,使生存与生态从“对抗”走向“共赢”。

  摆脱生态恶化怪圈 再造秀丽美好山川

  “开荒开到天,种地种到边”,“种上一坡,只收一萝”,这是毕节地区长期流传的俗谚。
  由于耕地少,人口密度大,1988年时,每年由国家和市场调入的粮食达20万吨以上。禄文斌回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有二三百天都在研究吃饭问题,不是这里缺粮,就是那里断炊。”
  广种薄收、粮食紧张,迫使老百姓大量开垦,毫无节制地毁林开荒,土地耕到山坡顶上,锄头伸向河底沙滩,而毕节地处贵州西部高地,是长江主要支流乌江的发源地,也是珠江水系北盘江的上源地,而全区93%都是山地,“开荒开到边、种地种到天”的种植方式不可避免地造成大面积水土流失。
  试验区成立之初发现,由于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全区总面积的62.7%,下游乌江渡电站水库运行四年的坝前淤沙厚度,已达30米,为设计50年才达到的淤沙量标准。
  良好生态环境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停止人为生态破坏、逐渐走向生态良性循环理念的指导下,毕节地区通过实施联合国中国3356工程、长江上游防护林及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防治工程、珠江上游防护林工程、以及荒山造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一系列措施,实行山、水、林、田、土、路综合治理,改善耕作条件,遏制水土流失,当地呈现“土不下山、水不乱流”的良好格局,不仅大面积减少水土流失,更在乌江和珠江“两江”上游建起绿色屏障。
  经由20余年实践,试验区内的森林覆盖率,由初期的14.9%,在2010年达到了40%,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7000多平方公里,约占流失面积的一半,土壤侵蚀量从每平方公里年5000多吨下降到3000多吨,每年减少土壤流失量1600多万吨,相当于1.6万列火车每列挂16节车皮的运量。
  毕节历任领导深切地认识到,生态建设,必须与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相结合,才能提高群众参与积极性。
  “山上植树造林戴帽子、山腰搞坡改梯拴带子、坡地种植绿肥铺毯子、山下发展庭院经济抓票子、基本农田集约经营收谷子”——毕节地区高坡陡谷深,试验区探索出这套“五子登科”的经验,充分发挥群众创造性,大为改善了恶劣的生态条件。
  发展立体农业,加强生态建设,不仅已在试验区深入人心,也让群众从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平均海拔2200米,是贵州海拔最高的县,年平均气温仅10.2度,降雨量偏少,不适宜水稻生长,仅在低海拔区有水田4000亩。传统种植的苦荞、包谷、马铃薯,产出偏低。当地民谣唱道:“要吃包谷饭,婆娘坐月子;要吃大米饭,等到下辈子。”
  30多年前,当地提出,要让所有威宁人吃上大米,号召将高原湿地威宁草海变成稻田,放水造田,因生态破坏,导致旱涝天气增加而作罢。
  如今,威宁县充分利用好我国南方最大的天然草场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同时种植高产马铃薯和包谷,再出售牲畜和杂粮购大米,实现了“吃顿大米饭,不用等到下辈子”的梦想。威宁县农业部门同志介绍说,“大米已经成为90%以上威宁人的主食。”

  开发扶贫建设“幸福毕节”

  20多年前,毕节市清水铺镇有个南关村,土地铺展在落差高达400多米的陡坡上,因人多地少过度开垦,造成水土流失、生态脆弱、百姓贫困,“南关”年年遇“难关”。
  如今,从河畔到山顶,蜿蜒上升的路两旁是一片片种满夏橙、脐橙的果园。昔日“难关”村四季花常开、月月有鲜果,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南关村也已与邻近的沙地村合并,改名为“橙满园”村。
  村支书张安福说,试验区成立后,依托当地良好气候条件和历来种植果树的习惯,省、地区派来技术专家,经过考察和反复试验,确定在当地发展水果种植产业。现在全村有近万亩果树和早熟蔬菜等,“橙满园”成为远近闻名的优质水果基地,村民“不种粮食种果树,家家都是万元户。”
  开发扶贫,是试验区的核心主题。毕节地区努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增强贫困地区群众的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通过产业扶贫、生态扶贫、“一户一策”等综合扶贫措施,极大地提高了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能力。
  在扶贫攻坚战中,来自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的大力帮扶成为重要推动力量。在中共中央统战部统筹下,8个民主党派和全国工商联共同推动毕节地区的扶贫和试验工作,他们充分发挥人才荟萃、知识资源丰富的优势帮扶毕节,八个民主党派都有明确分工,包下一个县或一个县级市。
  “过去的扶贫,往往高高在上。在毕节地区我们都是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跟当地政府和人民共同商量、讨论、研究,怎么把毕节的工作做得更好,让毕节的发展更快。”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厉以宁说。
  经过自身不懈努力,与各界鼎力支持,毕节试验区的开发扶贫之旅没有让人失望: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超过600亿元,农民人均年收入从184元跃升至3354元,贫困人口从312.2万人减少至31.84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5‰下降到6.55‰,实现了从高速增长到明显下降的转变。
  群众温饱问题得到解决后,毕节试验区朝着建设“幸福毕节”这一全新目标发起冲刺。整合农村危房改造、生态文明家园、“五园新村”和幸福小镇等项目工程,试验区投入大量资金,确保基础设施建设向下延伸,农村交通、饮水等基础设施条件大为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黔西县洪水乡解放村离县城不到10公里,村里“春来万亩菜花黄,秋到十里稻花香”的农家风光,因交通等基础条件限制一直“养在深闺”。当地投入上千万元资金,修通了柏油路,动员黔西北民居建设,建成一个农家特色旅游村寨。
  村民高斌家过去是解放村的特困户,村里开始乡村旅游时,他也尝试办起农家乐,5年实现漂亮“翻身”,“过去吃救济粮,住土坯房,现在是出门小轿车,回家小楼房”。

  站在新起点 实现新跨越

  毕节试验区23年的改革经验,被贵州省委书记栗战书概括为:
  着眼改善提高人民生活,只争朝夕、埋头苦干;立足毕节客观实际,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改革创新,大胆实践、敢闯敢试;弘扬奋斗精神,百折不挠、坚韧不拔。
  当前,毕节试验区正在从一个基础薄弱的地区向发展较快、综合实力迅速上升的地区转变;从一个贫困人口多、农业比重大的传统农业大区,向城乡统筹、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地区转变;从一个石漠化和水土流失现象十分严重的地区,向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地区转变。
  在既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上,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站在新起点、迈向新征程、推动新跨越”,高起点推进新一轮改革探索,推动试验区成为“先行先试”改革“试验田”,充分发挥其示范和带动作用。
  今年5月下旬,贵州省、省政府召开《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推动大会》,明确提出,站在新起点上的毕节试验区,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问题;保护环境、改善环境;完善农村金融体制;推进多党合作、共促发展等领域闯出新路子,力争两年明显变化,五年大见成效,十年实现跨越。到2015年生产总值达到1500亿元,力争突破1800亿元,减少贫困人口75万人,森林覆盖率达到45%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确保2020年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贵州省省长赵克志在主持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推动大会时说,科学发展,首先是要加快发展,处理好“快”与“好”的关系,做到“好中求快、快中保好”、又好又快,这也是毕节试验区一条非常重要的经验。实现科学发展,做到又好又快,要求我们思想要新,工作要实。思想观念决定思路和出路,决定贵州今后五到十年的发展,我们的工作要干出成绩,贵州要发展攀高,各级干部的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必须先行。在新的形势下,在试验区和贵州省新一轮大发展面前,各级干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总结,坚持发扬、发展毕节试验区精神,使之成为推动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强大动力。
  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实施“十大助农增收措施”,探索建立以规模化专业大户经营与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带动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制;探索与发达地区联办开发区模式,打造重要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基地;推动民营经济在较短时期内实现跨越式发展,到2015年底,民间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55%以上,全面拓宽民营经济准入领域。
  在加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问题上,到2015年以前基本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现象,贫困县乡全部脱贫,把毕节试验区打造成区域连片扶贫开发的示范区。探索“整县脱贫”路子,以集中连片特殊困难的乌蒙山区作为主战场,促进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向“整乡推进”和“整县推进”转变;建立科学考核评价机制,严格落实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实行严格奖惩制度;实现计划生育常态化、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服务;建立依法严处重罚与利益导向相结合的奖惩机制,提高各类优先优惠政策标准。
  在完善农村金融体制方面,探索对偏远地区设立农村金融机构费用补贴,鼓励引导金融机构为农民提供金融服务;在农村全面开办现代商业银行业务,探索将农民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林地承包经营权等纳入抵押担保物范围,试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统一贷款方式;探索农村信用社、农户、龙头企业、保险公司和政府“五位一体”的金融综合服务方式。
  秦如培说:“实现新跨越的蓝图已绘就,毕节试验区将继续当好科学发展的‘试验田’,先行先试,带领乌蒙山区各族人民亲手描绘出战胜贫困、改造环境、建设美好家园的新画卷。”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贵州"毕节试验区"将着力培育一批特色主导产业 2011-05-23
· "十二五"期间贵州毕节将培育振兴十大工业产业 2010-12-31
· 贵州毕节地区大力建设工业园区“筑巢引凤” 2010-12-31
· 贵州毕节:"十二五"时期煤炭产量计划超亿吨 2010-12-31
· 亚洲最大单套季戊四醇生产线在贵州毕节投产 2010-12-31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继坚:别让“陆地思维”毁了渤海湾·[思想]钮文新:紧缩货币“弊端”凸显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