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房企来说,健康的资金链是生存之本。随着调控不断加码,住房销售急剧萎缩,房企库存巨量积压。更令开发商焦头烂额的是,融资渠道也越走越窄。降价还是不降,已事关房企生死。
上市房企业绩下滑
各大上市房企发布的10月业绩报告显示,大部分房企上月的业绩大幅下滑。 《经济参考报》援引Wind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三季度,146家上市房企共计实现营业总收入866.3亿元,同比下滑22%。从净利润指标看,146家上市房企共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7.1亿元,同比下滑了25.5%。 以“万保金招”四大龙头企业为例,截至8日,除招商地产外,万科、保利、金地均已公布了10月的销售数据。数据显示,10月单月,万科实现销售面积100.4万平方米,销售金额103.4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3.18%和33.33%,这已是万科销售额连续第三个月同比下降。 保利地产和金地集团同样也面临着销售同比下滑。保利地产7日发布公告称,10月份公司实现签约面积56.9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6.79%;实现签约金额54.20亿元,同比下降39.27%。同天,金地集团公布的销售数据显示,10月公司实现签约面积19万平方米,同比减少38.1%;签约金额26.7亿元,同比减少29.4%。
销售萎缩 库存积压
上市房企业绩下滑的背后,是销售不畅、库存高企的惨淡局面。 《中国证券报》报道指出,10月份房企销售业绩进一步萎缩,销售额下降的房企数量较8月和9月明显增多,销售额降幅也开始扩大。其中,多家一线房企10月的销售额同比降幅超20%,环比降幅超过10%。 北京中原统计数据显示,接近七成的一线房企前三季度未完成年度销售任务的75%;10月份从已经披露的数据看,预计未完成同期任务的企业将继续增加。 东北证券分析师高建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指出,“2008年房地产行业去库存过程是在连续5个季度内完成,但在本轮调控下,房地产行业去库存过程一直比较缓慢,即使已经持续了8个季度,但预计这个过程仍然会持续,并有可能加快去库存的速度。” 该报援引Wind数据显示,按照申万一级行业分类的A股144家上市房企,截至今年三季报数据,存货总量已经达到了1.22万亿,较去年同期的0.86万亿大幅上涨41.86%,较年中的1.1万亿则上涨了一成以上。其中,库存同比增长的公司达到112家,占比77.78%,库存环比增长的有109家,占比75.69%。 在有可比数据的公司中,库存上升幅度最快的为万方地产,中报时库存仅1.88亿元,三季报猛然增加到2.76亿元,增长46%。此外,渝开发、新黄浦、国兴地产和深物业A等4家公司在三季度存货增长幅度也超过20%。 此外,四大龙头“万保金招”仍然成为上市库存的集中营,4家公司的合计库存为4523亿元,同比增长47%,环比增长8%,并占到了所有上市房企库存总和的近四成。 北京一家上市房企资深人士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种种迹象表明,房地产调控政策将继续保持从紧,去库存压力仍将继续攀升,在限购等政策影响及越来越多的购房者降价预期增强的情况下,适度降价或许是比较理智的选择。公司管理层已经在考虑如何应对未来半年内可能出现的量价齐跌的风险,财务策略也更加注重稳健。
融资渠道越走越窄
除了库存积压制造的巨大财务压力,房地产开发商还要面对融资渠道日趋闭塞的苦涩现实。 《第一财经日报》报道指出,2010年随着“国十一条”的出台,房地产行业的严冬就此降临,银根不断紧缩,这对房地产企业而言无疑是资金源头的断流。但随后,房地产公司就开始转向房地产信托这一融资渠道。 清科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三季度,当年共有22只私募房地产基金募集到位32.25亿美元,其中,本土机构募集基金数量及金额占比分别超过了80.0%和70.0%。 但暗藏风险的房地产信托很快受到了监管层的关注。今年5月份和6月份,银监会发出了《房地产信托业务风险监测表》,并针对房地产信托展开了“窗口指导”。但房地产信托仍然高烧不退,自9月份开始,银监会开始监测存量信托项目的兑付风险,加之先前的政策叠加效应,房地产信托终于降温。 用益信托工作室最新的第三季度房地产信托报告显示,今年三季度房地产信托的发行量逐月下降,发行规模同比、环比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同时房地产信托发行规模占比近一年来也首次低于40%。 “银行、信托等房地产企业融资的渠道逐一封锁,这样一来,资金紧张的房企只能选择降价销售回款。”资深财经评论人叶檀说,在濒临破产的情况下,房地产企业降价已经是关于生存的问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