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改革正逢其时
重建全球金融新框架需要创新精神
2011-11-09   作者:记者 张媛 综合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国际金融精英共构"全球金融新框架"

  国际金融论坛(IFF)第八届全球年会将于11月9-10日在北京召开,今年大会的主题为“全球金融新框架:变革与影响”。全球金融危机过后的世界正面临着全新的变革,如何加强金融监管、避免类似危机再次发生一直是各界讨论的热点,重建全球金融新框架、制订新的规则稳定市场秩序成为重中之重。

  金融监管改革进行中

  搅乱全球的金融危机过后,美、英、日、欧盟等发达国家及地区的经济状况仍不明朗,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并不强劲,金融市场总体依然十分脆弱。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呈现愈演愈烈之势。近期,全球最大的期货与金融衍生品经纪商曼氏金融公司由于投资欧债失败而申请破产,成为欧债危机导致破产的首家美国金融机构,也是继德夏银行集团被拆分后,在欧债危机中倒下的第二家国际主要金融机构。这为全球金融体系敲响了警钟,全球市场都在担忧,债务危机是否在向新一轮全球危机演变的序曲似乎正在拉开。
  在此背景下,探讨加强对金融系统监管、避免多米诺骨牌效应对全球金融体系的冲击和维护全球金融稳定仍是当务之急。
  日前闭幕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上就加强金融监管这一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取得了一些实质进展。金融稳定理事会会后发布了全球29家具有系统性影响力的银行名单,包括高盛、汇丰、花旗、德意志银行、中国银行等国际知名大型银行,其中17家银行来自欧洲,8家银行来自美国,来自亚洲的有4家银行。
  会议还明确要求,具有系统性影响的银行的资本金额外增加1至2.5个百分点。根据巴塞尔委员会制定的国际通用银行风险控制标准《巴塞尔协议III》,到2013年全球金融机构的最低核心资本充足率将提高至7%,这意味着具有系统性影响的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需提高至8%至9.5%。金融稳定理事会表示,这些标准将在2019年实施。
  这是二十国集团领导人为避免金融机构出现“大而不能倒”的结局,同时保护纳税人免于承担救助成本做出的最新举措。
  会议还决定,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并加大对高频交易和黑池交易风险的关注。本次峰会委派国际证监会组织针对信用违约掉期(CDS)市场的功能进行评估,后者被不少人认为是投机者的工具。
  为了加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应对金融危机中起到更积极的作用,G20领导人还表示将在此前增资共识的基础上随时进行新的增资,同时将加强全球金融安全网的构建,支持IMF启动一项新的流动性机制,后者可根据实际情况,在遇到意外冲击时向那些拥有强健政策和基本面的经济体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
  目前由美联储前主席、现任总统经济复苏顾问委员会主席沃尔克提议的“沃尔克法则”目前正在公开征集意见,该法则包括两项要求:一是禁止接受存款保险的机构、银行控股公司以及其附属机构通过银行自身账户从事和任何证券、衍生品以及其他金融工具相关的短期自营交易;二是禁止上述机构拥有、投资对冲基金或私募股权基金,也不得保留特定关系。同时,为防止禁止条款打击面过大,法则还列出了适用豁免条款的几种情形,主要包括承销政府债券交易、以减轻风险为目的的对冲信贷、利率以及其他特定风险,以服务客户为目的的做市行为。

  “后危机时代的国际金融监管”

  关于加强金融监管的讨论在2010年的国际金融论坛上就是一个焦点,与会各方就这一议题提出了不同的建议。
  新西兰前总理、国际金融论坛成员詹妮·希普莉强调,金融业需要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来约束金融市场参与者不负责任的行为。此外,政策制定者和监管机构也要及时向公众汇报金融政策的执行情况以及金融体系中存在的风险,减少金融消费者的损失。
  国际金融论坛国际顾问委员会共同主席、原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罗德里克·希尔斯认为,现存的信用评级制度尚不完善,无法真实地反映出金融体系内部所隐藏的风险,他建议各国金融监管机构共同商议制定出一套评价金融风险的合理制度。
  土耳其前央行行长、Ercel全球公司主席Gazi·Ercel指出,近年来国际资本流动大多表现为短期资本的流动,为世界经济尤其是新兴经济体带来了较大风险。管理机构必须制定适当的调控政策对此进行调整。他还认为,资本流动的质量值得各国政府关注,决策者应当灵活地调整政策以吸引高质量的资本流入,减小热钱涌入的机会。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首席顾问沈联涛认为,政治因素对监管框架的扭曲导致了大而不倒的金融机构和影子银行的出现,这造成了严重的道德风险。因此,改革金融监管制度必须保持监管机构的相对独立性,减少政治对监管制度的过分干预。
  国际金融论坛国际顾问委员会主席、原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罗德里克·希尔斯认为,世界各国应加强协商以完善现行会计制度,增强财务信息的透明度,保障金融市场参与者的根本利益;公司首席财务官、风险执行官等职务的功能应当受到重视。此外,未来的金融市场需要良好的公司监管体系,以及优秀的智囊团来协助企业进行金融创新。
  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郑之杰提出,当前应从两个层面构建合作型金融体系:一是发挥政府、金融和企业的系统合力,加强金融监管设施建设,发挥金融宏观调控监管体系的作用;二是加强各国间的合作,以金融合作促进和支撑经济合作,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最终逐步建立开放型、多层次的金融合作体系。

  创新精神至关重要

  在加强金融监管的同时如何防止监管改革给不发达金融体系和地区带来不必要的负担,如何在避免新危机的同时,确保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持续的金融创新和发展,也是与会各方关心的热点。
  在去年的国际金融论坛上,罗德里克·希尔斯曾表示,创新的精神对世界经济是至关重要的,金融创新是过去几年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之一。国际社会应考虑如何对滥用行为进行限制,以便保护创新精神,从而使国际金融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Gazi·Ercel指出,金融创新有助于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在短期资本频繁流动的情况下,监管机构可以通过多样化的金融工具分散风险,优化资本结构,保证金融市场相对稳定的运行环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夏斌也指出,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之间在经济发展状况、各自面临的问题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适合发达国家的市场经验不一定在发展中国家同样适用。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制定及市场制度建设需要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审慎的思考,而不能完全照搬发达国家的管理方式。

 
  国际金融精英共构"全球金融新框架"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国务院: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三大金融监管部门换帅 2011-10-31
· 欧盟呼吁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加强金融监管 2011-10-24
· 美国金融监管制度必须重修 2011-10-11
· 欧洲银行闹“钱荒” 金融监管难收紧 2011-08-22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继坚:别让“陆地思维”毁了渤海湾·[思想]钮文新:紧缩货币“弊端”凸显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