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旭光:以“动力文化”提升潍柴软实力
2011-10-21   作者:记者 吕福明/潍坊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作为一家旗下拥有陕西重汽、法士特齿轮、汉德车桥等40多家企业,拥有国内最完整的包括发动机、变速器、驱动桥和商用车在内的重型汽车产业链,员工多达5万名的现代制造企业,潍柴靠什么实现集团的强力凝聚与和谐发展的呢?
  在潍柴成立65周年之际,潍柴控股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谭旭光说,在企业改革发展中,潍柴与时俱进,逐步培育了执行力文化、激情文化、用户导向文化、融合文化、感恩文化,由此形成了独具潍柴特色的“动力文化”体系。正是在这种“动力文化”的统领下,潍柴从单一的发动机企业,发展成为世界装备制造业的重要一极。
  今年,在中国企业联合会最新公布的中国500强企业中,潍柴控股集团以911亿元的营业收入,排名第93位,在中国制造业500强中排名第35位。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19日在潍柴召开企业文化现场会,授予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荣誉称号。
  谭旭光说,文化是企业的灵魂。近年来,潍柴始终坚持“文化兴企、文化育人”的道路,秉承“文化引领,战略驱动、主动融合、打造特色,提升企业软实力”的理念,用文化统领发展,用文化统一言行,实现了物质生产和文化建设的双丰收。从1998年大刀阔斧的改革,到2004年股份制改造完成,潍柴动力在香港成功上市,到2007年战略重组湘火炬;从搭建国际化协同研发平台,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突破,到跨国并购法国博杜安公司,在企业发展的每一个重要节点,都展现出潍柴人激情创业的风貌。
  而以“包容、沟通、责任”理念为标志的融合文化,正是形成于企业的快速发展当中。2005年8月,潍柴对湘火炬实施了战略重组,目前旗下已拥有40多家优质企业组成的子公司群。并购重组壮大了企业实力,但重组后,如何促进不同企业间的文化融合?潍柴把自身的激情文化、法士特的执行力文化、陕重汽的德文化,都当成集团宝贵的精神财富加以吸收融合。
  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了潍柴的软实力。谭旭光认为,激情文化激发干事创业的动力,用户导向文化提升追求卓越的动力,融合文化促发战略协同的动力,感恩文化凝聚和谐发展的动力,它们共同组成了潍柴特有的“动力文化”。而企业发展中,企业管理者必须作践行企业文化的表率,企业文化必须与企业战略高度协调,必须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国务院国资委监事会主席季晓南认为,在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更加复杂、企业改革发展处于新阶段的情况下,潍柴做到了让企业文化看得见、摸得着。中国企联常务副会长兼理事长李德成说,潍柴动力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坚持以企业文化引领和推动企业的改革发展,把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发展的制高点。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潍柴动力去年净赚近68亿元 2011-04-01
· 潍柴动力:业绩呈现“V”型反转 2009-11-06
· 潍柴动力澄清传闻 抄底海外消息一虚一实 2009-02-23
· 潍柴动力发电机组送往南方灾区 2008-02-13
· 工行向潍柴动力提供26亿元综合授信 2006-10-23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继坚:别让“陆地思维”毁了渤海湾·[思想]钮文新:紧缩货币“弊端”凸显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