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新华社/法新 |
2011年,美国政府发布了《联邦云计算战略》白皮书,成为全球第一个专门出台云计算战略的国家。美国试图通过政府示范作用推动云计算发展,占领产业战略高地,与此同时,英、日等国也在积极跟进。对此,不少专家和业内人士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发展云计算对我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我国不应错失这次重要的产业机会,应该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推动产业发展,以便抢占云计算战略高地。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云计算在我国已经起步并取得不少进展,让国人看到天边的一抹“彩云”。但与此相伴,“疑云”和“乌云”也在聚集:一方面是大多数国人对于什么是云计算“全无概念”,一方面是一些地方在云计算上“大玩概念”,把云计算当成炒作牟利的“期货”,圈地、上项目、推销与云计算不相干的硬件软件,不一而足。对此专家指出,要想抢占云计算发展先机,各地政府和企业要多做打基础的工作,画饼不能充饥,耕耘才有收获。
欧美各国纷纷布局云计算产业
“云计算”一词由美国谷歌公司于2006年首次提出,它通过统一灵活调用各种网络资源,实现低成本、高效率、大规模地处理海量信息并提供ICT(信息、通信、技术)服务。云计算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ICT能力不再封装于具体产品中,而以服务的形式呈现,颠覆式地创新了业务提供方式;二是形成数字产业的规模经济效应,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节能降耗。
美国率先出手
云计算概念出现以后,美国迅速发现其在信息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高度重视并积极引导云计算的发展。美国《联邦云计算》白皮书提出,将拿出2012年美国政府800亿美元IT预算中的200亿美元,用于把政府当前的IT应用方式转移至云计算方式,从而改善并提升政府服务。同时,美国政府制定了“云计算优先”的方针,以确保其技术和产业的领先地位。联邦首席信息官昆德拉宣称,美政府各部门将在18个月内做出本部门应用云计算的具体部署,联邦政府将在三年内建设若干大型云计算中心,向各级政府部门提供云服务,这种做法可以大量节省美国政府的财政预算。
实际上,自2009年3月美国总统奥巴马任命昆德拉为联邦首席信息官后,云计算就被提上美国政府的IT议事日程。美国政府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第一,从国家层面做舆论的宣传和引导,启动网站apps.gov展示和推荐获得政府认可的产品和应用;第二,根据政府采购需求,组织主要厂商制定一系列标准,开展认证测试,规范政府的采购行为和产业有序发展;第三,为推动新技术发展,组织联邦示范工程,资助试点项目和相关研究项目。
同时,美国云计算产业已经开始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谷歌、亚马逊、微软、脸谱、EMC、英特尔、AT&T等巨头成为云计算产业的龙头企业。云计算产业重组整合加速,传统企业纷纷转型,新兴企业不断成长。
各国积极跟进
云计算在美国的高速发展已经波及其他国家和地区。在美国引领下,日本、韩国、英国、欧盟也积极跟进云计算研发和推广。
今年3月22日,欧盟副主席兼数字化议程委员克洛斯强调制定欧洲云计算发展战略,“欧洲应努力为云计算的发展创造优良环境”,云计算的发展需要一个相对完整和广阔的统一市场,目前云计算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数据采集、数据保护、标准化等。欧洲若想在云计算领域保持领先水平,就必须采取行动。
目前,云计算技术已经列入《欧洲2020战略》,是“欧洲数字化议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前,欧盟就云计算发展策略开展公众咨询,欧盟委员会认为,云计算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预计到2014年欧洲云计算服务总收入将达350亿欧元,欧盟需要制定完善的云计算战略,保证充分利用云计算技术的潜力。欧盟已经开始关注云计算标准,重点是互操作性。欧盟支持开展名为“Vision”的云计算项目。该项目将于2013年结束,旨在改善云计算储存的兼容性,从而使数据的保存和处理更加方便。项目将制定开放标准,实现在不同介质上储存的数据以及云计算提供商之间的数据传输规范化和标准化。
近日,英国电信与英国政府签订了一份协议,为英国政府部门搭建云环境,建设一张全新的公用网,把28个政府网络联系起来,将信息储存在中央服务器,实现政府信息数据的信息共享,打通政府各部门间的沟通壁垒,今后不管是医疗、保险还是其他部门,都可随时调动相关数据,提高行政效能。
日本经济产业省于2010年8月发布《云计算与日本竞争力研究》报告称,通过开创基于云计算的新服务开拓全球市场,在2020年前培育出累计规模超过40万亿日元的新市场。在日本国内更多地区搭建数据中心,放松对异地数据储存、服务外包的管制,完善信息使用与传播的规章制度,制定数字化出版物的可重读使用制度,开拓基于云计算业务的国际市场。日本总务省和通信监管部门还计划建立一个大规模的云计算基础设施——“Kasumigaseki Cloud”,这一项目将在2015年完成,目标是用云计算技术集成政府的IT系统,提高运营效率并降低成本。
针对云计算在世界各国发展的态势,工信部电信研究院研究员刘越、郭丰表示,云计算已成为当今全球技术和产业竞争的重要领域。发展云计算产业有利于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能够有效拉动内需,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中国:觉醒后的追赶
面对欧美各国咄咄逼人的势头,近年来,我国也逐渐意识到发展云计算的重要性,并加快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在采访中,不少业内人士和专家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发展云计算产业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同样将产生重要影响,它将有利于推动中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进程,有利于构建更大规模的生态系统,提振中国IT产业;同时,有利于降低总体成本,助力绿色IT和节能减排;另外还有利于支撑中小企业信息化升级,保障国家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从概念走向应用
目前,《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已明确提出,要统筹部署、集中力量、加快推进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在内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点发展领域,云计算将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的支柱领域之一。
不少专家介绍,目前中国的云计算服务市场正处于起步阶段,经过前几年的市场预热后,云计算技术在中国正从概念层面逐渐走向应用,许多研发公司已经将云计算作为新的战略核心,并尝试探索其企业级、社会级的应用。
“中国目前已经具备发展云计算的基础和条件。”中华网软件董事局主席余翔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云计算的一个核心基础就是网络,当下中国的网络条件总体来说已有很好的基础,尤其是手机等移动设备的保有量以及移动网络的普及程度快速增长。而随着三网融合、光纤到户、3G网络普及等基础网络设施的进一步改善,云计算将会得到迅速普及。另外,政府正在大力推进的信息化建设,也为云计算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
事实上,有关部委也已经意识到了发展云计算的重要性。早在2010年10月,工信部和发改委就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确定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等五个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
近一年来,国内多个城市也开始助力云计算产业发展。2010年9月,北京“祥云工程”行动计划公布,首次提出确立云计算作为“北京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突破口”。根据规划,云计算服务将形成500亿元产业规模,由此带动云计算产业链形成2000亿元产值。上海市也颁布了推进云计算产业发展行动方案(云海计划),计划在三年内培育10家在国内年经营收入超过亿元的云计算企业,推动百家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向云计算服务转型,带动信息服务业新增经营收入千亿元。
除此之外,云计算在国内其他多个城市也都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今年7月21日,国家超算天津中心、惠普、腾讯等35家高新科技企业在天津成立云计算产业联盟。8月3日,深圳云计算产学研联盟成立,联盟成员将共同推进实施“鲲云计划”。
热闹背后有“短板”
针对当前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现状,部分业内人士认为,中国云计算市场已经由“播种”进入“开花”阶段。云计算在国内已不仅局限于概念,一些云计算项目正在切实地实施,并且被更多的用户使用,预计2011年中国云计算市场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据研究机构赛迪顾问预测,2010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167.31亿元,未来三年中国云计算市场仍将保持高速增长,规模有望从2009年的92.23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606.7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87.4%。
不过,在采访中记者也发现,目前国内的云计算产业还存在不少乱象,特别是在一些地区,借云计算概念炒作,甚至借云计算“圈地”的情况时有发生。
目前,北京、上海、江苏无锡、山东东营、四川成都、内蒙古赤峰等地都已纷纷宣布建立云计算数据中心,各地政府还划出大面积土地供建设云计算数据中心。对此,一位业内人士向《经济参考报》记者介绍,目前上述地区的云计算中心都有炒作和圈地的嫌疑,更为严重的是,有些数据中心并没有提供实在的服务,而是变相地出售硬件设备、存储空间和软件。根据云计算的技术特点,是利用性能一般的设备,进行分散运算。和传统的大型数据中心相比,并不需要过多的空间和设备。而目前很多所谓的云计算数据中心都在规模和硬件设备上大做文章,说穿了就是在炒作概念和隐形圈地。
IT业资深分析师王一江向《经济参考报》记者介绍,尽管目前我国各地政府非常重视发展云计算,但国内云计算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国外相比,还比较弱。一方面,是技术实力存在差距,在短期内还无法推出令人满意的云计算服务;另一方面,没有一个全国的统一规划。这造成了各级地方政府无规划地盲目建设,建设完成后并没有一定多数量的用户选择使用,也推出不了相应的云计算服务,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完全不能体现云计算带来的效益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