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种迹象表明,我国输入型通胀压力有所放缓,但仍需警惕。 国家统计局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6.5%,环比持平。在大宗商品价格回落的情况下,我国输入型通胀压力进一步放缓。 数据显示,9月PPI同比上涨6.5%,同比涨幅为今年以来最小,而从环比看,PPI已经趋稳,最近四个月,PPI环比除8月微升0.1%外,其余三个月均为持平。 “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带动,国内PPI同比涨幅回落较为明显。”东北证券的分析师表示,目前欧美经济相对低迷导致全球需求力下降,未来大宗商品价格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缓解输入型通胀压力。 富达基金亚太区总裁仑德民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由于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未来大宗商品价格仍会下降,尽管亚洲经济体需求仍强劲,但短期内价格上行的风险较小。 因此,分析人士预计,四季度PPI仍将逐步回落,年底回落至5.5%-5.7%附近。 不过,专家同时强调,由于输入型通胀具有不可控性,未来仍需警惕。 海关总署副署长13日在介绍进出口数据时曾表示,前3季度我国进出口贸易增速呈现高位回落态势,进口价格涨幅明显快于出口价格涨幅,输入型通胀压力较大,贸易条件有所恶化。前3季度出口价格同比上涨9.9%,进口价格同比上涨14.8%,贸易条件指数为95.7%,进口同样数量的商品,需要多出口4.3%的商品。 仑德民也对记者表示,由于经济不景气,美国会不遗余力促进经济增长,包括可能会推出QE3。事实上,根据美联储最新公布的会议纪要,QE3仍是选项之一。而这样的举措无疑会加剧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的输入型通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