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奖委员会看走眼了?
2011-10-12   作者:清议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任何学科的研究对象都是十分特定的。与自然科学相比,经济学的复杂性就在于它的研究对象具有涉及面更广泛的系统及非系统变量关系。这也使得经济学奖要比其他诺贝尔奖项更富有争议。
  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给了萨金特和西姆斯。获奖理由是“对宏观经济中因果关系的实证研究”。其中,萨金特的研究针对(作为主体的)经济政策与(作为客体的)GDP、通胀、就业及投资等不同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而西姆斯则创立了一种基于向量自回归的方法,来分析经济如何受到政策临时性变化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并使用这一方法来研究诸如央行加息等对经济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通常这需要一到两年来使通胀率下降,同时经济增长将在短期内逐步下降,需要几年之后才能恢复正常的发展。
  不妨采用上述结论对中国经济做一个简单的符合性测试。自改革开放政策的重点放到城市后,中国经济从1985年开始步入高通胀。然而,尽管央行不断加息,甚至两次执行颇为极端的储蓄利率保值贴补政策,但CPI除了两个特殊年份有所回落外,直到1996年保持在年均11.25%的高水平。
  如果说那一时期的中国经济有其特殊性,加上诺贝尔经济学奖从来都是只在关注发达经济体的问题,那么,接下来就看看日本的情形。众所周知,由于饱受泡沫经济的影响,日本经济自1992年开始陷入10年的零增长,之后的增长也颇为弱势。这一时期,日本央行维持了零利率政策。如此“零利率、零增长”的宏观经济被日美两国学者称之为“流动性陷阱”。显然,日本的情形也不支持上述结论。
  在很大程度上,日本央行的零利率政策之所以长期失灵,根本原因是日本的银行体系在泡沫化时期积累了大量不良贷款,不得不逐步加以消化,以至于到2003年日本才告别了贷款的负增长格局。
  到如今,其他发达经济体出现了类似于日本当年的问题,严格地讲是比日本当年的问题更加严重。回头看,美联储的零利率政策加上量化宽松政策同样没能真正挽救经济败局,展望未来,即使美联储将零利率政策保持10年,受债务问题的困扰,美国经济也很难彻底走出洼地。
  一项研究的结论不能被过往的实践所验证,同时又“无法解决当下混乱”,其理论仍能获得大奖,这一次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奖委员会的先生们未必不是看走眼了。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2011诺贝尔经济学奖热门候选人大猜想 2011-10-10
·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聚首德国议“热点” 2011-08-26
· 戴蒙德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2010-10-12
· 美欧三大腕共享诺贝尔经济学奖 2010-10-12
·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北京论道 2009-10-30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继坚:别让“陆地思维”毁了渤海湾·[思想]钮文新:紧缩货币“弊端”凸显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