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是无车日。来自公安部交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8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亿1千9百万辆,其中汽车保有量首次突破1亿辆。上半年,汽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的城市已经超过了11个,北京则已经逼近500万辆。在这些不断攀升的巨大数字面前,似乎少有人关注到油品升级这个环保话题。
通常而言,级别越高的油品,含硫量越低,对空气的污染就越小,油品升级带来的减排效果不可小觑。以汽油为例,符合国Ⅲ的汽油要求含硫量不大于150微克/千克,国Ⅳ要求不大于50微克/千克,国Ⅴ则提高到10微克/千克。千万不要小看不同级别油品之间的细微差别。无论从成品油消耗量,还是从机动车保有量来看,油品级别的提升都将对减少污染排放、改善空气质量大有裨益。
明摆着是件好事,但推行起来却似乎困难重重。据报道,今年7月1日本该是全国供应符合国Ⅲ标准柴油的日子,如今两个多月过去了,目前全国可供应相应油品的城市仍然屈指可数;当天也是全国实施轻型汽油车国IV排放标准的时间,但是相应的满足国IV标准的汽油却要到2014年1月1日才能在全国普遍提供。我国当前的油品升级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同步,即我国对油品升级制定的时间表总不能按时执行。
那么,为何国内油品的升级屡屡被推迟和拖延呢?两大石油巨头的托词是炼油工业加工原油的硫含量越来越高,但脱硫技术装备却严重不足。不过,真正的原因并非技术因素,而是价格因素。
有统计显示,车用汽柴油由国Ⅲ标准升级到国IV标准,成本上涨为每吨160元至200元,相当于每升0.12元至0.15元。在油价上涨不被允许、成本上升压力难以疏导的情况下,两大石油巨头在油品升级方面断无积极性,何况其在炼油环节一直有亏损。
指责不解决任何问题。当务之急是,有必要高度重视油品升级不到位的危害,安排一个强力部门介入此事,从中协调油企、车企和环保三方利益,并更多地考虑到环保上的压力。其中,首要的问题是解决油品升级的涨价问题。
油品升级不到位,汽车加不到更加清洁的油,并且排出更多的汽车尾气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污染,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一个呼吸着空气的人都是受害者。我们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