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有3只新股首发上市,但长青集团和露笑科技双双破发。新股首日“上三破二”的情况重新出现,一时间引发了投资者的广泛关注。事实上,今年以来首发上市的226只新股中,有68只出现首日破发,占比达到三成。分析人士指出,从供求角度来看,发行与上市节奏直接决定新股供给,自然会对新股首日表现形成影响;同时发行估值高低,则是影响新股首日走势的另一个重要变量。
新股随行就市 波动剧烈
今年以来新股上市首日的表现宛如一部戏剧,充满了跌宕起伏的情节。截至9月20日,今年以来首发上市的226只新股中,有68只出现首日破发,占比为30.09%。
上半年A股市场曾出现两轮新股首日破发潮。1月14日上证综指跌破2800点关口,拖累炒新热情迅速降温,进而催生了今年以来第一轮破发潮,其中1月18日新股“五上五破”是其重要标志。1月18日首发上市的4只中小板新股和1只主板新股全线破发,跌幅最大的风范股份重挫14.40%,跌幅最小的鸿路钢构也下跌了6.56%。
4月18日大盘触及3067点后出现高台跳水,开启了上半年的第二轮新股破发潮,并一直持续到6月底。4月28日首发上市的沪市主板新股庞大集团首日跌幅高达23.16%,一举创出近十年新高,成为第二轮破发潮的独特标签。
经历以上两轮首日破发潮后,6月29日至9月8日新股意外迎来了“首日零破发”的美好时光。统计显示,在此期间首发上市的53只新股首日无一破发。其中,7月6日上市的东宝生物首日涨幅高达198.89%,是今年以来首日涨幅最大的新股,并顺理成章地成为“首日零破发”时期的最佳注脚。
不过,好景不长,自9月9日开始,新股首日破发再度出现,蒙发利、隆华传热、明泰铝业、长青集团和露笑科技不幸沦为这一时期的破发先锋。随着以上5只新股纷纷出现首日破发,参与网上打新的投资者不免感受到阵阵凉意。
两因素制约新股表现
从供求角度来看,发行与上市节奏决定新股供给,自然会对新股首日表现形成较大影响。这从7月以来新股发行与上市节奏放缓进而促成同期53只新股“首日零破发”,就可窥见一丝端倪。
统计显示,7、8月两月,平均单月首发新股数量和首发募集资金只有21只和199.65亿元,分别较上半年单月平均水平下降约21%和25%。在发行节奏放缓的同时,新股上市节奏也在客观上有所减慢。7、8月两月,平均单月首发上市新股数量仅为22只,较上半年单月平均水平下降约19%。市场人士指出,尽管6月29日至9月8日大盘表现比较疲弱,但同期上市的53只新股出现“首日零破发”,这与7-8月新股发行与上市节奏减缓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此外,新股发行估值高低,也是影响新股首日走势的另一个重要变量。俗话说,曲高和寡,这一道理在新股领域同样适用。统计显示,4-6月上市的新股平均首发市盈率呈持续下降势头,分别为56.71倍、39.81倍和30.03倍。随着首发估值下降,这三个月度中上市的新股首日平均涨幅呈明显的逐级递增态势,分别为1.64%、6.38%和14.80%,与首发估值呈现近似负相关。
与此形成对照的是,7-9月上市的新股平均首发市盈率分别为32.43倍、38.21倍和46.34倍,呈现环比持续上升格局。在此情形下,7-9月新股首日平均涨幅分别为75.79%、48.46%和16.93%,形成环比下降趋势。
研究人士指出,之所以出现以上的“跷跷板效应”,与首发估值攀升在很大程度上挤压二级市场炒新收益不无关系。虽然首发估值畸高并不必然压制某只新股的首日涨幅,但就各月新股首日的平均涨幅来看,发行估值高企对其打压作用却是比较明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