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互联网巨头雅虎公司的高层震荡仍在继续。
雅虎大股东、美国对冲基金Third Point14日表示,希望继续增持雅虎股票,以便加大投票权把董事长罗伊·波斯托克扫地出门,而后者日前刚刚解除了“硅谷女王”卡萝尔·巴茨的首席执行官职务。作为硅谷中为数不多的女性领导者,巴茨“空降”雅虎没有带来多少希望,反倒是她的离开点醒了雅虎,要么找到类似乔布斯的神人,要不索性卖出去了事。巴茨的继任者是不是又一个乔布斯,这个不好说,但雅虎是不是苹果,这个也不用多说。
电话释兵权
|
|
|
新华社/法新 |
雅虎是在6日宣布不再聘用卡萝尔·巴茨为首席执行官的,她的临时替代者是首席财务官蒂姆·莫尔斯。雅虎董事会主席罗伊·博斯托克在声明中“礼貌”地说,整个董事会感谢卡萝尔在公司历史上一个关键的转型时期,在宏观经济环境极具挑战的情况下为雅虎服务。
巴茨在消息正式公布前给雅虎全体员工发了一封邮件,信中说:“我很难过地告诉你们,雅虎董事会主席刚刚在电话里通知我被解职了。”
美国《财富》杂志援引巴茨的话说,在毫无准备就被辞退的当天,她正准备参加隔日举行的花旗科技会议。当天下午6点过后,她按计划打电话给董事长波斯托克,后者照本宣科地念起了律师事前准备好的稿子,宣布了解除其职务的决定。作风强悍、口无遮拦的巴茨对这个电话通知非常不满,在接受美国《财富》杂志采访时表示,自己被雅虎董事会“耍”了。巴茨坚持认为,自己这两年在雅虎做了很多工作,在回答“谁才是出掌雅虎的最佳人选”这个问题时,巴茨说“就是我”。
有分析指出,这个决定有悖欧美商业文化传统,没给巴茨留台阶下,令后者相当难堪。一般而言,董事会会与首席执行官事前约好或提前明示,后者则识趣自行请辞,即使双方闹僵,如此前通用汽车与瓦格纳、惠普与赫德,也没这般冷冰冰地不讲一丝情面。
巴茨曾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获得计算机学士学位,是一位资深的高级经理人。1992年至2006年,她曾在软件公司Autodesk担任首席执行官长达14年之久,是美国大型高技术企业中为数不多的女性首席执行官。此外,她还担任英特尔、思科等著名IT公司的董事会成员。2009年1月13日雅虎正式宣布,选定时年60岁的卡萝尔·巴茨接替杨致远担任首席执行官。
据报道,莫尔斯、博斯托克以及公司其他高管和雅虎联合创始人杨致远日前在公司总部召开了全体会议,数千名员工参加了会议。知情人士说,这些高管在会上表示,雅虎正在做正确的事情,公司有很好的资产,也有必须解决的问题,员工应当继续做好本职工作。
失众望屡出败笔
“硅谷女王”巴茨于2009年1月从杨致远那里接过了雅虎帅印。上任伊始,她就遇到了很多棘手问题,以至于在一次论坛上大倒苦水:“对你们而言,3步就能完成的事情,雅虎需要22步。”为了兑现自己向董事会作出的承诺,巴茨开始大刀阔斧地给雅虎瘦身,关闭多项不赚钱业务,裁员上千人,改革管理层,还促成与微软的战略合作。但这一切努力却未能扭转雅虎的财政困局。
近年来美国网上广告市场持续扩张,雅虎在巴茨任内的广告收入却未见增长,“叫好不叫座”的局面让雅虎输给了一手遮天的谷歌以及势头更猛的Facebook。今年第二季,雅虎净收入比去年同期减少5%。市场调查机构eMarketer指出,去年雅虎网上广告占有率为14.4%,估计今年会跌至13.1%,而Facebook的市场占有率将达17.7%。此外,根据市场研究机构ComScore的资料,美国网络用户逗留在Facebook上的平均时间为6.7小时,Google为4.1小时,雅虎仅为3.4小时。
因此,回过头来看,费力不讨好的巴茨突然下课早有业绩不佳这个伏笔。今年5月,坊间就曾流传出雅虎董事会正通过猎头寻找其替代者的传闻。尽管雅虎予以否认,但很多业内分析师认为,巴茨离开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董事会之所以尚有些许耐心,是因双方合约仅剩一年,且无合适人选进入眼帘。
《华尔街日报》引述知情人士称,雅虎董事会过去几周多次开会,得出的结论是巴茨未能实现董事会定下的重要目标,包括遏制用户浏览雅虎网站时间下滑、增加公司营收及重振公司股价等。
有分析指出,巴茨被炒,其实与她未能妥善处理与马云的阿里巴巴集团及日本软银集团的合作关系有关。科技投资基金Ironfire Capital创办人、雅虎股东之一的埃里克·杰克逊就曾指出,巴茨严重忽视了以阿里巴巴集团为首的亚洲资产的整体价值。
英国《金融时报》的一篇文章也认为,雅虎董事会请来搞了这么多年软件的巴茨女士当CEO,绝对是个败笔。上台之后,这位根本不懂互联网的CEO下出了好几招臭棋:将最核心的搜索技术外包给微软,将一些有希望的社区型产品卖掉,忽视了投资的最大电子商务公司阿里巴巴……当这家公司离互联网的核心战场越来越远之后,它也就越来越边缘化,很难再有翻身机会。
在巴茨被雅虎革去首席执行官头衔后,有美国媒体罗列了她和雅虎董事会的八大失误:
一是最大错误是过度自信,令其对于当前局势做出了错误判断;
二是没搞清楚什么是雅虎的核心业务并忽略阿里巴巴集团且疏于沟通;
三是尽管巴茨有过带领Autodesk起死回生的经历,但她确实不能拯救雅虎,或许由于缺少互联网经验,这位“老手”没能掌控公司方向;
四是直到任职18个月,巴茨才真正开始组建有效率的团队;
五是为什么给予巴茨如此之高的薪水,这远高于其所作出的有限成绩;
六是董事会又一次信任了杨致远,董事会应该为股东负全部责任,并雇佣一位最好的CEO;
七是与微软达成的搜索协议没有效果,巴茨的决定令雅虎成为收益最少的一方;
八是巴茨没有“战略远见”,雅虎最近高举“全球领先的数字媒体公司”大旗,但这是其他人的主意,而非巴茨的想法,若她能有丁点儿远见,就就不会在1年半的时间里一败涂地。
由于巴茨在位期间屡战屡败,再加上业绩不佳,因此难负众望,公司内部气氛并不融洽。上任伊始,巴茨就在与记者见面时“出口成脏”,被称为“臭嘴”,之后又因关闭多项业务、裁员上千人,开罪了很多员工。据报道,有员工在离职时“祝雅虎在下坡路上一路走好”。还有匿名高管表示,“她不是战略家,也不是足以说服他人出售公司的重量级业内人士”。曾批评雅虎的战略缺乏侧重点的前高级副总裁布拉德·加林豪斯6日在微博中说:“叮咚,巫婆死掉了。”
不过,也有分析认为,对巴茨来说,从2009年1月加入雅虎的第一天起,她成功的机会就十分渺茫。事实上,在2008年2月雅虎董事会(聘用和解雇巴尔茨都是同一个董事会)愚蠢地拒绝了微软450多亿美元的收购要约时,雅虎的惨淡命运就已经注定了。
从得意到迷失
雅虎,原本是一个互联网革命者的形象抛头露面的。
廿年前,“美国在线”曾在美国互联网领域呼风唤雨,但雅虎随后便成了终结者。有分析指出,“美国在线”的商业模式与传统的电话公司区别不大,当用户通过美国在线拨号上网之后,每个月支付一笔上网的费用。但杨致远和大卫·费罗创立雅虎后,采用了新的商业模式:用户通过雅虎上网统统免费,雅虎给用户提供各种分类信息,找商家要广告费。“免费+开放”的商业模式一时间成为全世界综合门户网站的模板。顺风顺水的雅虎于1996年4月上市,首日收盘价报于每股33美元,到2000年1月,股价蹿升至每股118美元。
但科技无止境,终结者的最终命运就是被别人终结。以搜索引擎面目出现的谷歌横空出世后,雅虎感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当技术成为互联网新主宰后,人们发现,谷歌可以通过搜索技术帮助浏览者找到他希望去的网站,从而将所有互联网的流量集中在自己的身上,然后又通过在线的广告系统满足了众多中小企业投放广告的需求,这种商业模式显然比起雅虎更胜一筹。雅虎试图反击,于2004年3月发布自主搜索引擎,但最终还是败下阵来。
外媒一篇文章给出了很尖锐的判词:雅虎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不具备技术的基因,雅虎两位创始人的最大贡献在于发现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但两人均不擅长技术。当发现用户有搜索需求的时候,雅虎只能先后收购了Inktomi和Alta Vista(后者通过收购Overture)等搜索引擎。无奈雅虎的四任CEO均没有技术背景,他们都没有意识到搜索技术会有如此之大的影响力,从而眼睁睁地看着谷歌从自己的身边崛起。
还有一种看法认为,雅虎由盛转衰,归根结底是因业务不够集中,本想伸出五个指头拼市场,结果却什么也没捞到。在本世纪初科技泡沫破裂后,雅虎未能在搜索引擎上走得更远,反而转向提供内容,这一失策令雅虎变成“四不像”,被谷歌轻而易举地实现了超车。当互联网步入Web 2.0时代,雅虎又失之交臂。社交网络、网络应用程序以及博客等应运而生,为YouTube或Facebook等带来巨大流量,雅虎的竞争对手在新兴领域跑马圈地,确立品牌并锁定用户。而雅虎始终无法把精力聚焦于某一层面,它以昂贵报价收购大批创新企业,却无法将这些企业整合到雅虎平台之上,以至于雅虎拥有太多不相关的业务,逐渐沦为每个领域的二流企业。
与微软的若即若离更令雅虎难堪。微软2008年1月向雅虎董事会提出收购,计划以每股31美元收购雅虎,出价较雅虎当时股价高62%。但雅虎创办人、时任CEO的杨致远却认为出价“低估了雅虎的价值”,拒绝了微软收购。这一决定后来被认为是重大的决策失误。巴茨曾在回答“若你当时就是CEO,是否会拒绝微软报价”这一问题时,委婉地反问记者,“你觉得我很愚蠢吗?”但巴茨对微软的示好同样没能取到预期效果。双方达成了合作协议,雅虎将搜索控制权割让给微软,后者向雅虎保证,在10年协议的最初18个月,雅虎将获得每次搜索收入。雅虎还将负责高端搜索广告的销售,预计这笔交易将在3年内带来5亿美元的营运利润。但《金融时报》的一篇文章指出,让一项如此复杂的协议起作用,将是一个缓慢而痛苦的过程。微软执掌技术和自动销售,而雅虎却要负责与客户沟通。此外,两家公司显然还将在显示广告领域继续展开竞争。文章认为,雅虎是整个协议中获利最少的一方。
美国《福布斯》网站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从领取天价薪酬的塞梅尔到拒绝微软丰厚收购方案的杨致远,再到如今转型失败的巴茨,雅虎经历了一个又一个“失败的CEO”。在历任CEO持续不懈的“努力”下,雅虎终于从一家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开创者“转型”为传统的媒体公司,完成了从神坛到平凡的转变。
显然,雅虎目前面临的问题,并非巴茨或单个CEO的问题,《纽约时报》引述分析师指出,雅虎今日的败局,其董事会也应该承担部分责任,而不只是怪罪于管理层。该报援引美国BGC公司分析师吉利斯的话说,对于雅虎业务的停滞不前,董事会本身也应进行“大换血”。“雅虎董事会应该照照镜子,董事会的责任在哪里?”吉利斯说。
先分拆再零卖
被人并购是雅虎的未来吗?这个问题在几年前就曾浮出水面,如果不是杨致远出任CEO时拒绝了微软,这会儿雅虎早就找到了过硬的靠山。在巴茨离职后,尽管雅虎董事会公开表示不会出售公司,但有传言说,他们正在和多个买家接触。
美国科技媒体AllThingsD报道说,与创始人杨致远、雅虎董事长博斯托克接洽的有硅谷投资人Andreessen和Horowitz、新闻集团前高管彼得·切宁(Peter Chernin)等。网景创始人、风投商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旗下的VC公司也在竞购者之列。此外,俄罗斯DST、日本软银都有意商谈,还有马云,并不排除寻求阿里巴巴同雅虎合并的可能性。
《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指出,要想完全收购雅虎,可能是一巨大的尝试。据市场研究机构Capital IQ公司的数据称,雅虎的账面资金还有26亿美元,而其总的企业价值也将达到138亿美元。自从金融危机以来,还没有哪一家私募资本拿出100亿美元以上的资金来购买其它公司。
因此,不排除雅虎整体先被分拆,然后分别出售相关业务的可能。有分析指出,雅虎董事会的最佳策略是将公司分拆成三个部分,分别单独上市,一家公司继续负责其每年50亿美元稳定收益的核心业务;另一家公司用来跟进雅虎在阿里巴巴40%的投资;第三家公司则可以用来处理其在雅虎日本方面的投资。
这样的结果是,一方面将雅虎资产分拆成三个部分上市后,雅虎董事会就可以通过市场来了解其所持资产真正的市场价值。另一方面,业务分拆上市后,可以方便潜在的投资者按其所需去购买雅虎某一部分资产的股票而不是像现在那样必须购买整个雅虎的股票。像迪斯尼(DI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新闻集团(NWS)和康卡斯特(CMSCA)等美国媒体巨头可能对雅虎的核心资产感兴趣,但是他们可能对其亚洲资产不感冒,而马云也极有可能想回购雅虎所拥有的阿里巴巴40%的股份。
美国《福布斯》杂志刊登的一篇文章也持类似观点。文章称,鉴于前几任CEO(包括特里·塞梅尔、杨致远及巴茨)基本上已失败告终,华尔街将越来越担心雅虎目前的状态无法控制,而其出路也只有以下几条:首先是微软最终收购雅虎——这是可能的。微软已向雅虎提供搜索引擎。但是可以想象微软CEO鲍尔默再次走向这个方向时会进行长期深思。其次是雅虎和美国在线公司合并。美国在线公司市场资产不如雅虎,因此无法收购雅虎。三是雅虎出售亚洲资产,私人股权投资者收购其他资产。
事实上,雅虎一直是一家广受关注并仍具活力的公司,尽管过去五年它犯了许多让媒体耻笑的明显错误,但其资产仍然隐藏着巨大价值。如何实现这些价值,则要看暂时挑大梁的蒂姆·莫尔斯的能力与勇气,或者要看雅虎能否找到一个可以扭转乾坤的新CEO了。
有分析悲观地认为,莫尔斯素有“超级计算器”之称,但他只是一个关注具体数字的人,并且和巴茨一样,缺乏宏观战略眼光。雅虎董事会表示,将尽快找到一位可以接替巴茨的长期人选,但目前没有设定期限。很多潜在的候选人都不愿置评,这让市场怀疑究竟有谁会一试身手。
雅虎董事会在声明中表示,未来将会探寻雅虎的各种发展机会,以便让公司回到增长和创新的轨道上来。但若新掌门人仍不重视移动互联网,雅虎只会加速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