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网民:文物鉴定界公信力哪去了
2011-09-07   作者:记者 于璐/整理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据报道,一起巨额贷款诈骗案透露出惊天秘密: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杨伯达等5名顶级鉴定专家,为骗子自制的“金缕玉衣”开出24亿元的天价评估。建行两位行长由此轻信了骗子的经济实力,发现被骗贷6个多亿后不但未报案,还继续为其违规提供资金4个多亿,导致银行最终损失5.4亿多元。
  该报道刊出后,不少网民责问,文物鉴定界的公信力哪去了?有网民表示,应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约束文物鉴定界。

  动摇文物鉴定界公信力

  网民“刘士强833”说,中国文物鉴定界的泰山北斗卷入骗贷案,动摇的是整个文物鉴定以及收藏行业的公信力。
  网民“无风日子”说,在金钱面前,灵魂往往会被出卖。没有仔细研究,只是隔着玻璃看了看,估计也是早有意会,心知肚明罢了。我想这也当属于赤裸裸的“学术腐败”,什么严谨、科学的治学风尚都被破坏无遗,更甚的是毁坏了整个行业的声誉,也正在损害学术研究的崇高地位。
  微博博主“冯书山”说,又是一起在利益驱使下的另类造假。是专家鉴赏眼力不够,还是故意说谎?如果眼力不够那就不要拿专家的名号唬人。如果有意说谎,把假的说成真的,那就是参与违法骗贷,涉嫌触犯国家法律了。
  微博博主“巍巍学府北洋高”说,这反映出中国文物鉴定界乱象重重,公信力丧失的处境,真是让人痛心疾首!

  鉴定乱象威胁金融安全

  网民说,这些专家可能不会想到,“客串式”的鉴定居然会引发一起数额巨大的骗贷案,而且已经给银行造成了巨额损失。作为专家,唯一不能摒弃的就是学术操守和职业道德。否则,不但重创文物界良好声誉,也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成为某些不法之徒的工具。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专家结论的影响力往往会超出学术圈,有的甚至牵扯到巨大的商业利益。
  东方网网友认为,近年来,艺术品拍卖市场天价频出,亿元拍品更是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然而,伴随着这股热潮的却是鉴定队伍鱼龙混杂,导致鉴定证书满天飞,制售赝品的不法分子有恃无恐,广大收藏爱好者深受其害,艺术品鉴定市场正在遭遇“信任危机”。相比这些为了骗取鉴定费的假“专家”,那些在收藏市场上具有一定威望的真专家所做出的评估,其危害更大。特别是随着艺术品基金、艺术品信托、艺术品理财产品等纷纷出现在拍卖市场上,艺术品金融化已经成为了市场的趋势。而艺术品市场的鉴定乱象无疑将威胁到金融安全。除了骗贷之外,对于金融化的艺术品进行虚假鉴定,无疑将使每一位投资者都面临投资风险。

  规范市场,法律不能缺席

  网民“hxl1964”说,专家、泰斗名声大,担责少,制度漏洞不堵,奇事怪事焉能不层出不穷?
  东方网网友认为,“过程不太合规矩”,一位参与了“金缕玉衣”鉴定的专家对之“轻描淡写”,因为他们的鉴定并没有法律效力,因而也不会承担法律责任。目前,我国没有专门规范鉴定市场的法律法规,也没有专门监管鉴定市场的行政部门,这无疑是导致鉴定市场乱象的重要原因。要真正改变当前艺术品鉴定的乱象,法律不能缺席。建议出台一部艺术品鉴定方面的法规,有了相关法规,由谁来鉴定、什么是赝品、什么是真品,才能有明确的依据,老百姓、收藏者才能不上当。
  也有网友认为,其实鉴定和评估是两个业务,鉴定决定的是真假,评估师在此基础上估价。这些本来是做鉴定的专家,似乎也没给出一个估价的标准和算法,就凭一两个人随口提出的价格就给出评估价,本身就越了界。因此,对艺术品鉴定进行某种规范或许就成为必然的选择——比如,至少可以规定,鉴定专家应该对自己的鉴定结果负责,如果他无法肯定,也要在鉴定报告上声明此报告不得作为所谓向银行质押、贷款的凭证之类。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继坚:别让“陆地思维”毁了渤海湾·[思想]钮文新:紧缩货币“弊端”凸显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