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5日,甘肃省农牧厅与千乡万才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甘肃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网建设协议书》,标志着甘肃成为国内首个政府职能部门与外资企业合作发展省内农业电子商务的范本。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农业大省,甘肃农牧厅率先利用电子商务模式,信息上聚合全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将省内特色农牧产品信息化、网络化。这一审时度势的选择,与千乡万才公司共同构筑起西部与中东部地区交流的物联网。
政企联袂开辟农业经济发展新模式
地处中国西部的甘肃,农牧产品种类繁多,自然环境多样,地理上东西蜿蜒1600多公里,发展很不平衡。随着改革开放多年来,探索一条适合本省农业经济发展道路的努力一直是政府的头等任务之一。具体来看,大多数偏远地区,虽然特色农牧产品较多,但却没有转化成实际的财富。究其原因在于当地信息的闭塞,不仅市场资讯匮乏,更严重缺乏与中东部地区的交流沟通。农业发展中暴露出的顽疾始终得不到行之有效的解决方式,这也不折不扣的成为制约当时甘肃农业发展的瓶颈。
甘肃农牧厅与千乡万才这次政企合作的项目,是政府的一次大胆尝试,也让全国看到了农业信息网络化的新道路。不得不说这一次甘肃走在了全国的前列。项目合作恰满一年,经历了各种困难,可以说已经坚实地迈出了步伐。登录该平台的合作社达到1748家,汇集产品供求信息3189条,访问量过万的合作社60家,规模可见一斑。
平台运作的具体方法是:在甘肃全境以合作社为单位,将每个合作社特色农产品信息上传发布到甘肃农民合作社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通过网络平台完成产品展示、贸易洽谈以及在线下单等商务贸易。让农产品交易不再受地域限制而发展滞后。
国内农产品主产区众多,但是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地区还不具备像甘肃这样由政府和企业强强联手打造的覆盖全省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甘肃开中国农业网络贸易之先河,将农副产品传统见物议价的线下交易模式逐步向线上模式发展,借助网络力量扩大农产品交易辐射范围。由此,意味着甘肃农业已不再局限于省内及周边省市交易,而是将贸易合作的触角伸向更为发达的中东部地区及各大沿海城市,甚至接受全球性贸易订单。
“祥云计划”构建农牧产品贸易新渠道
千乡万才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已故董事长温世仁先生为了实现“西部开发十年可成”的宏伟愿景,提出以企业运作的方式解决贫穷问题,而非单纯的慈善扶助,这不得不说是一项创举。温先生认为“网络是上帝给穷人最好的礼物”,为了帮助西部地区从农业社会直接迈入信息社会提出了用网络改变命运的七步走即:以校领乡、电子商务、改善农牧、网络城乡、促进聚居、兴服务业、远距雇佣。借助网络的力量开发西部,借助高端IT技术构建农牧产品贸易新渠道,借助电子商务促进甘肃农业经济的全面繁荣。
甘肃农民合作社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从构建之初就将运营定位锁定服务甘肃合作社,为其搭建起一座基于CISS技术“联结东西”的电子商务桥梁。从根本上实现农产品网络化和高端商品化。为甘肃省百余家合作社实现找生意、做生意、管生意的三大迫切需求。找生意即商机管理,千乡万才将提供一个综合性的网络服务平台发布各类农牧产品供求信息,促使当地了解外部市场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订单式的生产加工。做生意及品牌建设,将当地特色农产品以品牌化经营的理念严格要求,保证产品品质和品牌形象。合理利用合作社综合服务平台进行有效的产品网络推广。同时合作社信息网也将及时提供价格信息的发布和获取,把供求信息主动推送至相关合作社,缩短产品中间渠道环节,最终实现“农超对接”。管生意即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甘肃省农牧厅是产品质量安全的追溯平台。对于上平台的所有农产品全面推行合作社服务平台制定的QQTC(品质、数量、时间、控制)质量认证和标准化流程。
利用网络媒介将现代流通方式引向广阔农村,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起来,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销一体化链条。针对“农超对接”计划,合作社信息平台可提供产品追溯查询功能,可查询到产品的生产合作社、生产地点、生产标准、收获时间、化肥农药使用情况、产品检验检测情况等。建立严格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是增进合作社与超市合作的基本保障。农产品产地准出的产地出售、产地证明、检验合格证等信息都可进入这个系统。这样一来,为农产品的市场准入提供明证,也为电子商务在甘肃的推动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