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9月2日报道,记者经过连日追踪暗访发现,在郑州火车站广场及周边地带,潜藏着一条黑劳工的地下输送链:一些外出务工者在此被以招工为幌子骗走,随后被有组织地送往省内外各地,或者被限制人身自由强迫劳动,或者作业环境极差且拿不到工钱。文章刊出后,新华网、凤凰网、搜狐、腾讯等网站均转载相关报道,并在首页显著位置报道。目前,河南、山东、河北三地公安、劳动部门已经展开联合行动,就报道中提及的“黑中介”及非法用工现象进行调查。
不少网民认为,“黑劳工”现象从未淡出过公众视野。一方面,外出务工者要学会保护自身利益;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对“黑中介”的查处和打击力度着实应该加强。还有网民表示,要从根源治理“黑中介”、“黑劳工”,必须铲除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
“黑劳工”从未淡出公众视野
有网民说,“黑劳工”现象从未淡出过公众视野,还在一些地方呈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迹象。网民“诚意伯”反映,不只郑州,贵州、云南、四川等地一些城市的“黑中介”也十分猖狂。
署名“大连老Q”的博文说,“黑招工”会拿工资待遇丰厚工作条件优越相诱,而且在人流熙攘地区,“黑招工”连拉带拽,很会量体裁衣,见到不同年轻人就上去用不同的方法游说。这些“黑招工”有的和厂家狼狈为奸,有的连哄带骗,要想找工作当需谨慎。
不少网民指出,有关部门应对外出务工者进行自我保护方面的教育,让他们在心中拉紧“防骗”这根弦。
博主“姜春康”说,应对黑中介,必须夯实“软环境”,加强“法制教育”,如查中介公司资质、有无营业执照等;如交纳费用后,应向中介索要发票等。只有提高自身辨别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不被丰厚利益诱惑,同时不怕麻烦办手续,才是避免“中招”的关键。
不能坐视“黑劳工”产业链形成
网民说,铲除“黑劳工”输送利益链,需要加大打击力度,完善监管机制,彻底根除这一社会毒瘤。
华龙网署名“张梁”的文章说,“黑劳工”已形成了一个产业链,而不是个案。黑劳工的来源主要是未成年人和智障、残疾人,原因是这些人本身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加之对弱势群体权益保障机制和机构的缺失,公安司法机关管理和打击不力。目前,对于“黑劳工”之类的犯罪,仅能依靠强迫职工劳动罪及非法拘禁、故意伤害、非法经营等其他罪名进行打击。法律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黑劳工”泛滥的现状。
博主“姜春康”说,公安部门的严厉惩处、工商部门的严格审查、劳动保障部门的立体宣传和积极监察维权,这样的“硬环境”更是重中之重,缺一不可。此外,还可通过超高金额罚款、建立信用档案、对失信机构与人员在媒体和网上“曝光”等,增加黑中介的风险成本。
铲除“黑中介”生存土壤
有网民表示,“黑劳工”现象屡禁不止,源于其存在巨大的市场。一些低端落后生产形式难以转型升级却又不甘被市场淘汰,需要大量的“黑劳工”为其打工以减少成本。“有需求就会有供给”,这种巨大的需求客观上催化了“黑劳工”产业链的产生与发展。
网民建议,各地政府能从“根”上找原因,不仅要对这种丑陋现象进行严厉打击,还需铲除其生存的社会土壤,实现标本兼治。一是希望地方政府重点关注偏远落后地区的发展问题。
网民认为,“黑中介”等组织成员大都来自偏远贫穷地区,如果当地没那么贫穷落后,如果他们想要谋生没那么困难,或许情况不会是这样。二是希望地方政府消除GDP燥热症,能够静下心来、立足长远帮助当地企业顺利实现产业升级转型。网民表示,地方政府倘若能把精力转移到帮助低端产业升级转型上,或可收到截然不同的效果,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也可消除社会种种不稳定因素。
网民还希望各地政府对“黑劳工”、“黑中介”、“黑砖窑”等丑陋现象长期保持高压打击态势,不要等到媒体曝光了才被迫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