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酝酿内外分拆隔离汇金
2011-09-01   作者:徐以升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字号

  摆在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投”)面前的两大悬疑,一是继续注资的问题,二是进一步厘清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汇金”)与海外投资的定位关系。《第一财经日报》获悉,有关方面有意将两个问题一并解决。
  据悉,一份关于中投架构改革及注资问题的报告在多日前即已形成,但还未获得最终通过。根据这份方案,中投将变身控股公司,成立“中投国际”,专注于海外投资,并与汇金分账,之后由央行直接对中投国际进行注资,注资金额约为1000亿美元,但此事目前并未最终明确。

  隔离汇金的“小中投”方案

  今年1月,中投副总经理兼首席风险官汪建熙在出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活动时就已表示,中投的资金已差不多全部投出,亟待进一步增加运营所需的外汇资金。但迟至当下,对已经“满仓”的中投的进一步注资仍是悬而未发。
  摆在中投面前的,并不只是注资问题。由于汇金归属中投旗下,汇金国内运营的利润目前合并进入了中投的海外投资报表。但汇金的政策属性与中投在海外的市场主体身份不符,因此在对中投进一步注资前,首先要做的是厘清汇金与中投之间的关系。
  据本报记者了解,一份由财政部、央行等部门共同参与制订的解决方案已经上报国务院。该方案的要点是:第一步,是成立“中投国际”公司专注海外业务,与汇金分账;中投变身为汇金和中投国际的控股公司;第二步是由央行直接对中投国际注资,中投国际将成为有财政部和央行两家股东的投资公司。
  但央行将注资中投国际的具体金额还不清晰,这首先取决于财政部与央行在中投国际持股比例上的协商与博弈。
  这一改革也被称为“小中投”方案,即打造一个隔离汇金公司、纯粹市场定位、专注海外投资的“小中投”——中投国际。在最终敲定之前,这一改革和注资方案依然存在悬疑。
  目前中投在香港设有中投国际(香港)有限公司,是中投在内地之外设立的首家全资子公司。

  与汇金分账

  中投海外投资与汇金的隔离,本就是题中应有之义。
  自2003年12月成立至今,汇金已经从市场化、公司化的定位,回归到了准政府定位、政策性定位。在中国金融业的格局中,汇金也日渐“做大做强”。而汇金这一明显的政府背景,实际上给中投在海外的市场化投资带来了障碍,投资目的国会质疑中投投资的目的和背景。
  除了彼此不同的定位外,财务分离也是有关部门的一大考量因素,即中投不能以汇金在国内的利润率,来覆盖、提高海外投资的利润率。
  截至目前,中投已经公布了2008年、2009年、2010年三份年报。在前两份年报中,中投均公布了两套利润率:一是全球投资组合回报率,用以衡量中投海外投资的收益水平;二是资本回报率,属海外投资回报与汇金在国内投资回报的结合。
  2008、2009年,中投年报所公布的全球投资组合回报率分别为-2.1%、11.7%。但在合并同期汇金报表后,其资本回报率分别调增为6.8%、12.9%,这一提升可以衡量汇金利润为中投总体的回报率所做的贡献。
  而新近公布的2010年年报,却只公布了中投全球投资组合回报率——11.7%,并未公布整体的资本回报率。但据中投公布的2010年合并报表的利润率和资产负债表,2010年中投的资本回报率超过了13%。汇金所持国内金融机构股权对应的每年持续高额的分红,成为整个中投的“现金奶牛”。
  在中投初始运营的2000亿美元资金中,汇金所用、对国内金融机构投资的规模目前已累计约900亿美元,中投海外运营的资金规模则为1100亿美元左右。
  一位相关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无论是从定位还是从财务考核的角度,都需要首先厘清中投海外投资与汇金国内投资的关系,然后再谈注资问题。”

  央行欲直接注资

  自中投再注资的问题摆出来之后,在继续注资的方式上,就一直有很大争议。
  方案大致有三:一是继续沿用过去的方式,由财政部代为发行特别国债,从央行购买外汇储备,再由财政部注资中投;二是由央行直接注资中投,由央行和财政部共同持有中投的股份;三是央行将外汇储备资金委托给中投管理。
  在这几种方式中,财政部倾向于沿用第一种方式继续对中投注资。而央行则倾向于采取第二种方式,直接注资中投,或继续加大注资规模,在中投的股权结构中取得高于财政部的控股地位。
  “目前来看,倾向于采取第二种,即央行直接注资的方式,但具体的注资规模还不清晰。”前述相关人士告诉本报记者。
  他还说,央行本有意对中投整体进行注资,这样可把汇金重新纳入央行旗下,但由于汇金牵涉到下一步金融国资体系的整体改革,故拟将中投变身为控股公司,将中投专注于海外投资的部分成立“中投国际”,央行只对中投国际进行注资,并持有中投国际的股权。而汇金则依然保持目前财政独资的格局,以有利于下一步金融国资体系的改革。
  但也有人士对本报记者表达了对这一设计的担忧:如果央行持有中投的股份,那么中投在国际市场上的运作,会被认为有中国央行的影子。而在中投数千亿美元资本的背后,是中国央行超过3万亿美元的外储。
  “如果(央行)第一次注资在1000亿美元左右,那么在中投国际的股权结构中,财政部的比例依然高一些。不过如果未来继续采取这种方式,由央行对中投国际进行注资,那么央行最终将取得中投国际的控股权。”上述人士指出。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中投保荐5新股4只变脸 项目或被过度包装 2011-08-30
· 18新上市创业板股变脸 中投民生各保三家 2011-08-26
· 中投接手IFC所持上海银行7%股权 2011-08-12
· 中投拟40亿美元投资法能源公司 2011-08-11
· 中投拟入股法国燃气苏伊士集团 2011-08-10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观点擂台:奢侈品,降税的纠结·[思想]破解"两难"选择成为宏观政策着眼点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