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网民:A股暴跌主要是自身问题
2011-08-23   作者:记者 张松/整理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欧美股市的连续暴跌,拖累国内股市一路走低。面对股市的持续下跌,有网民认为,不能把A股市场暴跌简单归结为受到国外市场拖累,自身问题才是主要原因。对于未来股市走势,有网民认为,暴跌往往是赚大钱的好机会,这几乎是常识;但也有网民认为,由于全球经济复苏艰难,国内通胀压力仍大,宏观政策仍不明朗,对于A股未来走势不能过于乐观。

  A股暴跌主要是自身问题

  对于A股的暴跌原因,有网民认为,虽然从表面上看,可以归结为受到国外市场拖累,但是更重要的是A股市场自身的问题所致。
  署名“看市者”的博客文章认为,A股下跌是内部原因引发,受外部影响,跌幅扩大了而已。首先,从技术形态上看,股市有下调要求;其次,从国内经济形势上看,国家对房地产调控进一步扩大到二三线城市,抗通胀主题正是当前首要任务,大多数人认为央行会在8月加息,市场信心受挫,人气不足,同样会导致A股市场低迷。
  署名“皮海洲”的博客文章也表示,A股对比美股只陪跌而不陪涨的原因有三:首先,A股市场长期处于一种“被抽血”的状态。新股发行、再融资、解禁限售股套现这是A股市场的三台抽血机。其次,A股市场造血功能缺失。A股市场是一个重融资轻回报的市场,一方面是A股市场大量资金被抽离;但另一方面A股市场的资金却得不到补充,自身的造血功能又非常贫乏。其三,A股的高估值,尤其是新股高价发行,导致A股缺少必要的上升空间。
  署名“看市者”的博客文章指出,A股受外围市场影响重挫,这一点不能否认,欧洲主权债务问题恶化、美股连续下跌及隔夜暴跌,对国内市场形成打击,但是需要有更深的思考。

  该不该停发新股

  对于股市暴跌,有网民提出,要暂停新股发行,换取上涨空间。但也有网民持反对态度。
  有网民表示,市场扩容步伐,可否慢一点。我们不需要世界第一的IPO业绩,也不需要世界第一的增发规模,我们更不需要过快的、不适应我们现阶段股票市场发展情况的新市场,我们需要接纳的是一群优质的、没有欺骗的、能对投资者负责任的上市公司。
  署名“黄凡”的博客文章则表示,如果以停发新股的方式来救市,不但救不了大市,而且维持这种结构性泡沫的结果将是以市场定价机制及供应扭曲为代价,最终也肯定不利于中小投资者。新股高价的问题只能由市场自动调节来解决:如发行价高,市场环境又欠佳,新股发行可能会100%中签并破发。投资者还敢盲目认购不?如投资者选择用脚投票,那新股票就无法发出,新股的供应就由市场调节,所谓的对市场冲击无从谈起。根本不需要管理层来叫停新股发行。

  对未来走势看法不一

  对于目前股票的大幅下跌,有网民认为,在股市中,暴跌往往是赚大钱的好机会,这几乎是常识。无论是林奇,还是巴菲特,都非常珍惜这样的机会。当然,在下跌市中买进,需要勇气。但也有网民认为,由于全球经济复苏艰难,国内通胀压力仍大,宏观政策仍不明朗,对于A股未来走势不能过于乐观。
  署名“陈序”的博客文章表示,身处水深火热之中,中国股市的投资者,尤其散户,可能没注意到下列事实:过去两周,中国内地股市相对强于全球其他主要市场。依我看,这个市场至少还有两项优势:首先,是政府干预的优势;其次,是与其他市场比较的优势。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相比其他新兴市场略胜一筹,相比发达市场更是清新可人。投资者眼下没有偶像可以追随,押注全球任何一个市场都有很大风险。因此,中国股市的两项优势并非全无吸引力。
  署名“李大霄”的博客文章认为,相对房地产、黄金等其他价格高高在上的资产,长时间停留在低位而且规模庞大的优质蓝筹股票投资价值凸显。
  但也有观点认为,对中国经济前景相对乐观,而对未来股票走势相对谨慎,在中国经济转型的一致预期明朗之前,以及A股市场整体估值足够低廉之前,A股市场不存在出现大牛市的机会。A股的供给扩张是金融自由化和资本市场国际化大趋势下,政府大力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必然产物。在现有的估值水平下,潜在的供给是无限的,而潜在需求的增速却面临放缓,A股市场中长期供求关系不容乐观。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转融通开闸在即 A股做空力量增强 2011-08-22
· A股大跌,缺失的是“价值投资” 2011-08-22
· A股市场难改震荡整理格局 2011-08-19
· A股静待通胀见顶 趋势性机会未到 2011-08-19
· 美股暴跌波及A股 大盘失守3000点 2011-04-20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观点擂台:奢侈品,降税的纠结·[思想]破解"两难"选择成为宏观政策着眼点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