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农田水利建设项目投资需发挥最大使用效率
2011-08-19   作者:记者 丁铭 邓华  来源:经济参考网
 
【字号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素有“内蒙古粮仓”之称的西辽河平原和松嫩平原采访发现,随着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各地纷纷掀起了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的实施热潮。然而,由于管项目部门多、项目数额有限,一些项目在实施中出现投资分散、不切实际的问题,影响了项目投资的使用效率。

    三色“井帽”凸显项目投资分散

    在西辽河平原上,放眼望去,最显眼的要数那些分布在田间的一座座白色机井房,这些机井房大小一致,区别仅在于不同的地块“井帽”颜色不尽相同,有红色的、蓝色的,还有橘黄色的。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水务局党委书记张喜武告诉记者,可别小看这些“井帽”的颜色,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项目和投资渠道。
    他介绍说,红色“井帽”代表农业开发项目,主要由财政部门负责实施;蓝色“井帽”代表农田水利建设项目,主要由水利部门负责实施;橘黄色“井帽”代表土地整理项目,主要由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实施。
    《经济参考报》记者发现,在这些由不同部门负责实施的项目中,均包涵农田水利建设内容。科尔沁左翼中旗图布信苏木(乡)达有嘎查有一片2万多亩的耕地,南片实施的是红色“井帽”农业开发项目,北片实施的是橘黄色“井帽”土地整理项目,两个项目均打了机井,埋设了低压管道,实施了管灌节水。
    三色“井帽”的情况同样存在于内蒙古赤峰市和兴安盟。据两地的农口干部讲,虽然这三个项目都有农田水利建设内容,但这些项目实施部门却各干各的项目,各花各的项目钱。而基层为了争取这些项目,也要到不同的部门去跑。
    由此不难看出,我国农田水利建设项目投资分散。一些基层干部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这样做的后果会带来两大问题:一是会造成基层争项目。由于管项目的部门多、数额有限,不争取可能就可能得不到,而争取项目就得挨个部门烧香,哪个部门香烧不到,哪个部门的项目就有可能争取不到;二是会造成项目投资重叠。同一片地因项目投资渠道不同,可能会重复投资,另一片地因没有项目而得不到投资。

    三项节水技术项目不宜“平推”

    在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新开河地区,田地里有不少装着轮子、带着喷嘴的“钢铁长臂”特别显眼。当地农民告诉记者,这是实施节水灌溉用的指针式喷灌机。
    据这个旗水务局党委书记张喜武介绍,指针式喷灌机自动化程度高,具有高效、节能、节水、省工等特点,并能在起伏不平的耕地工作,适合于山坡地,比漫灌节水40%左右。不过,这种节水技术投资大,还需要大面积整合农民承包土地,推广难度较大。
     通辽市还推广了低压管道灌溉节水和膜下滴灌节水项目,并推广了IC卡智能灌溉。开鲁县东风镇章古台村的电工李建国说,他们村自2004年开始推广管灌节水和IC卡智能灌溉,节水效益明显,非常适合高产灌区。
    而膜下滴灌节水项目推广多限于种植经济作物。据村民介绍,这项技术节水效果虽然很好,但地膜、管道加起来每亩成本在900元左右,如果用来种玉米,农民根本整不起,也没积极性。现在搞膜下滴灌节水项目都是国家投资,起个示范作用还可以,要推广有难度。
    位于大兴安岭南麓的兴安盟也在推广这三项节水灌溉技术,同样反映管灌比较简便,成本较低,农民容易接受、好推广;指针式喷灌与地膜下滴灌投资大、技术掌握难,不容易推广。
    赤峰市同样推广了这三项节水灌溉技术,他们更欢迎膜下滴灌节水项目。赤峰市农牧业局局长李自学介绍,赤峰市山坡地多,过去因为缺水种粮产量低。而采用膜下滴灌节水效果明显,比普通灌溉节水60%左右,还大幅度提高了产量。为此,全市计划“十二五”推广500万亩玉米膜下滴灌技术。
    如此看来,这三项节水项目各有适应地区,不宜搞一刀切式的“平推”。但现在的问题是,这三个项目数额有限,如果不争取就得不到国家投资。记者发现,正是基于这种原因,尽管这三个项目不完全适合每一个地区,但各地还是在积极争取。

   农田水利建设项目投资机制需要完善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辽河平原和松嫩平原一路走来,就当前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在实施中出现的投资分散、不切实际问题,与一些基层干部群众进行了座谈,并请他们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
    完善农田水利建设项目投资管理机制,提高项目投资的使用效率。兴安盟市农牧业局副局长王学阁说,“十二五”期间,国家为确保农业稳定发展和粮食生产安全,加大了对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的投资。但由于项目投资分管部门多,投资分散,难以发挥最佳使用效率。因此,建议从国家层面上整合项目投资,减少项目投资分管部门,集中实施以水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项目。
    建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档案制度,解决项目重复投资问题。赤峰市水务局副局长王占亚说,现在由于管项目的部门多,各个部门对分管的项目又独立实施,难免会出现项目重叠、重复投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各类农田水利建设项目上图上表,用GPS将项目实施地块定位,建立电子档案。
   创新农田水利建设科技推广项目实施机制。通辽市农业基层干部认为,农田水利建设技术推广项目实施不能搞一刀切,要切合实际,把钱花在刀刃上。他们建议,农田水利建设技术推广项目应划区推广、集中实施,哪些地区适合推广什么技术,就应该把这个项目集中到这些地区实施。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农田水利配套资金瓶颈有望突破 2011-07-07
· 湖北:大旱暴露传统农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隐忧重重 2011-06-01
· “十二五”我国将大兴农田水利建设 2011-03-29
· 一号文件聚焦水利:土地出让收益的10%用于农田水利 2011-01-31
· 安徽今年起将提取10%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田水利建设 2011-01-24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观点擂台:奢侈品,降税的纠结·[思想]破解"两难"选择成为宏观政策着眼点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