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回报低迷的时代
如果说此前,投资是某些人的爱好,那么今天则应该是人们的必然之选,是人们捍卫财富的一种必备武器。
出于趋利避害的心理,人们总是千方百计地寻求更安全的投资渠道,想要以最低的风险,收获更多更高的回报,这是一种很普通的心理。综观投资品市场,最常被我们所知,也是人们最常投资的产品,无非股票、房产、基金、债券等几大品种。
只是大部分时间里,尤其是现在这个时候,背离初衷的事情经常出现:投资股票,可能会遭遇熊市;投资房产,可能会遇到次贷危机,或恰逢楼市调整……
众多投资品好像集体商量之后达成共识,纷纷摆出一副不给力的势头,我们不得不发出一声叹息:这是一个投资回报低迷的时代!
首先,通货膨胀是欺诈股票投资者的“凶手”。
自从2007年末中国股市由牛转熊后,一直到现在,股民们朝思暮想的股市“牛头”再也没有抬起来。
更让人感到郁闷的是,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通货膨胀情况下,股市的表现常常不济。股神巴菲特就明确表示过:“股票在通货膨胀环境下像债券一样表现不佳,这已经不是个秘密。”
事实上,今天股票市场的走势也恰恰印证了巴菲特的话。2010年,中国A股市场交出了一份惨淡的答卷。2010年初,沪指以3277点开盘,截至年末以2808点结束,全年下跌14.31%。据wind数据,在2010年全球股市涨幅榜上,A股名列倒数第三,仅仅比身陷欧洲债务危机的西班牙和希腊强一点点。
时至今日,上证指数仍旧在3000点之下徘徊。短期内,想要再重复“往日之勇”,短期内基本不可能。详情见下图①:
2010年12月-2011年4月上证指数走势图
当物价上涨过快或幅度过大,就容易产生通货膨胀。面对通货膨胀时,政府可能会采取减少货币供给量或提高利率的紧缩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调节,以抑制价格波动产生的负面影响,不过,这会给股票市场带来负面效应。
众所周知,股票价格与货币供给量息息相关,当货币供给量增加,资本市场资金充足,股票市场购买力旺盛,股票价格指数自然上升;反之,当货币供给量减少,股票价格自然会下跌。同时,如果银行利率提高,存款收益率增加,人们可能会将更多的资金用于比较安全的储蓄,股票市场资金供给量减少,股票价格也会下降;而且,银行利率提高,还会加重企业的利息负担,影响企业的盈利水平,进而减少企业的股票分红派息,根据一般规律,此时股票价格也会下降。
更何况,当一个社会发生通货膨胀时,各种物价都会上涨,其中当然也包括各种原材料。生产经营不可缺少的原材料价格上涨,预示着企业成本提高、盈利减少。企业盈利减少,体现在宏观层面,就是国民收入或工业产值的下降,最终也会导致股票市场的震荡。
在通货膨胀的压力下,可想而知,2011年,抑制通胀已经成为或者将要成为政策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以及连续加息,都应该是意料中的事情。持续的货币紧缩政策,极有可能致使股指震荡下挫。
其次,房产调控引发房产投资不给力。
在当今的中国,几乎没有什么比房子更能牵动人们的神经,也没有什么比房子更让人体会到不能承受之重。随着住房商品化的演进,房价步步高升,也让其具备了投资品的特性。
2010年末,媒体对部分省市调查后发现,10年内,房价涨幅超过10倍。以某中部城市为例,2004年时房价还不到2
000元/平方米,2010年却上升到1万多元/平方米。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房价这种令人震惊的增长速度,表明房子作为一种投资品,其表现是“称职”的和可信赖的。
针对中国房价越来越浓重的泡沫味道,中国政府在2010年打出了一系列房产调控组合拳:2010年4月15日,国务院出台政策,将二套房贷款首付比例提升至总房价的50%;4月17日,颁布“史上最严”的“新国十条”,对第三套房暂停发放贷款;9月29日,比“史上最严调控政策”更严的“新五条”,又将首套房的首付比例提升至30%、对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购房贷款;2011年1月26日,“比史上更严调控政策”更严的“新国八条”,将二套房的首付比例提高至60%,并全面推行限购令;2011年春节前,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房产税也初露真容……招招有力,直指房产投资的命门。
在此风潮影响下,购房者纷纷采取观望态势,持币待购。双方面的围追堵截,使得房价悬在半空之中,而且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开始呈现下滑的趋势。一旦下滑动作展开,房产投资的风险无疑将不断加大。
此时,投资房产好像也不是一件十分靠谱的事情。
2008年,北京北苑家园新房均价在1.2万元/平方米左右,两年后的2010年,价格上涨到2.2万元/平方米,新房价格更高,攀升至2.4万元/平方米。
如果2010年初,你在该区域投资一套100平方米的二手房需要支付220万元,那么2010年4月,这套房子的整体价值已上涨10万元,意味着你的总收益率为4.5%。当时,中国CPI指数还不到3%,投资这套房子,还算是一次成功的投资。
不过,2010年4月17日,号称“史上最严”的宏观调控政策出台,给热力四射的房地产市场浇了一盆冷水。2010年5月,这套房子的售价就回落到220万元。投资5个月,收益率为0。
2011年,各方面迹象都显示,房地产调控可能会持续进行,并会成为全年度的主色调。在如此高压之下,房价可能不会出现大幅下滑,却注定不会高速上涨。
再次,基金、债券“神马的”“都像是浮云”。
购买基金,说到底其实就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股票、债券投资……只不过不用自己每天盯着大盘看。就其收益来看,肯定与股市、债券等走势有着撇不清的关系。
随着中国股市远离2007年的牛市,最近几年,股票型基金的收益远远没有2007年般辉煌。2010年一整年,各基金基本白忙活。2009年末,基金资产总规模为2.65万亿元,扣除新发基金后,2010年底仅剩2.47万亿元。②
此外,据天相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第4季度,基金总份额由21 012.87亿份,缩水至20
350.75亿份,净赎回高达662.12亿份。
基金的表现乏善可陈,债券也好不到哪里去。2010年第4季度,货币政策领域刮起“收紧风”,债券市场也踏上了熊市之旅。从2010年第4季度公布的数据来看,债券基金开始大幅降低债券资产的配置,从2010年第3季度平均占净值的93.14%下降到71.88%,债券仓位下探到3年来最低持债水平。
发生通货膨胀时,债券本身的价值会降低,这也是部分人不喜欢在通货膨胀时期投资债券的原因之一。理由很简单,债券代表债权人的利益,通货膨胀则是对债权人的一种剥削。
乙向甲借100万元,借款利率是7%。当时尚未发生通货膨胀,物价水平基本平稳,小麦为1.2元/千克。乙用借来的100万元购买了833吨小麦。没有料到的是,钱借出去之后就发生了通货膨胀,一年后,乙按照利息,还给甲107万元。此时,物价却上涨了15%,小麦的价格也上涨到1.38元/千克,107万元只能买到755吨小麦。
仅从账面来看,作为债权人的甲赚取了7万元利息,原来的100万元变成了107万元,但鉴于物价的上涨,107万元的购买力远远低于原来的100万元。就此而言,只要货币数量上涨的幅度小于物价上涨的幅度,即使货币数量增加,仍旧发生了贬值。
购买债券,即意味着你的身份是债权人,发生通货膨胀时,债券本身价值降低,其交易价格必然下降。
一边是通货膨胀、财富贬值催促着人们不得不投资,一边是众多投资产品灰头土脸的表现,让人提不起兴趣。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悖论。众多持钱观望的人纷纷表示:我们不是不愿意投资,而是找不到合适的投资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