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阎良国家航空基地:迅速崛起的中国“西雅图”
2011-08-17   作者:记者 毛海峰 沈忠浩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基地全景。

    西雅图,是位于美国西部的一座举世闻名的航空城。
  六年前,西安阎良的一片片玉米地中,一座中国航空新城拔地而起。成立于2005年的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简称西安阎良国家航空基地),迅速培育出国内聚集度最高的航空产业,成为了国内外航空界所瞩目的中国“西雅图”。

  国家级航空基地的“老大”

  我国的飞机产业始于上世纪50年代,其间发展一波三折,进入本世纪后,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包括民机、军机在内的飞机工业又出现了一次快速发展的机会。西安阎良国家航空基地作为我国第一个设立的国家级航空基地,抓住机遇迅速崛起,被业内称为中国“西雅图”。
  2005年3月24日,在中央的支持下,西安阎良国家航空基地正式奠基启动。当时,这是我国惟一的集航空技术研发、航空人才培养、航空装备生产及整机制造、零部件加工、航空服务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技术产业基地。此后虽然国家陆续成立了多家国家级航空基地,但是西安阎良国家航空基地始终被业内称为中国国家级航空基地的“老大”。
  时任陕西省省长的陈德铭说,西安阎良国家航空基地将在今后建设中体现三个特点:第一是做与航空相关的产业,第二是体现出高科技性,第三是建设成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基地。他希望,把该基地能打造成中国的“西雅图”,与世界航空业对接。
  根据规划,西安阎良国家航空基地总面积为10平方公里。2003年至2006年,投资20亿元左右,把园区建设成为基础设施一流、生态环境优美、适宜人居住的专业化园区。2007年至2010年,发展上百家航空企业壮大产业链,最终形成多元化、开放型、多功能的服务体系。

  “老大”的底气

  作为国家级航空基地的“老大”,西安阎良国家航空基地有着其他地区无可比拟的优势。我国航空界虽然对如何发展飞机产业一直存在争议,但是从来没有一个人能轻视陕西的航空力量,因为每个航空人都知道,没有陕西航空界力量的参与,中国的大飞机梦是无法实现的。而新成立的西安阎良国家航空基地,又集中了陕西航空力量的精华。
  据统计,陕西的航空产业资产约占到全国航空产业总资产的1/4,产值占全行业的近1/3。职工占全国航空产业职工总数1/4强,其中两院院士11人,外籍院士5人。
  陕西,尤其西安阎良在飞机的研发和制造方面具备了全国领先的力量。位于西安阎良的中航一集团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是我国实力最强的大中型军民机设计研究院,设有飞机总体、气动、强度、结构、机械系统、航电系统、电气系统、综合保障、计算机技术、测试计量、情报资料等设计研究室,先后成功地完成了轰六、预警机、运七系列、“中国飞豹”等10多种军民用飞机的改进改型、自行设计等任务。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西飞),是全国最大的大中型军民机制造企业,先后试制、改进改型了轰六、运七、运八、中国飞豹、空中加油机等近30多种型号的飞机,目前我国正在研制的最新的支线飞机ARJ21的很多重大部件就是由西飞研制的。
  西安阎良国家航空基地党工委书记金乾生对记者说,做飞机首要的是要有强大的研制力量,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西飞的研制力量是我国发展大飞机必不可少的,没有这些强大的研制力量,中国生产大飞机会是一句空话。而这些研制力量,正是西安阎良国家航空基地发展最大的底气。

  抓住机遇迅速崛起

  与此同时,西安阎良国家航空基地还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在民机方面,我国自主品牌民用飞机从2005年开始加速发展。大型客机开始全国论证,之后便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商飞,进行了C919大型客机的研制。国产新舟系列支线飞机和新型涡扇喷气支线飞机ARJ21也顺利推进。在军机方面,大型军用运输军机开始研发。在这些新研发的飞机中,新舟系列支线飞机和大型军用运输军机都在西安阎良进行,大型客机和ARJ21飞整机厂虽然在上海,但是其一部分大部分件和飞机的试飞、测试等也都在西安阎良进行。
  西安阎良国家航空基地决定抓住中国飞机产业加快发展的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计划依托西飞集团公司、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联合陕西飞机制造公司、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等企业和有关科研单位,将产业发展重点集中在整机制造领域、零部件加工制造领域和航空服务领域三大领域。
  在短短的六年时间内,西安阎良国家航空基地便迅速崛起,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始终保持在30%以上。截至今年6月底,西安阎良国家航空基地入驻的航空企业已超过300家,成为全国航空产业聚集度最高的地区。
  金乾生说:“虽然发展得很快,但是西安阎良国家航空基地现在还是一个只有6岁的小孩。随着国家飞机产业的快速发展,今后这个小孩将会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最终一定会成长为举世瞩目的国际化航空新城,成为中国的‘西雅图’。”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股市:高铁"伤",航空"飞" 2011-07-28
· 航空股借势领涨 沪指收复2700 2011-07-27
· 民生证券:航空股或“飞越”短期弱市 2011-07-27
· 美联邦航空局4000员工因拨款不到位“放大假” 2011-07-24
· 捷星航空飞进北京 2011-07-22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观点擂台:奢侈品,降税的纠结·[思想]破解"两难"选择成为宏观政策着眼点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