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银行对资金如饥似渴。不过,市场动荡意味着他们可能不得不维持“饥渴”的现状,而这对中国经济的增长会产生影响。 2009年和2010年的贷款激增、苛刻的资本充足率要求以及提高贷款损失准备金的需要,这些都开始把很多中国二线银行推向市场,以便补充资本基础。 不过,投资者对中国银行业的负面看法意味着现在并非筹资的良机。过去两周中,中国银行类股跌幅超过大盘。自8月初以来,工商银行股价跌了17%,相比之下,恒生指数跌了12%。 中国二线银行承受的压力是最大的。光大银行在香港的首次公开募股已经推迟。负面情绪还预示着内地第六大银行招商银行拟议的配股前景不妙,广东发展银行等较小银行的上市希望渺茫。 2010年,大型银行完成了一轮筹资,所以暂时没有资金压力。但研究公司Bernstein
Research银行分析师沃纳说,这种仍然建立在大幅扩大贷款规模之上的商业模式意味着,中国银行和农业银行等大型银行可能不得不最早在2012-2013年要求投资者注入新的资金。 如果投资者不愿提供资金,对银行的盈利能力来说将是坏消息。与此同时,由于银行贷款是中国经济依靠的主要信贷形式,因此投资者不愿向银行提供资金对于中国经济也将是坏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