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音的一篇商业观察曾经在业内引起很大震动。在这篇文章里,他讲述了W和L两个不同风格互联网创业者的故事。
W是中美名校毕业,能迅速拷贝美国互联网最流行的东西如Facebook、Twitter、Groupon进入中国;L则泡在广东,做手机网游,用过的手机最贵也没超过1000元。W比L获得了更多的掌声和名声,但他接连做了几个网站,不是被大公司围追堵截直到收购,就是被主管部门直接暂停。L并不为媒体所关注,但他的几十万用户,每个用户每月实实在在地贡献上百元收入给他———这些打工仔一个月的收入也不过2000元出头。
申音由此展开了他对中国互联网的观察。互联网起源于美国,最新鲜最有“钱途”的商业模式也大多出自于那里,因此中国互联网最流行的做法就是山寨美国。但中国市值最高的三个互联网公司,腾讯、百度、阿里巴巴,其商业模式却恰恰都是美国所无(百度的主要收入为竞价排名,与谷歌形似神不似)。这是因为,中国互联网中最可能为服务掏钱的那批人,不是天天玩微博、混开心、搞签到的城市白领,却是买QQ秀、玩手机网游、用《月亮之上》做手机铃声的学生和草根。
美国互联网的社会基础,是一个橄榄型社会,庞大的中产阶级占据主流,极少数富人和赤贫者居于两端,整个社会的价值观、消费需求趋于相似,互联网沟通信息,又使这种社会阶层的弥合加速。而中国互联网的背后,却是一个分裂的社会,几千万城市居民的生活以欧美为风尚,数亿的蚁族、打工者和城市贫民,则按照与时尚杂志截然不同的方式生活。一张分裂的互联网由此而生。
这篇文章代表了申音对中国互联网最杰出的观察,也是他的新书《商业的常识》的主旋律。申音从事新闻行业十年,自2007年开始在博客中撰写他对中国互联网行业的观察。这一行业在整个经济体系中最具活力、最自由、最阳光;但在这些与美国同行相同的特质之外,却也有诸多“中国特色”之处,例如山寨,例如民族主义,例如挟持用户的3Q大战,又例如风向变动导致一年之内有数十万家网站“暴毙”。
与其说是商业的常识,不如说是商业的谬误。上述种种反常识之处,并非出于互联网的特性,而是由于互联网并非空中楼阁,其业态不可能脱离社会现实凭空运行。因此,这本书的正题为商业的常识,副标题却是《为何普世商业价值在中国行不通》。这两个看似矛盾的主副标题,一目了然地揭露了断裂的现实。
如果说这本书内容上还有什么缺点,那可能要说,申音在观察互联网之时,不知不觉将自己的观点代入得太深。例如他对VeryCD、BTChina等盗版网站被关停、转型却充满同情,发问“它究竟伤害了谁”。互联网固然对传统版权的确冲击巨大,但却没有上升到盗版有理的地步。
正是一个个电骡、BT的同情者和使用者,成为中国互联网无法实现正常商业逻辑的一重阻力。他们就是申音文章中W的拥趸,使用,但不愿意付费。而对这个群体的同情,也成为申音自己逻辑上最分裂的一环。
作者的杰出观察,与作者贯彻该书主题的“分裂”,使《商业的常识》成为了解中国互联网行业最为深刻与易懂的读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