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获批
2011-07-21   作者:辛均庆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字号

  近日,国务院已原则同意《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至此,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为代表的“3+N”沿海经济区发展布局基本形成。
  然而,与山东、浙江相比,广东作为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在综合开发和区域合作方面将承担更多的使命。《规划》赋予广东在海洋经济方面,与港澳、海西区、北部湾、海南乃至东盟等地区合作的先行先试权。
  《规划》同时提出,到2015年,广东海洋生产总值达1.5万亿元,占广东GDP总量的近1/4,基本建成海洋经济强省。到2020年,广东实现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战略目标。
  据记者了解,“十一五”时期广东省海洋经济总量年均增长17.8%。2010年,该省海洋生产总值达8291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8.2%,连续16年居全国首位。
  “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副组长、广东省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向晓梅指出,目前,在总量最大的情况下更要讲求质量,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提高科技水平。《规划》体现了广东发展方式由陆地走向海洋的转变,而更明显的是拉动东西两翼的经济。
  《规划》明确要求,广东要创新合作方式,加强与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北部湾地区和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对接合作,努力探索有利于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具言之,广东海洋经济区将以珠三角海洋经济区为支撑,加强与港澳海洋产业合作,构建粤港澳海洋经济合作圈;以粤东海洋经济区为支撑,对接海峡西岸经济区,构建粤闽海洋经济合作圈;以粤西海洋经济区为支撑,对接北部湾经济区、海南国际旅游岛,构建粤桂琼海洋经济合作圈。
  向晓梅表示,相对于其他两个区域来讲,广东岸线资源和产业实力较强,但还需要强调“特色”,体现其开放度,为区域合作做出示范。
  《规划》还提出,在构建海洋综合开发新格局方面,广东将提升优化珠三角海洋经济区的核心作用,发展壮大粤东海洋经济区、粤西海洋经济区两个增长极,形成“一核、两极、三圈、四带”的空间布局。
  对于“四带”中的海岸带、海岛、近海海域和深海海域等,广东省海洋渔业局有关人士指出,广东会按照由近及远、梯次开发、统筹推进的原则,合理开发海洋带及邻近海域,保护性开发海岛及邻近海域,积极开发近海海域,有重点地开发深海海域。
  在产业方面,广东将在提升传统海洋产业、振兴现代海洋产业、壮大新兴产业上下功夫。
  “未来,这些方面主要还是体现在科技研发水平和现代服务业的综合优势。”向晓梅说,广东传统海洋产业链较为低端,以渔业和运输业为主。接下来,渔业将从浅海走向深海,提升加工水平;而现代海洋产业将重点发展临港工业、海洋工程装备、海洋船舶等;新兴产业则主要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业。

  区域联动机制

  《规划》的主体区范围,涵盖了广东省全部海域和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惠州、汕尾、东莞、中山、江门、阳江、湛江、茂名、潮州、揭阳等14个市,海域面积41.9万平方公里,陆域面积8.4万平方公里。
  除了壮大粤东、粤西两大增长极,《规划》还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佛山、肇庆及环珠三角地区的粤北等相邻地区作为联动区。
  向晓梅指出,《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在珠三角一体化方面的意义较为重大,而《规划》更重要地强调了带动东西两翼和优化珠三角的作用。
  今年5月,广东省委专题组赴惠州、汕尾、汕头、潮州、揭阳等珠江以东沿海地区,针对如何推进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地区建设进行专项视察。
  参与专项视察的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上述地区不同程度上存在发展模式单一、资源利用不够集约,以及新兴产业发展乏力的多种不足,这都是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湛江市政府政研室主任郑士华对本报记者表示,该市海洋经济总量达到700多亿,居全省第三。其中临港工业的比重较大。《规划》的批复正好契合当前湛江临港工业大发展的需要,此前该市已对未来海洋经济发展作了研究规划。
  上述人士也指出,目前各地对海洋经济的认识已趋于统一,但地方更期待《规划》的进一步细化,以明确各自的定位。
  向晓梅建议,当前应尽快出台海洋主体功能区或海洋经济带的发展规划。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无人岛”开发:海洋经济新增长点 2011-05-18
· 宁吉喆:海洋经济将成新的增长点 2010-11-04
· 海洋经济已成国民经济新增长点 2010-06-09
· 蓝色经济区:我国海洋经济的新“航标” 2009-08-12
· 海南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2009-05-26
 
频道精选:
·[财智]中国概念股造假危机不断 在美遇寒流·[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观点擂台:奢侈品,降税的纠结·[思想]破解"两难"选择成为宏观政策着眼点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