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檀:与其让外资做空 不如自己主动做空
2011-07-20   作者:每日经济新闻  来源:叶檀
 

    任何一个资本市场都有多空两种力量,当内部缺乏做空机制时,外部做空必然趁虚而入。集中于外资做空中国股是不是阴谋的争论是无聊的,也是无益的。
  从去年底中概股在美国被唱空以来,外资金融机构以宜将剩勇追穷寇的态度,在发布看空报告的同时大肆做空。这股风气卷到了中国香港市场,自6月份以来,受外资大行大肆唱空渲染的悲观情绪影响,恒生指数和国企指数双双累计跌幅逾8%,中资金融股整体跌幅更超过10%。
    阴谋论甚嚣尘上。做空是阴谋,低价吸筹是另一个阴谋,高位出货的同时做空是更大的阴谋。那又怎么样?是内幕交易吗?如果是内幕交易,就坚决地披露、诉讼主张自己的权益;如果不是内幕交易,所有上述做空手段都是允许的。我们只需要回答,浑水与香橼的看空报告是否造假?如果不是,那么,被看空者就无话可说。
  缺乏做空机制,使我国的证券市场跛脚而行,只能通过股价上涨获利,市场生态因此遭破坏,投资者理念扭曲。虽然说目前已有了一定的做空机制,但放空期指与针对特定股票卖空不是同一个概念。重要的做空工具融券至今处于小儿科的游戏状态,融资融券推出将近一年,截至7月11日,总规模达到293.62亿元,其中融券余额仅2.98亿元,中国的融券机制带有天然缺陷券商不愿意融券、投资者不习惯卖空、融券标的有限,从来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市场地位几乎可以忽略不论。
  放弃做空机制,使得A股市场的定价权不完整。目前在新加坡、芝加哥、香港市场都有做空产品。2007年5月,芝加哥商业交易所推出“芝加哥商业交易所E-mini新华富时中国25指数期货”产品,涵盖了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25家最大的中国公司。早在2006年9月,新加坡交易所率先推出针对中国A股市场的新华富时A50股指期货产品。我国推出的金融期货争夺了部分的定价权。
  如果说上述只是金融期货产品,无法针对个股做空,那么在美国与中国香港上市的所有中国个股都可能遭遇到做空。笔者一直认为,中国真正的创业板在美国,举凡重要的IT企业、民营高科技企业、教育企业与制造企业,无不以在美国上市为荣。就在中概股屡遭做空之际,国内视频网站迅雷准备在美国上市,融资金额可能遭腰斩也在所不惜。而香港市场则与内地市场密切相关,内地几乎所有的大盘蓝筹股都在香港上市,两者一母同胞,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当大盘H股遭遇国际投资者狙击,A股想独善其身根本不可能。
    如果国内没有做空工具,无法为公司正确定价,那么,国内的定价权就会被国际投资者牵着鼻子走,哪怕跳脚骂得唇干舌燥也没用。我们畏做空如虎,主动放弃了定价权,就不要怪敌人太狡猾。
  没有做空机制,证券市场很难做到理性客观。最近中概股遭遇严重的诚信挑战,两家非主流的小调查公司把中概股搅得人仰马翻。“浑水”质疑5家中国概念股,而“香橼”从2006年起,共发布涉及18家公司的报告,其中15家损失惨重。
  不仅如此,看空从非主流向主流研究机构蔓延,从美国向做空成本更低的中国香港渗透。6月20日,高盛向客户建议退出人民币的无本金交割远期合约(NDF)的看涨交易;7月10日,芝加哥交易所更开始提供全新完整规格的人民币期货合约,以及针对零售和自营交易员的微型合约交易;7月11日,穆迪用“红旗”测试系统,审查61家中资非金融企业。在香港沽空成为时尚,6月27日至6月30日,平均每日沽空交易总成交额为53亿港元,占市场总成交额的8%,仅次于全球金融海啸时期纪录。2008年7月2日~9月19日期间,平均每日卖空交易总成交额为54亿港元,占市场总成交金额的8.5%。
  试想,如果内地有完善的个股做空机制,用不着等到浑水、香橼等公司来揭我们的家丑,噬血的投资者就会放空这些可疑公司的股票,我们不可能看到乌鸡变凤凰、鸡毛飞上天的奇景,不可能出现业绩大幅下挫的上市公司股价应声而涨的奇观,内地股价将更合理。
  当然,也会更安全。因为有了做空机制,相当于有了保护装置,股民被套在高岗上的几率会相对变小,国际做空者对中国股的做空也会威力大减。
  此次国际做空者针对中国市场的大举做空不会成功,因为中国经济近两年硬着陆风险极低,但针对个股的做空会大获成功,因为这些公司的硬伤被牢牢把握。这股即将远去的做空潮在提醒我们,A股市场存在机制不健全与普遍失信,要纠正这些弊端,夺回定价权,拥有完善的做空机制是题中应有之义。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叶檀:宽松货币是致命迷幻药 2011-07-19
· 叶檀:培育市场内增动力困难 2011-05-09
· 叶檀:若出反房地产暴利税影响很大 关键看政策落实 2011-04-27
· 叶檀:央行上调准备金率为表紧缩决心 现实意义不大 2011-02-19
· 叶檀:1月CPI令人担忧 上半年还会加息1至2次 2011-02-09
 
频道精选:
·[财智]中国概念股造假危机不断 在美遇寒流·[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观点擂台:奢侈品,降税的纠结·[思想]破解"两难"选择成为宏观政策着眼点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