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
据朝阳永续统计,今年以来,共有9只产品存续期满终止,还有24只产品因净资产规模低于1.5亿,逼近1亿的监管红线,或将遭遇“清盘”的命运。
据《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试行)》的规定,客户少于2人,或者连续20个交易日计划资产净值低于1亿,集合计划应当终止。
最“危险”者国泰君安央企50最新资产净值只有9868.4万元,直冲1亿元的“红线”。各大券商各出招数,力保产品。
24只集合理财产品逼近清盘
这24只产品中,首当其冲的是,中金公司、国信证券和长江证券三家券商,其旗下各有三只产品逼近清盘。
目前,中金公司旗下的中金大中华股票配置资产净值为1.19亿,其自2008年发行以来,不断遭到客户的赎回,其最初发行份额是37159.5万份,最新份额只剩12127万份,缩水了67.4%。从业绩上看,中金大中华股票配置资产今年以来表现欠佳,今年以来亏损5.11%。
而国信证券旗下三只产品也面临“被清盘”的危险。其中两款混合型产品国信金理财泰然1号和国信金理财限额特定1号目前资产净值分别仅有1.12亿和1.18亿。其债券型产品国信金理财收益增强资产净值也只有1.37亿。今年以来,这三只产品产品均处于亏损状态,投资者用脚投票,纷纷赎回。
据朝阳永续数据,今年一季度,国信金理财泰然1号被客户共赎回了1885万份,而当期总申购份数仅104万份,相当于净赎回了1781万份。目前其最新份额为12206万份,较其刚发行时23273万份的份额,短短一年,缩水了48.7%。
此外,华泰证券的华泰紫金策略优选、第一创业的创业1号安心回报产品规模也在“清盘”警戒线。
业内人士指出,除了业绩不佳以外,券商集合理财产品规模缩水的原因还在于,首次发行中“帮忙资金”的退出、券商产品设计不尽合理以及重首发不重持续营销的销售等等。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不必过分担心券商集合理财产品“被清盘”,由于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由于整体规模较小,容易触及1亿的规模底线也算正常,但量小也便于券商“护盘”。
缩水9亿,中投证券1800万急护盘
中投证券旗下的混合债券型产品中投汇盈债券优选则是因客户赎回压力大导致规模“大瘦身”的典型。
2009年5月18日,中投证券推出中投汇盈债券优选,仅两年时间,该产品遭到大量赎回,规模缩水10亿,目前最新资产净值仅1.16亿。从份额看,首发发行时,该产品份额76638万份,截至今年一季末,该产品份额跌到最低点11525万份。两年内,中投汇盈债券优选更换了三个投资主办,目前,该产品投资主办李拴牢是资产管理部首席分析师。
“事实上,中投汇盈债券优选随时都有清盘的可能。我们也做好了准备。”一位参与该产品运作的相关人士透露。
从业绩上看,中投汇盈债券表现乏善可言。在其成立以来的731个交易日中,413天单位净值低于1元。根据朝阳永续数据,中投汇盈债券成立两年以来总收益为3.70%,低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今年以来收益为-1.27%。
为了避免“被清盘”的风险,扭转频频遭遇赎回的局面,今年5月24日,中投证券动用1800万元自有资金参与中投汇盈债券优选产品。此前,中投证券已注入了2000万自用资金。截至目前,中投证券累计投入3800万自有资金为中投汇盈债券优选“护盘”,并承诺自有资金参与份额不会退出(现金分红除外)。
按照相关规定,券商参与旗下1个集合计划的自由资金,不超过成立规模的5%,且不得超过2亿元。按此规定,中投证券投入中投汇盈债券优选的自有资金不能超过6450万。
“中投证券这么做也是无可奈何。不自保,可能就要被清盘了。”深圳一位券商资产管理人士表示。
“注入自有资金对防止清盘作用不大,但有提振作用。当然,自有资金投入很可能是托管银行深发展提的条件。规模缩水到这地步的,持续营销难度很大。银行可能要求管理人投入自有资金,来增强销售人员和客户信心。”上述资管人士如此分析。
国泰君安央企50跌破1亿红线
在24只逼近清盘底线的产品中,国泰君安旗下FOF产品央企50最“惊险”。
成立刚满一年的国泰君安央企50发行以来总收益为1.03%,低于银行同期定期利率,份额也在急剧萎缩,从发行时的29072万份至9867万份,缩水了66%,资产净值仅9868万,低于1亿的监管红线。
今年以来,国泰君安央企50的资产净值一直在1亿元上下徘徊。今年一季末,其资产净值一度跌至9718万。
成立不到3个月,国泰君安央企50即更换投资主办。钟玉聪接过张浩的接力棒担任该计划投资主办人。公开资料显示,钟玉聪2006年7月加入国泰君安,历任衍生产品部研究员、资产管理总部研究员等职。
但券商们往往会想方设法保证不被清盘。“对一个面临清盘的产品,只能通过扩大规模护盘。所有合规的手段都可能想出来。比如,大规模持续营销、找大户,还有资源互换。”一位券商集合理财市场部人士透露券商护盘“自救”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