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观天下]评级机构真的只是传递消息的“信使”?
2011-07-13   作者:明金维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就在希腊日益接近“倒债”边缘的同时,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再次升级。这一次,遭到市场重击的欧洲第三大经济体——意大利。7月11日,由于担心意大利陷入危机,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动荡。
  欧债危机再次升级,也激化了欧盟与美国三大信用评级巨头大的矛盾。欧盟官员甚至表示,由于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中影响“恶劣”,将建议欧盟禁止信用评级机构对接受救助的欧元区国家进行信用评级。
  自从2009年年底欧元区债务危机爆发以来,欧盟与评级机构的“暗战”就一直不断。欧盟认为,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无视各方为解决危机所做的努力,一再调降希腊、爱尔兰、葡萄牙等国信用评级,无异于给危机“火上浇油”。
  但也有人认为,穆迪等评级机构是独立的,它们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对于金融市场的信贷风险给予提示,服务于各类投资者。换句话说,他们只是传递消息的“信使”。欧洲国家扬言“惩戒”评级机构,只不过是掩耳盗铃之举。
  笔者认为,评级机构作为现代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参与方,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但随着穆迪、标普和惠誉“三巨头”获得金融市场信贷风险垄断性话语权后,这种作用出现被滥用势头,甚至开始表现出日益明显的国别和政治偏见。如果不加强对评级机构的监管,如果其他国家不能发展起自己的评级机构以加强竞争,金融市场将出现随评级巨头起舞的危险局面。
  毫无疑问,评级机构在金融市场中承担着重要作用。在理想状态下,它们凭借自身的专业、独立分析,为投资者提供有关信用风险的关键信息。长期以来,包括各国央行在内,市场已经对评级机构形成了强烈依赖。比方说,欧洲央行规定,评级在一定级别之下的国债,不能作为抵押品,从欧洲央行获得资金。从整个金融市场看,投资者也严重依赖评级机构的判断,来决定某一借贷方的融资成本。
  正是这种依赖,造成了评级机构具有掌握着金融市场上的“生杀大权”,甚至达到了“一言可以灭国”的地步。比方说,穆迪将葡萄牙国债定位“垃圾级”,将直接推动葡萄牙国债融资成本剧增。与此同时,大量持有葡萄牙国债的投资者,其投资价值也将受到影响。
  放眼全球,当今世界,穆迪、标普和惠誉“三巨头”,已经在信用评级市场形成了垄断地位。越来越多的人怀疑,评级机构有可能滥用其垄断地位。
  从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看,美国三大评级机构本身的专业性值得怀疑。它们在酿成美国次贷危机的过程中,发挥了极其不好的作用。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前,正是由于评级机构受雇于次贷资产销售方,将其定为优质资产,才使之流向全球金融系统,最终贻害世界。
  当前,评级机构对欧洲国家连下杀手,客观上对危机起到了火上浇油的作用。甚至还有人认为,带有浓厚美国色彩的三大评级机构,对欧洲穷追猛打,而对美国同样严重的债务和赤字状况手下留情,显示出了极大的偏见。其重要目的,是推动资金回流美国,以解决美国面临的资金难题。
  在欧元区债务危机中,评级机构无视欧盟、欧洲央行以及希腊等国为解决债务危机所付出的努力,连篇下调希腊等国信用评级,无疑是“落井下石”。金融市场运行的基础是信心,评级机构的所作所为,正在一点点击碎投资者对希腊等国家的信心,进而会导致希腊破产成为一个自我实现的语言。
  对于希腊等国来说,现在最缺乏的就是时间。希腊政府已经为脱困推行了一系列紧缩措施和结构性改革措施,假以时日,随着这些措施效果渐渐显现,在中长期时间内逐步解决其债务问题并非不可能。而评级机构连下痛着,相当于根本不给希腊等国翻身的机会。
  评级机构这种打着维护市场信息准确性口号采取的行动,只会严重削弱市场信心,加剧市场动荡。如果希腊等国真的破产,对世界经济和金融系统来说,必将又是一场大风暴。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频道精选:
·[财智]中国概念股造假危机不断 在美遇寒流·[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谢国忠:软着陆可能成为陷阱·[思想]张立伟:中国奶业没有“消费者主权”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