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网民:三公消费披露迟缓难以交代
2011-07-11   作者:记者 陈伟/整理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虽然国务院三令五申各部门7月前公开三公消费,但截至7月9日,仅科技部、中国工程院、国家文物局、教育部等部门进行了公开,其他绝大多数中央单位并未公开。
  有网友认为,三公消费披露迟缓对政府公信力而言是一种损失,背后的原因则在于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仍存侥幸心理,为此,亟待建立问责机制加以约束。而就治理“三公消费”而言,信息公开仅是第一步。

  公开三公消费“打太极”影响威信

  新华网网友毕晓哲称,绝大多数部委未按时限公开“三公消费”,原因并不复杂。一者,公众未免会猜测一些部委三公消费“水太深”,也或存在违法违规支出消费的问题,怕被问责迟迟不敢公开;二者,不排除有些部委会认为谁先公开谁吃亏,“等比自己有更严重问题”的部委先公布了,自己再行公布,这样的舆论压力会小些;三者,缺乏刚性问责支撑,即使不公开也没什么,也有“法不责众”侥幸心理等。
  有网友指出,公开“三公”开支,从中央各部门到各级地方政府都应该拿出诚意。公开“三公”开支在技术上、运行方式上、程序上都不存在障碍;不缺承诺,也不缺支持,只是火候尚浅还需给力。
  求是理论网网友程奎星认为,作为纳税人,群众有权利知道政府花了多少钱,办了多少事。“三公”开支不明不白给官员大肆消费提供了机会,群众要想问个究竟,那就更难上加难。“三公”消费不透明,稀里糊涂“打太极”,有头没尾有预算没决算,纯粹为了敷衍了事来做场面账目,这一系列的问题得不到根本转变就会失去公开“三公”开支的真正实际意义,让政府决策打折扣之余也在群众面前让政府部门自己的威信受损。

  问责缺失导致三公消费公开迟缓

  有网友认为,确保“三公”经费的亮相不“卡壳”,首先要建立硬性约束机制,对不能按时公开的部门实施问责,彻底去除“先看别人怎么做”的侥幸心理,并形成常态;其次要制定明确的细节公开标准,既不能让群众“雾里看花”,也不能搞“糊涂账”。
  燕赵都市网网友晏扬指出,三公经费不仅位列政府信息公开范围,而且属于应当重点公开的政府信息。对拒不公开三公经费账本的部门,不能仅仅谴责了事,而当以问责机制倒逼三公经费公开。
  红网网友高福生认为,让“三公”经费公开实至名归,叫好又叫座,最重要的是强化行政问责,对那些与中央步调不一致,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在规定时间内观望、权衡、犹疑,迟迟不肯亮账单的部门,必须有主要领导担责“买单”。

  建立制度规范三公消费公开

  新华网网友梁江涛认为,要打破三公消费公开这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尴尬局面,需要用统一规范的制度来制约与倒逼。 
  其一:要通过制度统一细化“三公支出”公开的具体内容,防止“七个和尚八本账”。不仅要按照现有规定对部分重点支出的公开细化到“项”级科目;而且要严格限制以“其他支出”笼统化、模糊化“三公支出”,能列入相关细目的必须列入,不得化实为虚,“化零为整”;更要防范个别部门利用假发票把“三公支出”转移到其他预算项目里“避人耳目”。 
  其二:要通过制度规范“三公支出”的公开模式、说明语言等,做到“通俗易懂”。如果公开的账目如天书一般,公众看不懂,就形同“空开”,失去接受监督的意义。
  其三:要通过制度明确规定“三公支出”的公布时间表和每个公示周期的最后期限。既要防止有关部门将陈年旧账拿出来“忽悠”公众,更要遏制故意拖延、拒不公布的行为。不管哪个部门,只要未按时公布“三公支出”,都必须公开向公众作出解释并道歉。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中央“三公”预算94.28亿 2011-07-09
· 亮出“三公”经费不能再拖拖拉拉 2011-07-09
· 三公消费早公开顺大势得民心 2011-07-08
· 赞,中央政府公开“三公”支出 2011-07-06
· 中央单位“三公”经费首次公开 2011-07-05
 
频道精选:
·[财智]中国概念股造假危机不断 在美遇寒流·[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谢国忠:软着陆可能成为陷阱·[思想]张立伟:中国奶业没有“消费者主权”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