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过去了,券商资管战绩如何?
很遗憾,收获的仅仅是规模。
据WIND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共计230只(包括正在推广的),其中今年新设立50只,资产净值合计达1286亿元。
这230只产品由55家券商管理。东方证券管理16只,产品数量最多;中信证券资产净值169亿,规模最大。
渤海、长城、恒泰、世纪和中原证券5家小券商纷纷发行首只理财产品。
相对产品数量和规模的急速扩容,业绩却显得十分尴尬。今年上半年,在223只有业绩可谈的产品中,有169只出现亏损,占比76%。
173只产品上半年平均回报率为-5.24%。今年新成立的50只产品成立平均回报率为-1.36%。全部223只产品上半年平均回报率为4.38%。
55券商230产品1.3千亿 平均回报-4.38%
今年来,券商资管的规模不断壮大。
截至6月底,正在存续期的集合理财产品有230只,较去年末的155只新增了50只。份额合计达1596亿份,较去年末增加46%。资产净值合计1286亿元。这230只产品由55家券商管理。
近半年来,随着“审批制”改为“备案制”传言的不断升温,产品发行规模逐月递增。其中5月最疯狂,新增14只。今年新设的50只产品,混合型占了39只。
“与去年相比,今年审批集合理财产品的速度明显加快,标准也有所降低。越来越多的券商争相发售产品。”招商证券某资管人士透露。
不过,发行火爆的同时,呈现的却是尴尬的业绩。
据WIND数据统计,在已公布收益率的223只产品中,有169只上半年业绩亏损,占76%。223只产品今年上半年的平均回报率为-4.38%。
按产品所属概念来看,仅货币型产品整体业绩为正。据统计,5只货币型产品的平均回报率为1.81%。5只QDII型产品平均亏损4.45%。
111只混合型产品平均亏损5.21%,有88只亏损,占79%。最好的是今年6月刚成立的创业创金价值成长,盈利2.92%;最坏的是浙商金惠2号,亏23.25%。在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上半年业绩榜中排后10名中,混合型产品占了9只。
25只股票型产品平均亏损4.48%,其中22只亏损,占85%。最好的是兴业证券玉麒麟1号,盈利6.2%;最坏的是东兴金牛1号,亏14.93%。
42只FOF型产品平均亏损5.88%。最好的是今年5月份成立的中投汇盈基金优选,成立以来回报率1.44%;最差的是国元黄山2号,亏13.55%。
30只债券型产品平均亏损0.78%。最好的是国泰君安君享稳健,盈利5.01%;最坏的是海通季季红,亏7.82%。
“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变现不佳,受此影响较为严重的主要是股票型和混合型产品。”上述人士表示。
规模并非优势,浙商全军覆没
从具体产品收益率来看,结合老产品今年以来回报率和新产品成立以来回报率比较,在223只产品中,实现正收益的仅48只。
其中,兴业证券玉麒麟1号以6.2%的回报率拔得头筹;国泰君安君享稳健以5.01%的回报率获得榜眼。获得探花的则是第一创业的创业创金价值成长品,成立于今年6月7日,回报率为2.92%。
不得不说的是,一些规模和资历雄厚的券商业绩表现实在是不尽人意。例如产品数量最多且资产规模排前十的东方证券,上半年15只产品仅1只产品实现正收益,其它14只产品平均亏5%。资产规模排第三的光大证券,12只产品10只亏损,平均亏6.28%。资产规模排第五的广发证券5只产品全军覆没。
在中期业绩榜中,排名垫底的是浙商金惠2号,今年以来亏损23.25%。事实上,浙商金惠系列的3只产品全部落入后10名中。浙商的辉煌已成往事,从今年一季业绩变脸至今,越演越烈。
浙商证券金惠1号和金惠3号,今年以来总回报率分别为-16.97%和-13.17%,排在行业倒数第三和第八位。
遗憾的是,浙商证券旗下的另外4只产品也纷纷翻船。汇金1号、金惠引航今年以来分别亏损11.9%和8.33%。今年才成立的汇金大消费、金惠海宁钱潮分别亏损0.26%和8.28%。
今年上半年,浙商证券7只产品平均亏11.74%,在55家券商排倒数第三。
与浙商类似的还有东兴和东吴证券。它们分别平均亏13%和12%。其中东吴财富1号今年亏17.92%,仅好于浙商金惠2号。
5券商首发产品
初涉世,只能是学习阶段。
今年上半年,有5家小券商挤进了集合理财队伍,分别为渤海、长城、恒泰、世纪和中原证券。
渤海证券的滨海1号民生价值成立于2月14日,资产净值21亿,成立来回报率为-5.95%。
长城证券的长城1号成立于3月23日,资产净值6.75亿,成立来回报率为-2.88%。
中原证券的中原炎黄一号精选基金成立于5月16日,成立以来回报率为0.37%。
恒泰证券的恒泰先锋1号成立于6月13日,成立以来回报率为0.8%。
世纪证券的世纪金彩1号成立于6月23日,成立来回报率为0.02%。
“不管这块饼是否好吃,重要的是先抢占部分市场份额。”上述人士表示。大多数券商都是抱着能做好的信心来发售产品,建设一只投研实力较强的团队并非一朝一日的事,普遍券商都是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