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观察文字稿-6000万桶会带来什么?
2011-07-04   作者:  来源:央视网
 

    解说:国际能源机构上周发起突然袭击,投放储备油总量创20年之最,美国态度积极究竟为什么?《今日观察》正在评论。

    主持人(王小丫):大家好!这里是正在播出的《今日观察》,6月23号,国际能源机构宣布将在历史上是第三次释放战略石油储备。那么一举动意味着什么呢?我们先通过前两次的释放来类比一下,第一次呢是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时候,第二次呢是在2005年,当时是卡特里娜飓风严重的破坏了墨西哥湾的离岸油井、输油管道以及炼油厂。那么这两次都是严重影响了全球石油安全的时刻。现在我们看到了第三次释放,那么动用这一手段是否意味着石油再一次不安全了?那么这6000万桶石油的能量到底有多大呢?我们今天将就此展开梳理和评论。

    两位评论员,一位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的副所长丁一凡先生,欢迎您,另外一位是社科院美国经济研究中心的主任肖炼先生,欢迎您,那么也希望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来参与到我们的节目当中和我们一起互动。

    节目一开始呢,我们首先要来了解一下释放出来的这6000万桶石油的来龙去脉。

    解说:国际能源机构23日宣布向市场投放6000万桶战略石油储备以平抑油价,消息一出纽约和伦敦两地原油期货价格应声重挫再次刷新四个月来新低。

    国际能源机构当天在声明中说,其28个成员国同意采取联合行动,在未来30天内,平均每天向市场投放200万桶原油,作为国际能源机构重要成员国,美国宣布提供3000万桶战略石油储备,承担一半份额。

    自战略石油储备机制1975年建立以来,国际能源机构仅在1991年海湾战争和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袭击墨西哥湾时,动用过这一应急机制,而本次国际能源机构解释说,截止5月底,利比亚局势持续动荡已造成国际轻质低流原油供应减少1.32亿桶,而随着夏季用油高峰到来,国际市场原油供求关系将遭遇挑战。由于欧佩克6月初未能就增产达成一致,因此此次联合投放战略储备行动将弥补短期空档,直至原油市场重获足够供应。

    国际能源机构总干事田中伸男表示,希望此举能够改善原油供应状况,确保世界经济软着陆,原油供应突然大幅增加导致国际油价急剧大幅下挫,23日收盘时纽约商品交易所8月缴获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大跌4.39美元,收于每桶91.02美元,跌幅4.60%,伦敦市场8月缴获的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暴跌6.95美元,收于每桶107.26美元,跌幅高达6.09%。

    主持人:好,看过这个小片之后呢,大家可能还是会有一些疑问,比如说我不太清楚这6000万桶它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它意味着什么?

    肖炼:这6000万桶就相当于它90天能源储备的三分之一,这么一个总量。然后它6000桶的战略储备投入市场它不是一天就投进去的,大概分为一个月是30天,那6000除以30,就是200万桶,那它为什么要投入200玩同呢每天,因为这个利比亚每天生产的石油大概是150到180万桶左右,正好这个200万桶就弥补了利比亚由于战争停产的这个数量。

    主持人:是这样的一个概念,很多人觉得这6000万桶,这一桶到底有多大,我今天查了一下,这个一桶呢是大概不到160升,大概是159升这样的一个容量,那么这个消息一出来之后呢,国际油价就整个一个可以说应声大跌,那这是不是达到了这个国际能源署的目的呢?

    肖炼:国际能源机构它本身目的就是要控制这个由于战争造成的能源供应,石油能源短缺这投机现象,从目前的情况下来讲短期是达到了这个目的,因为整个油价在下跌。

    主持人:那这是不可以说这是国际能源署的一次宏观调控,可以这么理解吗?

    肖炼:可以这样理解,在全球范围内一个宏观调控。

    丁一凡:这个时候实际上是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也就是说在国际能源机构与欧佩克组织之间有过一些谈判,当时就是希望欧佩克国家,也就是石油生产国能够增加一些产量,但是呢这些石油输出国不太愿意,因为他们觉得现在这个油价比较高,对他们比较有好处,而且确实一些沙特阿拉伯国家等等,他们都面临着一些很大的社会压力,然后他们说石油价钱比较高,对他们来说增加,政府增加许多社会开支,是需要这些石油价比较高,因此他们不积极的增加生产,来这个抵御这个油价上涨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因此呢实际上这个国际能源组织吧,这个动用战略石油储备也是想某种程度上,要告诉石油输出国组织,实际上我们还是有手段的,我们可以让这个油价跌下来。

   主持人:其实大家都是有手段的。

    肖炼:对。都有手段。

    主持人:我们看一下今天观众朋友他们的这个参与。

    “发现坚持”他说,“第一次海湾战争和2005年美国遭卡特里娜飓风之后呢,这是第三次战略储备石油的释放基于前两次的储备释放都是导致油价下跌的经验,虽然长期价格走势迥异,但是这一次的油价还是应该持续下跌。

    那我们也注意到在动用的这6000万桶石油储备当中呢,有一半呢是来源于美国,那么美国它这样做它有什么样的什么动机和目的,它究竟想做什么呢?现在我们先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

    解说:国际能源署将在未来一个月向市场投放6000万桶石油储备,美国将提供50%,也就是3000万桶的份额,美国能源部部长朱棣文日前在声明中说,采取这一行动是由于中东、北非尤其是利比亚局势不稳导致石油减产,威胁到世界经济复苏。

    24日美国商务部公布今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第三次预估值,称按年率计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1.9%,经济的增幅明显慢于去年第四季度的3.1%。美国商务部分析,能源和食品价格攀升使居民消费意愿受到抑制是今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速放缓的重要原因。

    2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演讲时指出,美国经济已经从危险悬崖边走了出来,仅仅过去15个月,美国的私营部门就新增了超过200万个就业岗位,其中大约25万个是在制造业部门,同时美国三大汽车巨头均已从危机中复苏,并已实现盈利,不过奥巴马坦诚美国的失业率仍然很高,而且解决高失业问题仍然需要时间。

    石油需求和经济增长密不可分,《华尔街日报》文章指出“汽油价格上涨已经影响了消费者在其他商品上的开支,在美国截至5月底的12个月中,加油站销售额增长了22.3%,而整体零售额仅增长了7.7%。今年5月美国人的汽油消费达到452亿美元,占各类零售店消费总额的比例近12%。

    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经济学家克里斯?拉法吉斯说,“此番原油价格下跌将导致美国汽油价格从目前的每加仑4美元跌至3.5美元,其效果无异于总额达数十亿美元的减税计划,将刺激消费,并进而推动美国经济增长。

    主持人:可能现在大家有一个疑问,就是这个国际能源署,它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组织,听说与石油相关的,大家可能听说欧佩克是比较多的,它和欧佩克之间是一个怎样的关系呢?请两位来给我们梳理一下。

    丁一凡:实际上这个“国际能源署”这个名字吧是一种翻译名字,而这个翻译确实是让人有点摸不到头脑,因为你这么从字面上理解,它好像首先它是一个全球的国际组织,另外它有可能是不是联合国一个什么分支,其实它不是,实际上它是一个俱乐部似的东西,一些国家觉得我们应该成立一个机构,这个机构的成立的时期呢,是第一次石油危机,因为在70年代有过第一次石油危机,因为欧佩克已经存在了,然后欧佩克组织呢,联合起来当时为了这个比如反击当年以色列的军事攻势,然后就决定制裁以色列及其盟友,所以一下造成了第一次石油危机,然后在石油危机背景下呢,当时美国调头,把这些西欧,主要是西欧国家,那些大的石油消费国团结起来搞了这么一个叫国际能源机构,国际能源机构的目的呢,是能够形成一个能够欧佩克抗衡的,叫石油消费国卡特尔,因为欧佩克是一个石油生产国和输出国的卡特尔,这样的话它就认为我们之间就可以形成一定的对抗,然后这样我们就可以形成一定的谈判,然后但是呢在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国际能源机构并没有真正成为一个石油消费国的卡塔尔,因为这个石油消费国之间经常各有各的打算不那么团结,大家很难能够拿出一个统一的谈判的立场去谈判比如说价格,谈判产量,因为没有这样的东西,所以大家都各自为政,所以后来呢,这个国际能源机构就慢慢慢慢演变成一个现在对于石油和世界能源跟踪研究的比较权威的机构,比如说现在国际能源机构发布的各种各样的这种数字,是各个国家在参考这个能源市场的时候,重要的参考数据,它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研究机构。

    主持人:那我们也知道呢,这6000万桶当中呢,有一半是出自于美国,那美国在这个事情当中的态度也是非常积极的,它的有什么样的目的呢?

    肖炼:因为这个国际能源机构它的最大的头就是美国,而且这个能源储备中间最多的也是美国,因为美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也是石油消费国,所以他在国际能源机构中,它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那美国为什么积极呢?美国积极他有几个原因,一个原因就是说他从政治上来讲,他希望这个利比亚这个战争尽快结束,第二个从美国内部,就是他经济发展来看美国大家知道2008年之后美国的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是重创,现在美国经济开始在复苏,但是这个复苏得非常艰难,比人们想象得要更加更长,那这样他在复苏的时候呢,就是说如果油价高,他就会增加他复苏的成本,会增加这个企业的成本,会增加消费者的成本,这对他是非常不利的,好,如果说经济不好,明年美国可是,美国总统大选,如果这个经济不好,老百姓失业问题不能解决,他的经济不能全面地复苏,那就不会投在任的奥巴马的票,所以基于以上三种考虑,美国就选择,不是说美国自己,美国主导这个能源机构呢,在这个时候选择了这个点,就和能源生产国进行了一场博弈。

    主持人:也就是说在这个时候美国出面来进行一场宏观调控对他来说是必需的,基于以上三点。我注意到在这儿呢我们的观众朋友也给我们发来了一些漫画,我们请两位评论员一起来分享一下,我们看一下这一幅,两个人好像是两个醉鬼在喝酒,一个说呢我想我不会再借钱喝酒了,另外一个就是说是吗,我也是。大家都觉得不想提前预支了,你们两位怎么解读这个漫画?

    丁一凡:实际上它这是一个比较讽刺,一个就是说这个醉鬼实际上也跟现在整个西方经济有关系,就是特别是美国和欧洲,因为这次经济危机,金融危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过度借债而引起的,所以说将来我不能喝来喝去的,因为我实际上已经借了这么债喝,喝这么酒没有办法控制不住了,然后另一个方面呢它是一个美国的形势,就是我这个使用石油太多了,这个石油也是跟债务有关系,美元大家都认为美国的债务太重了,而美元不得不贬值,在这种预期的情况下就使得石油价格不断地推高,石油价格跟它一定有这种关系。

   主持人:大家都看到这6000万桶石油将进入市场,进入市场之后会给市场带来怎样的震动呢?是否能够帮助世界经济软着陆呢?稍候继续我们今天的评论。

    解说:6000万桶储备油进入市场,世界经济能否实现软着陆?国际油价和美元因素将会如何变化?《今日观察》正在评论。

    主持人:好,欢迎各位继续关注,今天呢我们关注的是6000万桶石油储备将进入市场,那么这6000万桶进入市场之后会对大宗商品的价格的走势有一些什么样的影响呢?我们现在通过一个短片来梳理和了解。

    解说:自释放战略石油储备以来,国际油价一直震荡下跌,到27日纽约油价已经下跌5%,伦敦北海布伦特原油下跌7%,28日国际油价大幅反弹,纽约和伦敦两地油价涨幅均超过2%。

    黄金价格也在看涨,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价格28日开始上行,收盘价重返1500美元之上,市场交投最活跃的8月合约收于每盎司1500.2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上涨3.8美元,涨幅为0.25%。28日玉米和小麦价格结束下跌行情,大豆为连续第三个交易日上涨。

    大宗商品持续波动,业界也格外关注美元走势,离本月底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结束还有几天时间,日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没有对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做出任何暗示,仅在美联储公开声明中表示,将维持美联储目前资产负债表规模不变,到期国债本金也将用于再投资。

    有经济学家指出,美联储维持其2.8万亿美元资产负债表规模,并用到期本金再投资将会继续在全球资本市场上创造出庞大流动性。此外这几天欧债危机的话题也在搅动金融市场,28日希腊议会开始就政府提出的总额780亿欧元的经济调整方案进行讨论,并在两天内对这一方案进行表决,面对希腊讲做出的这一关键性决定欧盟表示,希腊要避免近在眼前的债务违约,唯一的出路就是批准这一方案。

    新华社援引经济学家观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扬,主权债务增长和危机持续,全球性的通货膨胀在上升,是今年世界经济复苏面临的考验。

    主持人:我们梳理完大宗商品的走势之后呢,我注意到有朋友给我们发来一幅漫画我觉得很有意思,我们要请两位评论员来分享一下,这个是不断上涨的国际油价,这是一条大鱼,而发展中的国家是这个小鱼,它们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肖炼:就是说发展中国家它是这场油价上涨直接的受害者,也是国际大宗商品直接的受害者,而这个受害者是由谁引发的呢,是由美国的这个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美国的次贷危机造成的,也就是说美国他当然就等于他制造了全球金融危机,他通过美元的贬值把他这个危机的祸水呢推向了全世界,那样现在就造成全球经济出现了一个新的不平衡,一方面是美国他这方面的通货的紧缩,另一方面是发展中国家的通货膨胀,这样就等于这个大鲨鱼就把发展中国家的很多利益都给吞食了,这是从这个方面来讲,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石油只是大宗商品中间的一个,这次就是说通过动用6000万桶的这个石油呢,这样就等于他是扩大了供给,扩大供给之后呢,就会使石油的价格,起码在短期内回到他原来的这个位置,回到一个比较合理的这个位置。

    主持人:那是不是对发展中国家更有利的?

    肖炼:这对发展中国家是有利的,对中国也有利,没有人愿意油价高,但是油价高低不是由你的期盼所决定的,它是有供给决定的,它这次6000万桶只是增加了供给,供给只是短期,但从长期来看,这个油价必然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但是全球经济的复苏,不完全取决于油价,油价是一个非常重要方面,但是还取决其他很多方面,一个很重要原因是取决于美元的汇率,因为包括石油和大宗商品是以美元定价的,当美元贬值就是说衡量这个大宗商品的价值尺度在贬值,那就是说它就造成石油和大宗商品价格上升,这样就对发展中国家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当然对美国和欧洲也有不利的影响,但是对它影响的程度比对发展中国家影响的程度要小。

    主持人:那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6000万桶石油进入到市场之后呢,确实是起到了立竿见影把这个油价降下来这样的一个结果,那么从长远的这个角度来看,这6000万桶进入市场会有一个怎样的影响呢?是否能够帮助世界经济软着陆呢?请两位来梳理一下。

    丁一凡:这个所谓它是慢慢释放的,慢慢释放在一段时间里,对市场还是一种震慑,也就是说他肯定在一两个月内应该不会出现大幅上扬的趋势,然后在这种情况下是个好事,但是你说再往下,它能够坚持多久,因为你释放完了,也就没有什么其它的效果,如果利比亚的战事没有结束,如果利比亚不能够恢复生产,如果其它的产油国不能够扩大生产的话,那还是有一定的缺口,所以还是会有影响的。另外世界上经济里边最近发生一些事情对于石油价格是起了很大影响的,刚才肖先生讲的那个美联储的政策,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也就是低利息政策,低利率政策对于这个流动性的刺激以及对这个投资者或者投机者去追逐这种大宗商品去追逐石油这种商品,推高这些价格,除了这些因素以外,一个很大的因素呢,是人们对传统能源的需求增长的一种预期,这种预期来自于日本的核事故,日本的核事故出来以后,因为它严重地影响了人们对于核能源这种能源的一种信心,所以你比如说德国什么瑞士啊这些国家,很多欧洲国家,过去都使用很多核能的这些国家,他们都纷纷宣布,他们要停止使用核能了,也就是说慢慢地放弃核能了。

    主持人:对石油的这种依赖越来越大了。

    丁一凡:这样的话对石油的依赖会越来越大,石油的价格势必要上扬。

    肖炼:石油是一个稀缺产品它总有一天要用完的,好,现在丁先生讲了,好,可再生能源核能其它能源非常好,非常好但是它花钱多呀,就是在目前的这个情况下,他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才能换来一点很少的再生能源替代能源,要是用石油很快,挖起来马上就可以用,这就是人类一个矛盾,你到底是考虑以后呢还是考虑现在,那现在他管不着那么多了挖起来就用吧,现在就是这样,如果挖起来最后大家都去挖,而且没有节制那最后这个能源价格还会要回到它原来的位置,这就是人类的一个悲剧。

    主持人:所以我们今天在评论这6000万桶石油储备进入市场的时候,其实可能还应该对大家说一句,这个世界它的资源真的是有限的。再来看一下其他的观众朋友他们的观点。

    “4小时”,他说呢“抛售石油储备从中短期说呢对于欧美经济复苏构成利好的刺激,但是刺激是短期的,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是工业的血液,世界霸权国家为了争夺它而不惜制造混乱,石油价格肯定会继续走高,除非有替代能源的出现。”

    另外一位“飞龙”,他说,“IEA此举造成…”就是这个国际能源机构它的一个简称。“造成的心理影响大过实际影响,6000万桶原油还不够全球一天的消费量,占应急石油储备的不到4%,但市场已经有了明显的反应,证明干预是成功的,对于防止全球经济硬着陆是有好处的。”

    好,现在我们就这个问题再来听一听特约评论员他的观点和建议。

    董秀成(中国石油大学中国油气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从中长期来看,油价在高位运行,这个是比较难以避免的,经济当然逐渐还是会(好转),不管现在进展如何,但是将来肯定还是要逐渐地复苏;另外一个就是说美元的问题,美元贬值是一个长期的问题,贬值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再一个因素就是资本市场对油价的炒作推高作用力量非常大,综合几个因素来看,我认为中长期来看油价还是在高位维持动荡。

    王勇(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未来的走势,我觉得以国际能源署为代表的这样的行动,有可能是预示着发达国家会进一步联手干预经济,这里面包括动用利率的手段来解决稀释他们债务危机的问题,有可能进一步地打开新兴国家市场的大门,来转嫁他们当前所遇到的问题,第二个方面,能不能实现软着陆,现在还是很难说,在美国、欧洲,他们都积累了大量的政府债务,特别是美国的情况非常严重,当前联邦债务达到GDP的70%左右,从当前的情况看,这个债务危机短期之内难以消除,总得来看,前景不是很乐观。

    主持人:今天在我们的节目接近尾声的时候呢,我们要请两位专家来做一个预测和判断,就是未来这个国际油价的一个走势将会是怎样的?

    肖炼:长期看肯定要走高的。

    主持人:走高,不断地走高。

    肖炼:因为它关键因素就供给在不断地缩减,除非有其它能源能替代这个石油,但是现在目前还没有发现一个比石油更加高效更加节约的,不,就更加省钱的这么一个能源,这就是说人类在长期使用能源和短期使用能源中间处于一个非常矛盾的状况。

    主持人:当然我们的科学家应该加快,找到替代的新能源,丁教授认为?

    丁一凡:除了他说的这种供给,说减少石油的再枯竭以外,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美联储的政策会不会变。

    主持人:这个政策变化会有什么影响?

    丁一凡:如果美联储政策要变的话,它会对油价产生巨大的影响,因为在两次石油危机的时候,当时是石油的价格……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今日观察文字稿-救助希腊 进退两难? 2011-07-04
· 今日观察文字稿-聚焦钱流:破解融资难 答案在哪里? 2011-07-04
· 今日观察文字稿-保障房:“快工”也要出“细活” 2011-06-24
· 今日观察文字稿-聚焦钱流:民营银行为何“难产” 2011-06-24
· 今日观察文字稿-清理收费公路 要有明白帐 2011-06-22
 
频道精选:
·[财智]中国概念股造假危机不断 在美遇寒流·[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谢国忠:软着陆可能成为陷阱·[思想]张立伟:中国奶业没有“消费者主权”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