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十二五”规划“难产”
|
新能源车产业化技术路线部委间存分歧
|
|
2011-07-04 作者:记者 梁嘉琳/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字号
大
中
小】 |
“十二五”汽车产业国家规划正面临“难产”的尴尬处境。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张小虞曾向《经济参考报》记者透露,基于从重数量到重质量的转型,“十二五”期间,中国将不再出台《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代之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工信部部长苗圩今年“两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近日已正式报至国务院,目前正等待国务院审批,不出意外,这一产业规划有望在今年上半年公布。” 然而,“意外来了”。一位国家部委相关人士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不会像业界热炒的那样在7月份就出台,最快也要到下半年。”他表示,最近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业内专家,都开始讨论包括电动车在内的汽车产业政策思路,“不排除近期会有关于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政策出台”。 该人士分析道,主管电动车的四部委对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存在分歧。其中,工信部基于销售、能源网络等产业化基础现状考虑,倾向于节能汽车(包括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等)和新能源汽车(包括充电式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等)“两条腿走路”。 至于科技部,上述人士指出,基于能源安全和赶超美日的考虑,仍倾向于“优先发展电动汽车”。目前,《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仍在报送国务院审议,而科技部早在今年5月已低调实施《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而“另一条腿”的《节能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仅仅“即将出台”。一位业内专家透露:“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科技部手中掌握着百亿级的科技专项资金,对各地技术研发和示范运行起到很强的指导性作用。” 《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指出:“到2015年,新能源汽车初步实现产业化,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市场保有量达到50万辆以上。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将实现产业化,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市场保有量达到500万辆。”这一规划,是分管汽车工业的四部委——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达成的最新共识。 但科技部仍不满足于这一进度。科技部一位人士向《经济参考报》记者透露,私人领域普及纯电动汽车的产业化和技术自主化进程还会再度提速,“肯定会少于10年”。科技部的专项规划指出,到2015年,仅电动车一项的市场保有量就要达到100万辆。这一指标,已经是整个新能源汽车“十二五”指标的两倍。 国家发改委一位人士对此表示:“短期内应以油电混合动力汽车、插电式的混合动力汽车为过渡阶段,中长期过渡到充电式的纯电动汽车,目前纯电动汽车盘子很小,光靠它根本占领不了市场。”以国内最早发布新能源轿车车型的比亚迪为例,其在6月的《招股说明书》中承认,进入商业推广阶段两年多来,国内首款新能源轿车F3DM仅销售365辆,比亚迪首款纯电动汽车E6仅销售53辆。整个新能源车在比亚迪全年汽车销售收入中占比不足0.2%。 在规划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同时,所有传统燃料汽车也都将设立节能指标。《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多个部委获悉,节能汽车将不再制定年度及“十二五”产业化目标,并将其纳入传统燃料车的统计口径,“以油耗为标准,发改委将要求汽车全行业分阶段达到节能降耗的目标。”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工信部正会同有关部委制定汽车节能管理办法,按年发布不同车型和不同企业设置平均油耗目标值,“作为规划的配套政策,或奖或罚,引导汽车全行业的节能降耗”。 据了解,与国家层面的规划“难产”相对应的,是三大国有车企和商用车龙头都订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至2012年,一汽集团计划新能源轿车的产销量将达到大约1万辆;到2015年,东风汽车中重混合动力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0万辆,具备纯电动汽车的产业化条件;上汽集团规划,2015年,新能源汽车产能规划达到30万辆。作为目前国内首家新能源商用车产业化的产销企业,北汽福田的新能源汽车规划目标为2015年达到15万辆。 《中国汽车要闻》执行主编钟师指出:“即便按照当前高达6万元/辆的私人购车补贴政策,纯电动车仍然‘下不了蛋,生不了崽’。从纯电动汽车的起哄式扩能,到如今回归‘两条腿走路’,这是一种纠偏。财政补贴重点如果得以从纯电动汽车‘一家独大’,转向与混合动力汽车共享,新一波混合动力汽车的产能扩张前景可期。” “如果回归‘两条腿走路’,将对拥有一定混合动力尤其是弱混储备的车企带来利好。”但钟师指出,“本田、丰田在强混方面的领先技术不可能与本土乃至合资企业分享,短期内日企对强混技术的垄断格局难以改变。”工信部一位人士对此表示,而此前发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征求意见稿)》对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不超过50%的外资股比限制,并不会长期存在,“一旦国内企业的技术和市场上去了,就要由家养改为放养”。
|
|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