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称上海地方债告急 上海城投否认拖欠债务
2011-06-29   作者:曹磊  来源:新浪财经
 
【字号

    6月29日下午消息,针对港媒今日报道的《上海城投拖债 地方坏账告急》一文,上海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新闻负责人周道红今日对新浪财经作出回应,称报道提及的“上海城投”并非该公司。

  上海城投否认拖欠债务

  香港主流财经报纸《信报》今日在头版要闻报道称,上海市政府辖下一家从事地产及公路建设的城市投资公司,本月起停止向银行偿还流动贷款,并向银行要求拉长还款期,以及把该笔款项转换成以资产抵押的固定贷款。但该公司的主要资产为政府大楼和公路,并不能在市场上进行交易,因此该政府背景公司的偿债能力受到质疑。
  周道红对此进行了否认:“不是我们,我们没有这样的事。报道中提到的上海城投,可能和我们公司的简称重合,但肯定不是我们。”
  上海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属上海国资委下属58家管理单位之一,新浪财经亦致电上海国资委,相关人士称不清楚此事。
  《信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指出,该城投公司在2008年底至2009年间,以进行基建为由,大量对外发债及以向银行贷款,当中包括资产抵押贷款及流动贷款。有关贷款年期分别为三年、五年和七年,因此今年开始有第一批贷款到期。
  上海城投总公司旗下上市公司城投控股今日股价走势平稳,全天震荡,没有显示受到负面消息冲击的迹象。

  监管机构提示平台贷风险

  中国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一直处于较为平衡的状态,并没有过多的盈余。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也不允许发债,这导致了地方政府只能寻求银行资金来撬动经济建设。
  国家审计署27日公布地方政府债务的清查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底,地方政府债务总额达10.7万亿元,占GDP的27%,而来自城投公司等地方融资平台的贷款为4.96万亿元,占了地方债务总额的将近一半。
  审计署称,在审计过程中发现,地方政府举债融资缺乏规范,大部分债务收支未纳入预算管理。由于现行规定未赋予地方政府举债权,对业已存在的举债行为缺乏规范,大多数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公司等变相举债,有的甚至违规担保或直接举债。
  而中国人民银行六月初发布《2010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也提示平台贷款信用风险需予以关注。另外,部分平台运作机制不健全,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自身风险也不容忽视。
  有市场监管人士对新浪财经表示,让风险暴露出来可能是好事,部分银行不按贷款条件的展期借旧还新使得一些风险被掩盖,暴露出来就会想办法处理保全,不把风险留给后人。

  公共财政存在结构性弱点

  财新《新世纪》周刊日前曾在一篇题为《违约开始了?》的报道中称,今年3月间还纷纷宣布地方平台贷款风险可控的商业银行,4月份就遭遇了地方融资平台的违约通知函。今年4月,云南省公路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向债权银行发函,表示“即日起只付息不还本”。而该公司在十多家银行贷款余额近千亿元。
  苏格兰皇家银行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崔历认为,根据审计署的数据,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在地方债务中所占比例小于之前的市场估计。而政府的总体资产负债情况良好,将有助于这部分债务的偿还和清理。
  但同时,崔历也认为,审计署报告亦突出了中国公共财政的结构性弱点。“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和融资应纳入预算体系。由于地方政府可能需要在未来几年的大规模公共和社会投资中承担重要责任,有效监控地方政府支出规模和负债可持续性对控制宏观金融风险将非常关键。”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正确看待十万亿地方债务 2011-06-29
· 地方债警戒线的成因须公开 2011-06-29
· 沈洪溥:正确看待十万亿地方债务 2011-06-29
· 地方债还贷高峰到来 贷款逾期大量出现 2011-06-28
· 重开口子发行地方债的利与弊 2011-06-22
 
频道精选:
·[财智]中国概念股造假危机不断 在美遇寒流·[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谢国忠:软着陆可能成为陷阱·[思想]张立伟:中国奶业没有“消费者主权”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