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以往组团游,进行个人游的游客拥有更为充裕的时间和精力去细细体味台湾的历史人文魅力。
一、古迹街镇
1、台北市孔庙 台北市孔庙的创建,肇始于清光绪年间。当时台湾北部设置台北府,府城于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动工后,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
知府陈星聚于台北城垣兴筑后,用剩余的材料及剩余款,附带在城内南门内建造文武庙,两座庙皆坐北朝南,文庙在左,武庙在右,这即是台北府的孔庙。 日据初年,日军进驻台北孔庙,至圣先师及先贤牌位多被损毁,礼器与乐器也遗失,建筑物逐渐遭到荒废,而祭孔典礼也停止。 1925年1月,地方士绅群集永乐町(今迪化街)名中医叶炼金宅聚会,叶医师深以台北市无孔庙为憾,在座诗人陈培根即称“如建于大龙峒,愿捐献私地”,当日即决定重建孔庙。至1939年,重建工程全部告竣,形成今天所见的宏整规模。 台北孔庙兴建时,因经费不足,没有建明伦堂。台湾光复后,当时的“考试院院长”贾景德发起,在1953年组织明伦堂筹建委员会,明伦堂于1956年落成。1991年明伦堂重修暨扩建,分设演讲厅、文化橱窗、陈列室、图书室等,作为弘扬孔孟学说的中心。 地址:台北市大同区大龙街275号 2、台南孔庙 台南孔庙是全台湾最早建筑且最具有历史意义者,郑成功于永历十五年(公元1661年)到台湾为光复神州、对抗异族等久远打算,需培植人才。永历十九年(公元1665年)郑氏参军陈永华倡议建孔庙,兴国学,聘请敦品励学之士。 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3年)分巡台厦道周昌,台湾知府蒋毓英修建,规模稍具,殿中悬康熙御笔万世师表,定名为台湾府学;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改台湾府学为台南府学,其中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同治间,增修十二次,1917年再大修。 台南孔庙是闻名的古迹,每年9月28日孔子诞辰之日必遵古举行盛大祭典,保存中国古风。 地址:台南市南门路 3、台湾城残迹(安平古堡) 台湾城残迹是属1622年荷兰驻台第一任总督逊克所建“奥伦治”城的一部分,于1640年竣工并改称为“热兰遮城”。整座城分内外两城,内城形方,共筑三层,下层位于地面下,作为仓库。现存城墙数段及半圆形之棱堡残迹各一,其中以目前安平古堡残迹规模最大。又因原为荷兰人所建,早期的汉人称荷兰人为红毛,所以把这座巍峨的城称为红毛城。 1661年(明永历15年)4月,郑成功将荷兰人逐出台湾,改热兰遮城为“台湾城”;5月改台湾为“安平镇”,故又有“安平城”之称;12月,郑成功收复台湾进驻此地,故又俗称“王城”。1683年(清康熙22年)台湾入清版图,城堡曾充作水师协镇署,至1840年(清道光2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台湾兵备道姚莹为抵抗英军,筹设海防,将台湾城改为军装局,除修建原有城墙与炮台,作为储藏军需、弹药的仓库。1869年(清同治8年),发生英舰炮击安平事件,城堡被毁大半。 1875年(清光绪元年),清兵破坏热兰遮城,取其砖块建造二鲲鯓炮台(亿载金城),居民也取城垣砖石修筑房舍。日据时期,日人将城堡遗址铲平,改建为新式洋馆,作为海关长官宿舍,即今之“安平古堡”。 台湾城残迹为台湾地区最早的城堡,其城壁构造系以糖水、糯米汁捣合牡蛎壳灰、砂土等迭砖而成,并称“三合土”。原内、外城四角建有棱堡安置大炮,历经300余年时空变化后,今仅存外城城墙一堵、古井一口、半圆形棱堡基座及部分残迹,其中以原外城南壁长65.8米的城垣残迹规模最大。 另外,城壁上仍可看到“铁剪刀”的遗迹,系当年为稳固梁壁、预防脱离而设;而墙面方形孔洞系清治时期水师中营之营房遗迹。 地址:台南市安平区国胜路82号 4、台南赤崁楼 位于台南市赤崁街与民族路交叉口上的赤崁楼,原为荷兰人所建。早期的汉人称荷兰人为红毛,所以也把这座城楼叫做红毛楼。 1624年,荷兰人由安平登陆,在一鲲身地方建造奥伦治城;三年后,改名为热兰遮城。由于商务繁多,原址不敷使用,加上水源缺乏,乃迁往赤崁一带,重建市街。 1652年发生郭怀一抗荷事件,引起荷兰人警惕,便于次年在赤崁建造普罗民西亚城,公元1655年大致完成,这便是初期的赤崁楼。当时的城楼背山面海,与数里外的热兰遮城遥相对望,互为犄角,控制台江内海。 1661年,郑成功攻取赤崁楼,改赤崁为东都明京,并暂住在城楼内。直到荷兰人乞降,才和子孙移居热兰遮城。 1886年(清光绪十二年)时任知县为振兴文教,在赤崁楼北侧蓬壶书院,同时,将赤崁楼楼基填平,在高台上建造文昌阁、五子祠及海神庙。此后,旧基填平的赤崁楼,成了庙、院、阁、祠、殿等各种不同建筑杂陈的展示场。 从荷兰式的城堡,迭经历代的改变,一跃而为中式建筑的轮廓。从诸庙杂陈到双栖并立;从填平城基,到碑林伫立,历尽沧桑,变化万千。二战后,几经整修,将原有的木造结构,改为钢筋混泥土,将主要入口由西改为南向,1982年被台湾当局列为一级古迹。 地址:台南市中西区民族路212号 7、彰化鹿港小镇 这座位于台湾中部西海岸的小镇,曾有着显赫的文化历史。“一府二鹿三艋舺”是早期台湾汉文化鼎盛发展的标竿,分别指的是台南、鹿港和台北万华,其中鹿港是当时文化与商业的港埠重镇。 清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与福建泉州晋江县的蚶江正式设口对渡后,鹿港大量汉民涌入,商船云集,店铺栉比。至道光末年的六十多年间,被称为老鹿港的“黄金岁月”。其后,浊水溪泛滥,鹿港因港口淤塞,和日据时铁路未能路经等缘由而逐渐衰微。 鹿港原本是河港,后来因为受到战争的影响,加上先天河砂淤积问题日渐严重,最后终成废港。而台北的繁华相较于鹿港纯朴的环境,亲近的渔村风貌以及传承下来的艺术文化,成为了远在外地工作的鹿侨心中永远淡淡的哀愁与怀念。 如今的鹿港,密集的寺庙古迹和传统建筑,足堪印证当年的盛况,而在港口和市街结构上,也保有大陆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风味,有着“繁华犹似小泉州”的美名。 8、台北“眷村” 走出高耸入云的台北“101”大楼,向西南方步行不到五百米,有一片绿树掩映的“菜地”,这里不是农家,也不是私人花园,这里是台北地区最古老的眷村——四四南村。这里保留眷村文化,它将是陆客个人游的热门景点。 “眷村”顾名思义是“眷属居住的村落”,尤其是指军人的眷属,它指的是1949年前后台湾当局为安置大陆赴台的军人和家眷所建立的聚落,多是因陋就简搭建起来的木屋、瓦房,矮小而局促。 1949年,60万国民党军队败退台湾,当时大量的军人无家可归,为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台湾当局动用资金对他们以及眷属进行了有计划的安置,故称眷村。大多眷村都是建设于公有地的简单房舍。稻草屋顶、竹泥墙的房舍是当时眷村的普遍样貌。据统计,当时全台湾共有眷村763个,眷户96082家。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过了多次的兴修改建,但始终保持着相对封闭的状态,阻断着台湾本省人与外省人之间的交往,里面商店、邮局、学校俱全,成为一个特殊的小社会。随着台湾经济的高速发展,眷村里的简陋设施、治安死角等问题开始凸显出来,显然与城市的发展极不谐调,渐渐地,它便成为了历史的遗迹。然而面对眷村的拆迁,眷村人的心情异常复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