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价格调整未来或将会变得更加客观。 昨日,由国家发改委、粮食局、财政部及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派出,中储粮派员配合的联合工作组,共计200多人兵分八路赴全国各地展开对全国食用植物油库存的联合抽查,尤其是上海、江苏、安徽、山东、湖北、陕西等重点省份,而这次调查将会作为未来食用油价格是否调整的重要依据。此次抽查的重点是中央储备油、国家临时存储油、地方储备油(“政策性油脂”)库存,以及上述政策性油脂承储企业的商品油库存。 据悉,此次调查将历时十天左右,在6月30日之前全部返回北京。 “这是十年来全国大规模的食用植物油库存的首次大检查,主要是调查各省市的普查结果是否真实,到底有多少库存,库存量会关系今后对食用油的调价。”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参与调查人士昨日告诉《第一财经日报》。 “摸清到底有多少库存,为下一步推出调控政策做出依据。”中华油脂网信息主编郭清保称,“如果国家可调控的货源充足,价格管制可能会宽松一些;如果货源紧张,将会按相应的法规按照重大粮食价格异常进行调控。” 但从目前情况来看,食用植物油库存情况并不容乐观,“政策性油脂比较少,此前国家主要是储备粮食,四五年前才开始储备油。”国家粮食局一名参加该抽查工作组的带队负责人称。 “主要这几年一直强调主粮安全,包括小麦、玉米、稻谷等,对食用油的储备并不是特别充足。”郭清保称。 从目前市场份额来看,外资企业占据50%左右,仅益海嘉里一家就占据小包装食用油的50%~60%之间,国有企业占40%左右,民营企业占10%左右。其中还包括商业油,并非全部是政策性油脂,“如此算来,储备油占整个市场份额最多20%,而从市场运作角度而言,如果想影响市场,份额必须在20%~30%。”郭清保认为。 “类似这种普查每年都有,但大规模对食用油的调查却是第一次,且今年重点是食用油,因为我国食用油对外依存度比较大,国际市场价格的波动对我们的影响比较大,相较粮食库存我们有很大的自主权,调控比较容易,而食用油调控就比较难。”上述参与调查的人士表示。 此前,国家有关部门对如何开展食用植物油库存检查已经进行了大量调研,去年在湖北省开展了库存检查试点,其他省份同步组织了实物测量合理误差率试验,才决定于今年6月开展全国食用植物油库存检查工作。 此前,受食用油限价影响,相关食用油企业业绩已出现波动。根据公告,东凌粮油(000893.SZ)今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15.95亿元,去年同期为12.19亿元,同比增长30.85%;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47万元,与去年同期的2686万元相比减少27.52%。 今年一季度,丰益国际小包装粮油产品销量同比增加32%,达到112.2万吨,受此影响,该业务收入达到17.29亿美元,同比增长61%,但税前利润由去年同期的4650万美元减至今年一季度的3680万美元,降幅为21%;税前利润率从去年同期的4.3%降至今年一季度的2.1%。 业内人士透露,目前益海嘉里食用油加工利润微薄,为了补偿益海嘉里等企业配合食用油限价,有关部门今年已经至少两次向这些企业提供价格优惠的定向销售大豆和菜籽油。 虽然库存结果不容乐观,不过,截至目前,业界尚未接到有关限价令是否要解除的明确消息。 “限制涨价已经到了最后的期限,企业承受巨大的成本压力也已临近极限,再限价的结果会很严峻。”一名参与调查的人士称,“食用油价格上涨源头并不在国内,在进口大豆价格高居不下时,食用油价格要想通过国内调控降下来,很难。” 卓创资讯分析师信玉民对记者表示,由于限价等因素的影响,国内豆油市场最近维持弱势,进口大豆大量在港口积压,大豆库存量从原来的600余万吨上升至目前的700万吨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