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证券中山小榄营业部客户经理梁键伟涉嫌诈骗被捕后,数十位受害人已经不记得多少次围坐在一起商量对策。
6月15日晚上,大约15名受害人又一次聚在一起,各自拿着当初签订的资产管理协议跟《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讲述自己的经历。
“这只是我们受害者的一半,还有一些是老人家心理承受能力不好没有让过来,还有些人外地出差,赶不过来,”受害人李某告诉记者。
“我们看到6月14日银河证券的声明很气愤,为什么公安机关的侦查结果还没有出来,银河证券就说:梁键伟私刻印章、虚构保本理财合同、涉嫌诈骗,是梁键伟的个人行为,公司或营业部不存在非法理财或者违规经营的问题。银河证券公司或者营业部有没有责任,要等执法部门通告,银河证券急于撇清关系。我们一些客户前天一早就去银河证券办理了转托管,一些大客户股票账户里还有钱,我们全都转走了。”李某说。
单笔涉案金额达1800万
受害客户基本都是中山小榄当地人,跟梁键伟也都互相熟识。他向受害人推销产品时,总是上演“感情戏”。
“关系好的人才能成为他的客户做这些业务,因为他说是拿到北京运作的,因此名额和资源都有限。”一位受害人指出。
“2007年,梁键伟找到了我,我们曾经是校友,初中、高中都是一个学校的。当时他跟我说了一项可以保本的理财产品,一年后归还本金加10%的收益。”一位投资者告诉记者。
“我半信半疑,更主要是做这项理财,初始资金并不是小数目,少则十几万多则上百万。为了帮助我说服家长,他为我提供了一份2006年我认识的一个朋友签订的资产委托管理协议,该协议显示到期可以获得年固定收益10%,并归还本金,一年后,我那个朋友按时领到了本金和收益。”上述投资者说。
于是这位投资者从2007年开始购买梁键伟推荐的理财产品,对方每年也按时兑现本息,2010年她拿出了上百万元的积蓄,此时梁键伟答应给她的收益率也涨至20%,而直到梁某被逮捕她才知道,原来签订的合同对银河证券来说是假的,她投入的资金突然不知去向。
受害人的经历大多类似,其中甚至还包括梁键伟的亲哥哥,还有幼儿园同学、朋友、邻居老人,总计达30多人,而这30多人背后是30多个家庭。从《每日经济新闻》的调查来看,有的人拿的是教育基金、有的是结婚钱、有的甚至是
“棺材本”,受害人去公安局录口供统计的涉案金额
(本金加收益)高达5000多万元,而涉案最多的单笔金额高达1800万元。
昨日,采访了中山市公安局对外宣传部门的一位相关人士,他表示“涉案金额确实比较大”,但对于是否有5000万元,他表示还没有定下来。
案件导火索:大额资金退出
梁键伟推荐给受害者的这项业务,已经开展多年。受害人告诉记者,现在手里的协议最早的是2006年,而涉案时间长达5年后才被发现,那么这次案件的是如何引爆的呢?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今年年初有个投入资产上千万元的客户急用钱,要退出这项资产管理计划,而梁迟迟不打钱过去,几经周折,这位客户托朋友的朋友问到了公司负责人,而后银河证券报案,梁被抓。
“协议到期后,梁键伟每次都非常准时把钱打过去,有时候甚至会提前几天,但是后来就发现,梁键伟打钱有拖延的现象,但是多年建立起来的信任,我们也没有怀疑过。”一位年过半百的投资者告诉记者。
梁键伟被抓的第二天,“六神无主”的几位客户找到了办公室主任刘某。
刘某此时成为了受害者的“定海神针”。当投资者问起,公司到底有没有定向资产管理计划时候,刘某回答:“当然有,我每年能拿50万、梁每年拿30万,没有这些产品,我们靠什么。”
当时去找刘某的受害人大多是刘某的朋友,都以为刘某是跟受害人站同一条战线上的。但是让他们诧异的是,刘后来矢口否认。
办公室主任成众矢之的
小榄营业部办公室主任刘某,目前成为受害人众矢之的。尤其是刘某在案发前后态度的转变,让许多受害者感到颇为不解。
不解之处第一点:刘某曾承认梁键伟虚构的产品为真。
据受害人袁某透露,他和刘某原本是铁杆朋友。2010年5月,袁某拿着自己朋友的一份协议(即梁键伟出具的虚假定向资产管理协议)来到了刘某的家里,问他这个项目怎么样,刘某看了好几分钟后,说公司有这个产品,让他和梁键伟联系。
随后在6月前后,袁某买了100万元的定向资产管理产品,时隔几日,刘打电话给袁某说:“钱已经打到了北京。”而梁键伟在推销虚构的产品时,也是声称这些产品由北京方面运作。
据袁某透露,刘某有10多年从业经验,而且他本人就是公章管理人,经过刘某的鉴定,袁某更加放心,他呼朋唤友一起来买这个产品,大约前后一个月,袁某的朋友先后共买了1800万元。
“这次涉案资金,大多数都是刘某肯定这个产品后我们才开始加大投入的,2010年下半年以后投入的资金有两三千万元,目前的涉案资金大多数都是去年下半年开始买的。”一位较为年轻的李姓投资者说。
而在客户沟通会上,当受害人质问刘某看过这项资产管理协议并给出肯定答复时,刘却回答说“当时家里装修,没有看清楚,只看了封面、抬头。”
受害人李某认为:“即便是刘只看了封面和抬头,那么抬头上定向资产管理协议这几个字应该可以看到吧。事后我们了解,小榄营业部根本就没有这项业务。作为公司高管,不会不知情的。”前几日小榄营业部一位高层也向记者证实他们并没有所谓的定向资产管理产品。
更加蹊跷的是,4月11日,刘某亲自造访袁某公司,并声称其他朋友也要买这个产品,想借袁某的定向资产管理协议看看。袁某拿出协议后,刘某仅复印了这份协议的三页并带走。知情人士透露,这三页复印件即是银河证券报案的材料。
即便是在梁键伟东窗事发后,刘某仍显得“善变”。
梁键伟案发后,刘某告诉受害人梁键伟的账户有1300万元。而在和公安局、镇政府的通气会上,公安局表示,梁键伟的账户上仅有20万元现金。6月14日上午,受害人再次质疑刘某时,刘某抛出这样的言论:“我说有一个亿、几个亿,你们也相信?”
6月16日,《每日经济新闻》电话联系了银河证券小榄营业部办公室主任刘某,“网上都说过了,你自己去查查。”随后他便匆匆挂了电话。
部分资金进入个人账户
受害者参与梁键伟的理财产品,必须在工行某支行办理第三方存管。首次购买产品,都是先去营业部开户,然后去银行办理第三方存管。投资者在办理第三方存管之际,一般不需要排队,梁键伟每次都自称是该行VIP客户,他每次准备好这些程序之后,带着投资者去VIP室,客户只需要输入密码即可,至于钱到底流向了哪里,除了稍有心机的客户发现钱转到了梁键伟的账户外,其他大多数投资者并不知情。
由于双方签订协议上明确指出,在协议期限内,甲方不得干预乙方对委托资产的具体运作,并对投资运作结果予以认可。因此,没有投资者关注自己账户里资金的变化。协议一年期满后,梁键伟会及时通过银行转账交付本金和收益。
曹姓受害人告诉记者,在一次通报会上,公安局相关人士说,梁键伟名下资产仅200万元,其中20万元现金,剩下是房和车等价值180万元。
昨日,记者致电梁键伟家属,而其家属直言不接受媒体采访。那么受害人几千万元的资产究竟在何处?该营业部是否还有其他人牵扯其中?相信只有等公安机关等部门调查后方能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