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上演的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后股价一飞冲天的景象,令投资者对具有重组题材的上市公司趋之若鹜。但是,这种追捧本身存在相当的风险。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现,部分上市公司新的大股东入主后并没有什么作为,公司业务和业绩均未能同步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
入主不作为,重组无动静,豪赌重组预期将很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市场分析人士指出,重组涉及到诸多环节,而且有重组预期的公司或多或少面临着债务等多方面难题,因此,投资者往往会发现“只闻楼梯响,未见人下来”,最终考验的将是投资者的耐心和新任大股东的决心。
背靠大树 无凉可乘
古语有云,“背靠大树好乘凉”。资本市场上不断热捧央企收编地方上市公司,背后的逻辑就在于:央企入主后会给地方上市公司带来雄厚资金和营销网络等多方面的支持,很可能有资产注入等行为,将有力提升地方上市公司的业绩和投资价值。但是,这种逻辑有时候并不完全成立,背靠大树有时候也会无凉可乘。
*ST关铝在2008年10月公告,公司第一大股东山西关铝集团有限公司所持公司29.9%国有股转让给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持有公司股份19,536.66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65,340万股的29.9%,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五矿入主关铝,得到了资本市场的高度追捧。当时有分析认为,五矿集团的入主将打破公司发展的瓶颈,五矿雄厚的实力可解决目前制约公司发展的资金问题,推动公司项目的进程和产能扩张,并将整体提升公司的经营档次,并提高公司管理水平。更有分析师认为:“2009年是关铝股份转折之年,五矿的入主将带来未来业绩的腾飞;而2010年将是公司业绩爆发之年,关铝股份将成为具长期投资价值的铝业公司。”
但五矿显然并没有给关铝的投资者带来预期中的美好,相反关铝后面的发展更让投资者大跌眼镜。由于铝业市场不景气,关铝连连亏损,实力强大的五矿集团也无可奈何。2008年到2010年关铝连续三年亏损,在披星戴帽后滑入了暂停上市的深渊。
五矿的入主同样也没有给*ST中钨带来及时的变化。由于2007年到2009年连续三年亏损,*ST中钨在2010年4月初被暂停上市。
2010年6月份,*ST中钨发布《收购报告书》称,湖南省国资委向五矿集团旗下五矿有色公司无偿划转其持有的湖南有色集团2%股份,从而使五矿有色正式以51%的股权比例控股湖南有色集团,并因此间接控制*ST中钨35.28%的权益。尽管傍上了五矿集团,但*ST中钨依然难以改变退市的命运。五矿在收购报告书中明确指出,未来12个月对上市公司并无重大重整计划,扭亏的任务依然要靠*ST中钨自身完成。此举无疑让*ST中钨的投资者空欢喜了一场。
与五矿收购类似,部分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权遭遇划拨,但新的实际控制人却对上市公司“无动于衷”,上市公司还是要靠“自力更生”。
以中纺投资为例,公司在2007年11月15日公告称,控股股东中国纺织物资(集团)总公司整体划转到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成为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变为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不过,时至今日,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入主增添的所谓想象空间,根本就没有任何蛛丝马迹。
高价入主 未见重组
大树底下都面临无凉可乘,小树下面的情形更可想而知。部分上市公司经营陷入困难,在迎来新股东后,除了高管的部分变动外,经营情况并没有改观,也未见新股东对上市公司操刀进行重组,部分ST公司依旧在退市边缘挣扎。
ST迈亚在新股东丝宝实业入主后一直存在着重组预期,但就是迟迟未见重组发生。2007年底,公司发布公告称,实际控制人湖北省仙桃国资办与丝宝实业发展(武汉)有限公司签署了《国有产权整体转让合同》。仙桃国资办拟将其持有的湖北迈亚大股东湖北仙桃毛纺集团有限公司100%的股份,以协议方式转让给丝宝实业,转让价为6.27亿元。转让完成后,丝宝实业将成为湖北迈亚的实际控制人。
丝宝实业涉足卫生用品、药业、房地产、日用化工等领域,形成多元化产业格局。
市场普遍预计丝宝实业将会重组ST迈亚,而且丝宝实业在股权过户完成后,旋即将丝宝实业相关高层派驻进ST迈亚董事会。但是,这些强烈的信号,并没有给ST迈亚带来资产重组的动作。
公司最新在2011年3月30日发布异动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目前没有任何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等有关规定关于本公司应予以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或与该类事项有关的筹划、商谈、意向、协议等,且承诺至少3个月内不会筹划有关事项。
与ST迈亚一样,*ST博信新股东也是花钱买壳却不进行资产重组。公司在2009年10月公告,公司原大股东深圳市博信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于2009年10月23日与杨志茂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协议约定,深圳博信将其持有公司14.09%的股份,合计3,240万股股份,以总价24,620万元人民币转让给杨志茂。本次股份转让完成后,杨志茂将持有公司3,240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4.09%,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并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投资者原本以为杨志茂花2.46亿元进驻ST博信,应该会有后续动作,存在着强烈的重组预期。但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ST博信新股东暂时对公司没有什么新的计划,公司依靠售卖一处资产后将会确定保壳,因此大股东也不着急进行资产重组。
匆匆过客 急于甩手
与上述新股东入主后“我自岿然不动”相比,部分上市公司新股东入主后不仅无意于上市公司经营重整,而是扮演了匆匆过客,急于寻找新的东家来脱身,套现走人的意图异常明显。
在2007年底和2008年年初,*ST联华大股东万事利集团有限公司与北京多贝特商贸有限公司及建设银行海淀支行签订《人民币资金委托贷款合同》,多贝特分三次向万事利合计发放了1.2亿元贷款,利率为年利率8%,万事利将其持有的*ST联华股份作为抵押。
但在上述款项到期后,万事利却未能偿还上述债务及本金。2008年12月8日,经法院调解,多贝特与万事利就使用*ST联华32,367,063股限售流通股抵偿1.2亿元委托贷款本息事宜达成一致,多贝特就此当上了*ST联华的第一大股东。
但多贝特显然没有经营上市公司的经验和信心,而是在为上市公司寻找新的东家。2010年9月,多贝特与江苏建丰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多贝特将持有的*ST联华的2,036.71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2.18%)转让给江苏建丰,转让价格为20,367.10万元。
转让完成后,江苏建丰成为ST联华新任大股东,多贝特则拱手相让控制权,成为重组中的匆匆过客。
新潮实业大股东在进入后也急于寻找下家,只不过到目前都还没有成功。2008年4月,烟台东润以3587万元收购原新潮实业大股东新牟国际的整体资产,其中包括新潮实业13072.37万股及间接持有的240.05万股限售流通股,从而成为新潮实业第一大股东。
2010年5月,新潮实业公告,公司第一大股东烟台东润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自然人股东,与转让股权受让方北京首泰投资有限公司及烟台东润三方签订了《收购烟台东润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股权框架协议书》。北京首泰投资有限公司拟通过此次股权收购,持有烟台东润不低于75%(含75%)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最终拥有对新潮实业的间接控股权。
烟台东润75%的持股数为9800万股,按照交易价格每股7.88元计算,北京首泰将付出的代价为7.72亿元。而当初烟台东润付出的成本仅为3587万元,如果交易成功,烟台东润将获取7亿元以上的暴利。这也就不难理解烟台东润急于脱手的原因了。
不过,烟台东润的如意算盘并没有得到实现,上述协议最后遭到中止。
进展不顺 无奈搁置
也有部分新股东入主后有重组想法并付诸行动,但由于标的上市公司债务缠身或者其他原因,导致重组计划流产。重组进展不顺利,新股东重组的积极性遭受打击,重组的计划也不得不搁置下来,新股东也就回归到不作为状态,等待合适时机再启动重组。
作为史上最牛的皮包上市公司,*ST星美资产凋敝,公司一直在寻求资产重组。2003年,重庆市涪陵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与卓京投资及重庆市涪陵华信实业有限公司、金信信托完成了过户登记与股权变更手续,卓京投资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金信信托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2008年,上海鑫以实业有限公司拟提供现金代上市公司向选择现金受偿的债权人偿还债务,并获得对上市公司的债权。
2009年底,*ST星美一度公布了重组方案,公司拟以3.70元/股的价格向丰盛控股发行15.8亿股股票,购买后者持有的上海局一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100%股权、丰盛地产发展有限公司100%股权。但是,后来由于拟置入的房地产项目土地规划出现变化,公司不得不中止重大资产重组。
公司称,目前无法预测监管部门何时能重新受理房地产企业的重组申请,公司在现阶段拟通过重大资产重组来完成主营业务重置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在重组搁置后,公司认为,要解决公司的生存问题,避免因连续三年亏损而被暂停上市,只能通过培养新的业务和利润增长点来完成。
市场分析指出,重组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重组过程很难做到一帆风顺,因此短暂的重组搁置并不要紧,投资者最担忧的就是新股东无心恋战不作为。
等待大股东
上世纪中期,爱尔兰作家塞缪尔·贝克特创作《等待戈多》,轰动法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并因此拉开了荒诞派戏剧的帷幕。《等待戈多》意图反映生活毫无意义,存在是荒谬的。剧中人物大多受尽痛苦却得不到荣光,得不到智慧,他们满怀希望地等待,越是虔诚越是绝望,因为希望本身就是荒谬的。
如今,部分上市公司及其中小股东正在上演《等待大股东》的荒诞剧,他们等待的大股东曾经承诺的重组正在变得遥遥无期,这也使他们的等待变得越来越没有意义。
五矿集团2008年10月成为*ST关铝第一大股东。五矿入主并没有给关铝带来预期的美好愿景,相反,关铝2008年到2010年连续三年亏损,在披星戴帽后滑入了暂停上市的深渊。抱有五矿集团出手相救希望的各路股东只能在绝望中等待。
这样的例子并不只一例,某央企收购地方国资上市公司后,拟将其旗下资产装入上市公司,但因为注入的资产没有达到中小股东预期,重组流产,但该公司大股东却以已经履行注资承诺为由,将重组事宜不了了之。
投资者更可以看到,某些上市公司大股东三年两重组,但折腾来折腾去,上市公司的业绩却始终不见起色,并陷入“亏损-亏损-盈利-再亏损-再盈利”的怪圈。正是大股东的“不作为”甚至是“乱作为”,成为部分公司业绩下滑的源头真凶。
凡此种种,既与目前国内部分企业缺乏明确的并购重组策略有关,同时也与资本市场投机心态有关。部分企业一味贪大求全,大肆吞并扩张,造成摊子铺得太大无法顾及,最终害人害己;与此同时,重组与被重组方玩的是“零和游戏”,很容易造成双方利益对立,双方在博弈过程中过于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从而导致双方陷入“囚徒困境”,谁都无法从中得到想要得到的利益。
我们欣喜地看到,监管层正在试图对此进行治标治本。一方面,一再颁布管理办法,对上市公司重组进行更严格、细致的规定。例如,要求重组方对未来三年的净利润做出承诺,要求对重组资产规模进行量化等,从而达到打击市场投机行为的目的;另一方面,增加市场供给,以弱化“壳”的价值,意图从根本上斩断卖“壳”买“壳”的利益链。
显然,这些措施正在潜移默化地起作用。不过,在退市机制完善之前,监管者还需要为之付出艰苦的努力。
等待大股东,等待大股东的诚意,有时就像等待戈多一样,要等的人或许永远不会来,要么等来的人也不是自己所期盼的,因为这种等待本身就是不靠谱的。
“我们还得等待,而且还将继续等待下去。”一位投资者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