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3012.7亿美元,增长23.5%,当月贸易顺差为130.5亿美元。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今年我国对外贸易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但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促进外贸转型升级所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
统计显示,我国前5个月进出口总值14017.9亿美元,同比增长27.4%。其中出口7123.8亿美元,增长25.5%;进口6894.1亿美元,增长29.4%。
“我国对外贸易仍处于上升通道,外贸保持增长的格局没有发生逆转。”商务部对外贸易司有关负责人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这位负责人表示,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外需有所增长为中国外贸稳步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而国内结构调整力度加大,政府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企业更加注重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和品牌营销,都有利于创造“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新优势。
前5个月,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都保持了20%以上的较高增速:我国与欧盟双边贸易总值2180.1亿美元,增长22.9%;中美双边贸易总值1695.2亿美元,增长22.3%;我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总值1408.2亿美元,增长26%;中日双边贸易总值1343亿美元,增长20.4%。
商务部机电和科技产业司负责人表示,我国劳动力素质、效率、成本等构成的综合比较优势仍强于其他发展中国家。以占据我国外贸“半壁江山”的机电产品为例,我国投资环境好、基础设施完善、机电工业门类齐全,行业配套能力强,特别是大型成套设备具有价格、性能以及融资等综合竞争优势。
据介绍,一项2010年年底开展的对国内25个行业和600家重点企业的调研显示,目前我国主要机电企业在手订单普遍上升,约占出口65%的欧盟、北美、日本等传统市场有望增长10%以上,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将有望实现20%至30%的较快增长。
海关数据显示,5月份中国出口1571.6亿美元,增长19.4%,进口1441.1亿美元,同比增长28.4%。1至5月中国累计贸易顺差229.7亿美元,同比减少35.1%。
业内普遍认为,5月份贸易顺差低于预期,从前5个月贸易顺差的增长趋势看,我国全年贸易顺差将总体减少,中国贸易平衡将进一步改善。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所所长张燕生说,进口增长速度超过出口,反映出我国扩大进口政策取得一定效果,这将成为一种长期的趋势。
事实上,今年以来商务部将扩大进口、促进贸易平衡作为工作重点,在优化进口结构、推动进口便利化和完善进口促进体系等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
例如,为扩大先进技术和设备进口,3月4日商务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积极的机电产品进口促进战略的若干意见》。作为“十二五”时期我国促进机电产品进口的纲领性文件,意见明确要逐步提高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关键零部件的进口比重;促进进口中的投资品、消费品和中间品的比例结构趋于合理;满足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其他重点产业的进口需求;有效缓解与主要国家和地区贸易顺差过快增长的势头。
“我们的目光不能停留在数据表面,应当用效率和转变来论证。”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指出,跳出外贸数据本身,中国外贸“量大质低”的弊病并没有从根本上转变。
张燕生说,5月份出口增速低于市场预期,虽与去年基数较高有关,但不能忽视出口面临内外压力加大的原因。
商务部产业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世界经济发展仍具有不确定性,同时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和用工短缺等因素,中国外贸企业出口成本不断上升,出口的低成本竞争优势逐渐减弱。
据了解,今年以来,我国已有6个省份再次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平均涨幅为27%。商务部重点联系企业普遍反映,2010年用工成本同比增长20%~40%,已经成为企业生产成本中上升最快的部分。此外,人民币升值、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压力加大,融资困难也成为中小外贸企业面临的挑战。
对于我国外贸发展所面临的内外挑战和压力,谭雅玲认为,中国外贸出口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转变需要一个较为宽松的价格环境。
商务部研究院院长霍建国表示,我国要保持一个有利的外贸发展环境,要掌握外贸转型压力的“度”,没有压力不行,压力太大也不利于转型升级。他表示,当前一些地方政府在外贸转型升级上的认识仍存在一定差距,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仍有待进一步改善。(新华社)